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私营企业分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私营企业分配制度,是完善私营企业激励机制,协调劳资利益,实现私营企业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抉择.但我国大部分私营企业分配制度不健全,需要通过建立私营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三方利益协调机制和工资集体谈判机制、健全企业财会制度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以及劳资双方利润共享机制等举措,尽快建立健全私营企业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2.
李贝雷 《理论界》2010,(12):231-232
传统经济理论即赚取利润是企业的唯一目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支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在这种经济理论的影响下,国家守夜人角色的不作为和鼓吹企业自由和市场自由导致了资本家们盲目追逐私利,从而也引起了企业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最关键的一环,即中国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如何担当起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成为了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提出一种新的观察企业的视角:从分析产权的合法来源出发,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规范分析,构建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理论.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实现其自身权益主张的载体,因此企业应该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主张,而不能仅仅从股东利益出发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也意味着企业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等.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是利益相关者多边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的有机结合,而非股东单边治理.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运行的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必须构建和谐社会系统运行的调节机制,包括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顺畅社会流动机制、培育公共协调机制、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机制与加强舆论宣传机制。只有建立了有效的调节系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才能构建并始终又好又快地和谐运行。  相似文献   

5.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以开放性、多层次、立体式为特征的责任体系.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企业必须对所有者、雇员及其他外部人三类利益相关者承担起社会责任.企业应当在自身利润最大化与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协调一致的基础上,为其对社会造成的正负外部性影响做出积极回应.我国现有诸多法律均体现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为股东创造最大利润的同时,主动地承担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对于我国政府和企业如何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利益调整机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强化,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社会分层和社会矛盾日益复杂。这些矛盾中,最为重要的是利益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在于建立健全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公正的利益协调和平衡机制、强有力的利益实现保障机制、公平正义的司法救济机制。构建这些利益机制并使之切实发挥作用,政府的责任首当其冲,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石油产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产业,石油和天然气及相关产品的供应对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着重要影响,那么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中国的石油企业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投资人的利益或企业本身的利益外,还应考虑…  相似文献   

9.
零售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只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社会而存在, 零售企业也不例外.零售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仅仅是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应当考虑到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零售企业对外部社会责任的承担不仅有助于社会整体责任感的提高,而且能够为零售企业自身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也能够提高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基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种种障碍,加大立法与社会监督制度建设步伐、建立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树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观、完善零售企业内部社会责任机制、界定社会责任的范围等,应是零售企业加强社会责任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研究是近年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热点。在回顾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的平衡木模型。模型认为,股东和供应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制约力量,政府、员工、消费者等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力量,制约力量和驱动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将最终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决策。以此模型为基础,提出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加强政府的引导和规制,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增进企业社会责任沟通,转变股东意识。  相似文献   

11.
范阳东 《理论界》2013,(11):153-157
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与内容,而企业社会责任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动力.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由外部压力机制和内部动力机制构成.在企业社会责任由被动向主动实施转换的过程中,外部压力因素的主导作用在不断减弱,内部动力因素的主导作用在不断加强,而内外驱动机制间相互影响与协同决定了该过程动态演变的速度.但企业始终是主体,内部动力才是有效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企业社会责任(CSR)是近年来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其内容的界定尚存一定的争议。构建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框架,对于全面认识和评价企业社会责任至关重要。梳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可见,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框架应包括六个部分:CSR的起源与发展、定义、理论基础、内容、衡量标准以及实践。  相似文献   

13.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宣告了公司社会责任时代的来临.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根据在于公司的社会属性、公司的巨大经济力量、公司的竞争方略等.我们应当建构由公司自律、契约正义、公平竞争、政府服务、立法引导、司法救济、信用体系和社会监督组成的金字塔型公司社会责任实施机制.与非国有公司相比,国有公司应当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与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应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企业社会责任(CSR)是近年来企业理论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如何科学地选择评价体系、客观地选取评价指标、恰当地选取评价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科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从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理论基础、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择、实证研究的现状等方面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综述,并从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本土化、进一步发展整合结果指标和管理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机制问题的探讨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消费者基于CSR信息的决策实际上是一个启发式的信息处理过程。文章首先阐释了CSR信息的信息属性,并通过实验的方法证实了独立型自我构建的消费者对CSR信息的反应会更加敏感。而且,在正面的CSR信息下,由于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同,独立型自我构建的消费者比依赖型自我构建的消费者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忠诚;而在负面的CSR信息下,由于负面偏差效应的存在,所有消费者都会表现出较低水平的忠诚。结论有助于促进企业更好地开展社会责任营销。  相似文献   

16.
孔龙  张鲜华 《兰州学刊》2011,(10):22-26
文章依据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10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及年度报告,对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率与关键业绩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不显著的正相关性。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推动上市银行进一步践行社会责任,需要增强银行的主动披露意识,建立环境、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同时细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行业指引,开发社会责任指数,培养第三方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17.
冯臻  焦豪  邓少军 《兰州学刊》2009,(8):116-119
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已经取得了学术界和业界的基本认同,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既有助于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也符合政府提倡建立“和谐社会”的社会总目标的要求。文章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出发,对于动态能力,企业社会责任态度,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提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立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框架。研究表明动态能力通过企业社会认知水平和组织价值观的影响作用,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态度的形成,进而能够提升该企业的社会责任行动水平。  相似文献   

18.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新健 《社会科学》2007,46(12):28-33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迄今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其理论基础、概念属性、各国视角、实践操作层面都存在较大的分歧。基于此,本文通过辨析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分歧源,尝试以企业的社会角色切入,重新界定这一概念。企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复合属性的概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企业社会责任存在两个灰色区域。这两个灰色区域不仅导致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分歧与争论,而且还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1979—2010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锋 《中国社会科学》2012,(7):47-67,204
在有关中国农民工工资的文献中,农民工工资长期走势的研究仍付之阙如。在系统收集、梳理有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农民工工资水平及其演变轨迹的定量估测表明:过去30余年,其名义货币工资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长;经用消费者价格指数调整的实际工资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农民工与正式职工工资的比率呈先高后低走势。  相似文献   

20.
A developing body of literature within the soc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income equality has established the significance of industrial and worker resource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wages.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availabl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uniformity of their effects across different types of worke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pecify the ways in which various resources affect the wage rates of several categories of women workers. The major thesis is that resources produce differential payoffs depending on the location of the worker on various dimensions of stratification. Wage determination among women is hypothesized to vary by age, race, and occupational group. Hypotheses concerning the relative effects of worker and industrial resources on two age groups of black and white women in blue-collar and white-collar occupations are tested. Data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the Labor Market Experiences of Women are used to test models of wage determination among these different groups of women workers. In general,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trat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linking resources to wages and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resource perspective of labor outc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