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WTO与国家利益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无不遵循"国家利益原则",WTO规则的运行也是建立在正视国家利益的客观性差别的基础上的。因此,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借助WTO规定的"其他缔约国不应谋求发展中国家做出有害其经济健全或发展的让步"等原则,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涉及面广,影响大,如何制定一部适应紧迫形势需要,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气候变化法已经成了当务之急.气候变化国际立法经历了20多年发展,适应了以法律形式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形成了先易后难循序推进、环境发展统筹兼顾和价值认同与技术应对有效衔接等特点.我国应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吸收国际立法的先进经验,包含国际社会已经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制度,结合我国国情,采用引导性的专门法加强制性的行政条例的模式推进气候变化立法.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立法的制度变迁在国际上是由科学议题转向政治问题,再由政治问题转向制度安排;而在中国,则是由环境问题转向发展议题,再由发展议题转向制度安排。毫无疑问,二者在制度变迁方面存在着不同。对此,历史制度主义认为,这种不同的存在是客观的、合理的,是历史情境和制度沿袭的必然结果。基于此,未来的气候变化立法应尊重这种差异性,在防止立法中出现不良路径依赖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气候变化立法关键节点的掌控。  相似文献   

5.
试论国家利益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利益是一国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亦是一国对外交往与合作的重要参考。国家利益并不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在独立的民族国家出现后,在对外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国家利益的雏形。国家利益和国家一样,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除此之外,国家利益还具有动态性的特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从国家及其本质入手,阐述国家利益的起源、内涵及其特点,对国家利益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基本的概述。  相似文献   

6.
各国在国际竞争中均有其必须维护且不可触动的核心经济利益。世界范围内的“美元霸权”,体现着美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为维护和深化其核心利益,美国在国际竞争中采取了各种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手段;不断累积的美国国际收支赤字,为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带来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某一个时期内国家利益的重要性等级及实现顺序的不同为依据,把中国在"冷战"后时期的国家利益划分为发展利益、主权利益和责任利益三个层次,以此为出发点,重点探讨"冷战"后时期发展利益在中国国家利益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加深对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命题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8.
国家利益是现代民族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起点和归宿 ,本文在对国家利益概念分析的基础上 ,以作为国际政治范畴的国家利益为主线 ,从六个方面分析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中所体现的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相似文献   

9.
制度化利益诉求与国家合法化利益诉求,往往存在完全不同的指向和矛盾。其激烈冲突使社会制度失衡,从而出现变迁的内在动力。因此,对二者冲突和矛盾的调和是维系社会制度稳定的关键。以此观察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社会制度的稳定与变迁,将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制度分为四个阶段,其制度化利益诉求与国家合法化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变迁动力。希望据此提供一种中国社会制度演化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10.
在一定的时期,国家有一个符合本国国家力量和适应国际环境的核心国家利益的战略目标。对中国而言,当前这个核心国家利益的战略目标就是发展崛起,对美国而言则是巩固霸权。中美两国由于在国家利益层次的确认、排序和战略目标的不同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中美关系的起伏。  相似文献   

11.
地方是应对气候变化活动的实施主体,通过立法来保障和支持地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十分必要.在国家专门性立法空缺的背景下,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立法面临着立法时机、模式选择、利益协调和执行机制等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地方立法者要重点把握经济关系变革性、利益相关者需求、社会实践成熟性、法律效力等级、立法路径、专门性制度、立法起草机制、法律执行机制等要素,以保障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的预期实效.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与气候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新证据显示:北方长期大规模排放温室气体所引起的全球变暖正在富国与穷国、富人与穷人之间制造生存不平等和发展不公平。在此情形下,旨在确保国家间平等分享气候惠益并公平分担相关责任的气候正义正式生成。为了促进气候系统的正义之治,有必要创建三大国别性的气候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气候正义的实践模式,以在气候变化时代促进国家间和个人间的发展公平。  相似文献   

13.
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以及密集型农业模式使得金砖国家对于全球变暖表现得更为脆弱。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金砖国家的行动会对世界范围内温室气体减排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中国承受着国内能源短缺与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要求的双重压力。中国已经制定了若干关于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法规,并正在制定中国能源法。这些法律法规在节能降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不能很好地解决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将金砖国家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汇总进行研究将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时代开展国际合作、重建能源法律体系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引。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将其能源部门的相关政策与其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立场相协调。  相似文献   

14.
从巴厘会议开始,后京都时代的气候变化谈判由单轨制转向双轨制,两大集团的缓解义务、资金机制和技术转移既是核心议题,又是谈判难点,哥本哈根会议就中期目标达成一致仍然困难重重。赋予共同但有区别责任新的内涵,建立不同的机制,可能成为哥本哈根协议及其实施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在最近几年逐渐成为显学,各种学科的加入使得气候变化的研究变得异常活跃。然而在众多学科中,社会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却始终徘徊门外,特别是中国社会学更难作为研究气候变化的生力军。本文从社会学自身发展的角度解释了社会学缺席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原因。并且就气候变化自身的性质分析之后,对社会学介入气候变化研究的可能性做一个客观性的推论。接下来对气候变化之下的社会学需要考虑的一些议题进行讨论。最后,本文强调社会学介入气候变化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社会学家观念上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将对我国的和平发展形成新的严重制约。国际社会在减排义务分担方面要体现"公平发展"的原则,尊重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能源消费的特点及变化规律,要全面权衡和正确把握适应、减缓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全一致。我国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GDP的CO2排放强度可比2005年下降40%以上,为全球减缓CO2排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进行了不懈努力,但一直以来人们对“减缓气候变化”给予了高度关注,却对“适应气候变化”重视不够。直到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路线图”,才明确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减缓气候变化”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适应问题的一般分析,在探讨适应、减缓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考察了国际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对策及进展,以期为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借鉴经验和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的经济学: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经济学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他们尝试以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研究气候变化的特征,寻求控制全球变暖的解决之道.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三类:气候变化的外部性研究、代际公平的研究以及国际公平的研究.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和评述,将为我国的相关研究和气候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化及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历史责任 ,评价了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能源政策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的客观效果 ,对未来我国的能源消费和相应的CO2 排放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分析了我国未来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可能面临的压力 ,以及未来可能采取限控措施的代价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并对我国能源战略有关政策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超越全球伦理与国家利益的对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日益凸显出全球伦理的意义和价值。然而,这却丝毫不能否认不同国家主体对其自身利益的价值诉求。究竟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如何处理人类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全球主义和国家主义两种不同观点在方法论上的对立。解决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存在的问题,关键的是要实现对其方法论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