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论文化反腐     
所谓文化反腐就是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把一定的价值观念和基本原则渗透到法律制度和人们的心灵,从而达到反对和防止腐败之目的.落后文化导致和催生腐败,先进文化则可有效抑制腐败,并为法律制度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度反腐是治理腐败的根本方法,但制度反腐除了制定法律制度条文外,更重要的是加强法制精神的建设.文化反腐可为制度反腐提供持久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是当下彻底反腐的必然选择和根本要求.本文基于传统文化的视角,立足传统文化审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探讨传统思维模式、文化心理结构对法治反腐的负性影响,提出在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实现法治反腐的推进,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廉政文化的有机融合,有效助推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3.
法治反腐:中国反腐新常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治反腐"将成为中国反腐新常态。"法治反腐"主要是指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和预防腐败。依法治国和"法治反腐"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内法规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法治反腐"与党内以纪反腐是高度统一和相辅相成的。"法治反腐"是中国反腐败斗争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是反腐败的客观需要。"法治反腐"要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辩证统一,坚持党纪与国法配合互动,坚持立法与执法协同并进,坚持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4.
财政转移支付法的公平正义理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阳光 《社会科学》2008,3(1):104-110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尤其是财政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为有效的制度保障,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己任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寓正义于法之中,明确"公平通过政府",在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下,从地区财政均衡与阶层收入平衡两个层面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是天然地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宗旨之法律制度.在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财政法治的语境下,财政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蕴含社会公平正义理念,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法治视野下,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成为主流话题。为惩治与预防腐败,我国刑事法治已几度修订与完善,但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比,仍存一些差距。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反腐,我国刑事立法需加大力度,并不断完善,尤其应尽快实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设立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6.
李灿 《兰州学刊》2008,(12):109-110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之本。公平正义与法治紧紧相连,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始终紧紧把握法治这条主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法治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确保公平正义在全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反腐方面一直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反腐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腐败能人"被查处是罪有应得,但难免令人惋惜。反腐陷困的根源在于依法治国方略尚未得以较好地实现,表现为宪法的权威尚未树立、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得不到切实贯彻、人治历史悠久、法治观念淡薄等。解反腐之困须树立宪法权威,坚持依宪治国;须完善制度和体系,保障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须依法治权,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以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等治国理政思路。这些重要的治国理政思想,有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有助于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助于通过法治建设来反对腐败。  相似文献   

9.
阮兴文 《理论界》2014,(11):87-9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其核心和精髓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公平正义是其基本价值取向;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其基本原则;法律权威是其根本要求;监督制约是其内在机制;自由平等是其理想和尺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思潮蓬勃涌现,但殊途同归,从根本上看,其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是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共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契合了这一理想目标。因此,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学习好、宣传好、践行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引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思潮朝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的绝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模式的方向向度是坚持“三个至上”思想,价值向度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策略向度是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1.
《徽州社会科学》2007,(11):4-19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实践“三个代表”思想,是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是党进行伟大建设工程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反对腐败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必然要求。反对腐败,实践“三个代表”思想,教育和管理,德治和法治,必须双管齐下,其中,德治是基本保障,法治是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是从价值层面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效果、功能和意义所做的正面肯定和判断,它具有丰富的法治内涵,蕴含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出生产力"要求预防工作紧紧围绕防控职务犯罪风险,坚持查案预防、警示预防、建制预防、咨询预防"四位一体"推进,正确处理好腐败预防与犯罪预防、专业预防与社会预防、司法预防与立法预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因此,作风问题至关重要.要按照"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切实改进党的作风.在思想作风上,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在学风上,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搬照抄、本本主义;在工作作风上,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领导作风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的纪律,坚持干部工作原则;在生活作风上,要坚持清正廉洁,反对消极腐败,坚持艰苦奋斗,反对骄奢淫逸.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共享与共建共治密不可分。坚持共享发展,需要从理论依据、内在要求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阐释。共享发展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是民生伦理的当代表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平正义、坚持社会安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是共享发展的内在要求;共享发展需要从党委领导体制、政府负责体制、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脱贫攻坚机制等方面加以巩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是社会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执政目标与执政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要实现这个总要求,就得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放到最核心、最基础的地位.人与人要实现和谐,就要促进人的能力自由全面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平等,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和内在规定.  相似文献   

17.
反对腐败与廉政建设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c要搞好廉政建设必须反对腐败,反对腐败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廉洁政治,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政治稳定提供保证和良好的环境。由最高人入法院副院长刘家辟主编、周琳教授等同志为副主编,数十位专家、学者和长期从事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的实际工作者参与撰写,人民法院出版社于1997年12月出版的《中国反腐谦政通鉴》(以下简林《通鉴》,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反对腐败和廉政建设问题,是国内第一部把这两大问题结合在一起加以分析、进行研究的大型理论专著。(通鉴)以马克思列宁王义、毛泽来…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公平正义引领共同富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指导的要求,是立足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要求。新时代,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理想与现实之较大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必须面对的价值伦理基本样态,而在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促使公平正义内涵拓展和外延发展,赋予时代特色和时代内涵。作为新时代重要目标和重大任务的共同富裕,其内在蕴含公平正义,外在彰显公平正义,需要公平正义的引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平正义,要引领和张扬共同富裕的价值精神;作为社会主义道义规范的公平正义,要引导和调节共同富裕的进程和评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精神的公平正义,要规约和调控财富分配范围和界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公平正义,要管控与矫正共同富裕进程中的不公平不正义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反对腐败是党一贯坚持的政治立场。由官员违法行政、贪污腐败引发的官民矛盾、干群冲突,既影响社会稳定,也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应是政治体制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异地管辖改革消解行政案件的法外干预,增加公益反腐诉讼类型,充分引入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能够有效监督政府官员廉洁自律、守法行政,从而减少官民矛盾,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金融腐败、金融风险形势依然复杂,如何做好金融反腐和金融风险处置是一个重大课题,而厘清金融腐败与金融风险的关系和传染机制,是金融反腐和金融风险处置有效衔接、一体化推进的前提条件。一般认为,金融领域的腐败与风险在表现形式、内在原因、治理策略方面遵循着不同的逻辑,进而表现为在金融风险分析中缺乏对金融腐败的关注,而在金融反腐中又对其可能引发的风险处置问题有所忽略。为此,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探究金融腐败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揭示金融腐败与金融风险之间的传染机制,在破除“金融精英论”、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背景下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