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发展走向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面对这种影响,应当采取正确、严肃、批判的态度,既要正视其影响,又要保持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受其影响,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酷"文化。文章在论述中国大学生"酷"文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言语表达、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这三个方面对中国大学生"酷"文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出中国大学生"酷"文化后现代主义取向的动因是后现代主义和大学生文化性格的契合,其本质是世俗化了的后现代主义。中国大学生"酷"文化对大学生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应该对中国大学生"酷"文化进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及产生的影响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国内外学界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却存在着诸多分歧。杰姆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后现代主义”所作的细致考察虽有偏颇,但却有其自身特色和价值。他不仅从概念上将“后现代主义”指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而且从细节上对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断裂和连续性作了具体分析,从而表明了他对后现代主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它诞生后便很快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并影响到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电影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反映,在西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现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后现代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们的影视文化的事业,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本质及对我国电影的影响,进而探索社会主义民族电影发展的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5.
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有许多独树一帜的特色,他提出的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独特论断,为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树立了里程碑;他总结出后现代主义文化特点——深度消失,历史意识消失,主体消失,距离感消失,在理论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精神和中国大众文化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文化精神的集中概括 ,它具体体现为当代西方文化的非中心性、平面性、商品性、复制性、大众性等特征。立足于对当代西方文化的这种价值判断 ,后现代理论家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消极性的文化 ,是体现后现代文化精神的主要文化形式。这种观点影响了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本文批判了认为中国产生了后现代主义、中国大众文化是后现代主义文化这两种错误的观点 ,并对中国大众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发端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随着全球化进程转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展中国家,对其进行的理论反思已经融化在许多思想和学科以及文化讨论的潜在视域之中.对于日益融入全球化系统的中国文化而言,现代性仍然是"未竞的事业".在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性批判视域中观照中国文化现代性建设是面向世界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的实质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后现代主义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指出后现代主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范围内的文化创新尝试 ,它并不能取代现代主义 ,只是现代主义的补充。最后 ,阐述了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态度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波及全世界的泛文化思潮,是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诸多矛盾和冲突的反映,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产物。后现代主义鲜明地表现出了典型的反基础、反本质、反理性的理论特征。对后现代主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准确地把握它对当代中国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将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电影的后现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文化包括两个部分 :后现代性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社会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种后现代语境。文章分析了后现代性电影与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各自特点 ,指出后现代性电影是电影游戏 ,后现代主义电影是游戏电影 ,中国电影表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消解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