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水之所以受到女性种情,因为它像一个女性般充满着丰富的感情,动人、性感、如梦如幻、多愁善感。它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和品味;又能安定情绪、制造欢悦、轻松、和谐的气氛;更是一抹谈谈幻化的幽香,给人带来友善、亲近和信任,也会勾起对美好过去的缕缕回忆。自打香水一问世,便与人紧紧连在了一起。对不同的人来说,香水是一种礼貌,一种浪漫,一种表现,一种竞赛。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容貌、身材是天生的自然美,服饰和化妆是外在美,香水则是唯一具有语言机能的无形装饰品。可以说,使用香水是人类表现欲望的一种自然现象。在…  相似文献   

2.
代人花钱花得让人信任,是一件需要百般小心的事,公信力可以说是公益组织生命的源泉。自称商红会经理的“郭美美”引起了一场公益组织监管风暴。  相似文献   

3.
信任     
信任——心与心的送印,信任——情向情的延伸。信任,是精神安宁的绿荫,戒备,是灵魂受伤的疤痕。信任是友谊的核心,凝聚起人间真挚的情分;信任是合作的桥墩;托得起生活沉重的车轮。信任的旋律,来自心音而不是声音;信任的色彩,取决情深而不是情新。被人信任,是做人的荣尊,信任他人,是为人的根本。对怯儒者的信任,是心理扶贫,也许奇迹就出现在明天旱晨,对阴谋者的信任,是心血自焚,也许悲剧就发生在今日黄昏。对谁都不信任,是自己对自己的围困;对谁都信任,是自己对自己的解聘。信任者的话语,越简单越深沉;不信任的笑容,…  相似文献   

4.
月光关系     
人际交往无非两种状态:一是日光关系,坦诚、热烈、光明磊落;另一种则是月光关系,朦胧、淡远、不可尽视。   日光关系常常被人认为是美德,殊不知,这常常也是一个灾难,或者说是灾难的先兆。正如在日光之下,所有物体都拖着一条阴影样的尾巴,坦诚热烈常常也要付出代价。我不怀疑坦诚是美德,问题在于有多少人能接受别人的坦诚 ?如果坦诚表达的是爱、信任、同情的话,它对别人是一杯美酒;如果是批评、怀疑的话,这就是一场冲突甚至仇恨的开始。我是说,我们,或者大多数人都没有成熟到全面接受别人的坦诚的程度 ,只是有保留地接受。…  相似文献   

5.
在与人交往中,你是否是疑心重、戒心重的人?要知道,有很强的疑心,戒心是你不信任他人的表现,而这种不信任正是你人际交往的大敌。 如果缺少对他人的信任,即使你的交往技巧十分高超,在他人面前也只能获得最初的好感,久而久之,人们总能察觉你是一个戒心很重的人,自己所说的每句话都可能被你怀疑。也许你这样做只是出于习惯。并无恶意,但给别人的感觉却是,和你在一起时他的人品和道德总是遭到质疑。长此下去,你和他人的交往必然很难顺畅进行,更不要说建立真正的友谊了。 适度的信任,是友谊的催化剂,不但能令他人感到温暖,也能…  相似文献   

6.
万俊毅  柳松 《职业时空》2005,(18):30-31
人才流动对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合理的人才流动率是保持企业活力所必须的,能够加快企业新老员工的更替,有利于企业吸纳其他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维持组织人力资源的活性功不可没。一般地说,对一个优秀企业而言,人才流动率维持在5%—15%左右比较合适,能够兴利除弊。然而有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动率接近50%,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其背后有个人、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信任缺乏无疑是问题的症结。只有努力做好扩展人际信任.强化制度信任和优化信任环境等工作,农村中小企业才能摆脱人才“漏斗”的尴尬境地。农村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不容忽视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多。受区位、人才、资金等资源的约束,农村地区的企业从规模上说基本上是中小企  相似文献   

7.
互惠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模式,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互惠行为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身边,有些可能是芝麻小事不足挂齿,而另一些可以说是雪中送炭,能解燃眉之急.“互惠交易”形成并巩固了信任,而信任能够使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更好.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   总被引:128,自引:0,他引:128  
本文主旨在于从文化的根源,去寻求一个理解现代中国人人际信任的研究架构,从而可以凭之来进行“有的放矢”的实证验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评述了西方人际信任研究,再对现有的有关中国人人际信任研究加以综述,然后在吸取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以人际关系的角度,提出一个以社会义务为基础的本土人际信任模式,最后,再依此一模式,简单地整合现有研究并建议一些新的研究人际信任之方向  相似文献   

9.
夜宿百花山     
1968年初冬,煤炭供应紧张。粮站职工除我家外,其他四人家属都在农村,因此,想到矿区采购点儿煤,主要是解决家属困难。此类事,多半都是我出面牵头,说实在的,同志们对我办事很信任。所以,上山的任务自然就属我了。初次上山,一个人总是不够安全,于是,孙振就和我一起上山。  相似文献   

10.
现在有个流行语叫“1 X”,就是你跟几个跟你一样的人共处一个生活空间,大家相敬如宾。异性合租,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基础上,而这种信任其实是一种共识。  相似文献   

11.
上海有个调查,上海居民仅有不到2%的受访者表示会让陌生人进家门。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陌生人都是坏人。”或者直自一点儿说吧,98%的受访者倾向于认为“陌生人”更大的可能是“坏人”。  相似文献   

12.
刘磊 《公关世界》2009,(1):38-39
《华尔街日报》有一篇文章报道说,“在现在的经济危机下,不要信任任何人。”我想这就是领导人没有发挥好作用,管理者也没有发挥作用。不要信任别人,这是一个灾难性的结论。公关人员应该做出努力,来表明现在的这种挑战和要求的确存在于公众之中:在公众中建立这种信任,不影响利益相关者已经建立起来的互相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Argyris (1960)、Levinson et al(1962)、 Schein(1965)等人最早提出心理 契约这个概念。心理契约是作为 构成员工与组织间交换关系和相 互责任的一种心理期望,也就是 说,心理契约就是员工和组织之 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例如员工  相似文献   

14.
有些人与别人交往,不是心胸坦荡,而是自私自利;不是大度大量,而是小肚鸡肠;不是想“我该如何”,而是想“我要如何”。一句话,因为自身性格上存有缺陷,故而人际关系缺少和谐,甚至有的形同水火。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现为人际关系欠佳者列出“心药”八种。一、心简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如果有的人心思复杂了,想得多了,原本人际间好好的一湾清水,也就变得浑浊起来。譬如说,你在某个场合,称赞王某嘴挺严,手挺快,腿挺勤,是干工作的一把好手。旁边儿的李某可能就不高兴了,说不定还要兴师问罪:你说王某…  相似文献   

15.
“爱情总会变成亲情的,”这似乎是很多人的婚姻哲学。于是,在亲情这件外衣的掩盖下,我们以越来越多的隐忍和孤僻。透支着爱人给予的信任,把婚姻里的感情孤独视为一种常态。情感保鲜已经成为一种近乎奢侈的东西。奢侈到让很多人悄悄把自己锁在自得其乐的“金钟罩”里——  相似文献   

16.
春的到来几乎是所有人的渴望,渴望的是一种温暖,一种缤纷,一种活力,一种对生命的期待和信任,那天凤凰卫视采访了一位香港的风水先生,他说每20年就是人生命运起伏的一个周期,2003年是低谷的极限,而2004年则是向上攀升的一个起点。到这里,我心里淌过一股暖流,好像一切的美好已经在眼前呈现。其实这和我信不信风水无关,人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得到一些积极的暗示,它更像一种鼓励,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回望2003,的确有太多的不如人意,伊拉克战争,SARS病毒,众星陨落……太多的变故引发了我们对生命之脆弱的惋惜,对人类之渺小的慨叹,虽然正义还在和黑暗抗衡,即使病毒被我们瓦解,就算是明星的音容可以长存,但我们内心还是有了一些些忧虑与恐惧,于是,生命中最不能承受的“无望”就在时空中一点点蔓延,直到春的气息一丝丝的复苏……  相似文献   

17.
“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本文以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得的经验研究资料描述和分析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外人”变成“自己人”的过程,探讨中国人人与人之间建构信任的逻辑。研究发现,自己人概念表达了中国人是将他人包容进自己的自我(家)边界之内而形成一个信任边界的;这一边界既有区别内外的功能,也有自己人与外人相互转化的互通功能;内外互化的结果不是形成内外心理群体而是形成心理身份。“自己人”这种信任建构是从传统的“自家人”信任建构发展而来的,也是一种关系性信任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情感交流吴月娥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对事物好恶的倾向,或愉快、满意、喜爱,或嫌恶、愤怒、憎恨等。教学中如何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愉快情感,首先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和信任。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对一所学校进行智力测...  相似文献   

19.
戴海 《老年人》2008,(2):25-25
人说老来爱怀旧。其实,回忆是每个人内心的一种需要,是对过往经历的重现和反思,只不过以老年人为甚罢了。  相似文献   

20.
卢乃天 《职业》2011,(33):89-89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世人的启示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