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明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在陕西汉中,巩昌地区爆发了高福兴、田九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集众四、五千人,活动于沔县(今陕西勉县)、略阳、两当、徽州(今甘肃徽县)、阶州(今甘肃武都)、文县等地,杀官吏,占州县,给明王朝及其地方政权以沉重的打攻。可是,关于这次农民起义,长期以来,未引起史学工作者的注意。笔者认为,全面地研究这次起义,对进一步认识元末农民起义的影响、朱元璋的  相似文献   

2.
贵州咸同大起义,历时二十年,从咸丰四年到同治十二年(1854—一1874),参加起义的有汉、苗、侗、水、回等数十支民族起义军,活动遍布贵州全境.其持续时间之久,规模之大,参加民族之多,在贵州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对贵州近代社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试就这场大起义与贵州近代民族关系问题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秀眉是近代苗族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在清朝封建统治者残暴统治时期,他领导了以苗族农民为主体的贵州各族人民的反清大起义。这次起义,时间长,声势大,席卷贵州整个东南部,强烈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者的地位,有力地维护了苗族和其他各族农民的利益。在我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1855-1872年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族人民大起义,是太平天国革命时期贵州各族人民起义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起义军与清王朝进行了长达十八年的斗争,控制了贵州东南部大片地区,威震湘、桂边境,狠狠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地方封建势力,在中国农民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对张秀眉起义的研究尚有待深入,本文仅就这次起义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正> 元末红巾军起义首先爆发于今安徽地区,后来才发展到今山东地区。红巾军在山东摧毁了元朝地方政权,打击了封建地主,建立了比较牢固的革命根据地,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山东红巾军的这些功绩与毛贵是分不开的。毛贵是元末红巾军起义的著名将领,他不仅是一员纵横驰骋、叱咤风云的勇将,也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农民领袖。龙凤三年(一三五七年)他率领一支红巾军进入山东,占领了大片土地;次年,又率起义军直逼大都(今北京),元廷上下,惶惶不可终日,“廷议迁都以避之”。虽然由于各路起义军没有互相配合,造成毛贵一军孤  相似文献   

6.
<正> 一、这次起义对清廷打击的沉重 下列“清军镇压农民大起义军费奏销数总计表”对我们了解咸同年间回民起义给予清朝廷的打击很重要。 从表上可以看出,清朝为镇压西北回民起义支出的军费占支出总数的28.2%,镇压西南各族部分的占18.6%,合起来为46.8%,超过了用于太平天国的40.4%。西南部分中包括镇压苗族、彝族的广西北部分还包括新疆的维吾尔,  相似文献   

7.
一九三○年四至五月,以张云逸同志为军长、邓小平同志为政治委员的红七军,为了发动群众、扩大政治影响,决定向桂黔边开展游击战争。在张云逸同志指挥下,军部与第一、二纵队约三千人,由广西河池出发,经怀远(现属三江自治县),在思恩(现属环江县)与敌激战后,分两路进入贵州,在贵州南部边境活动。红七军这次转战桂黔边,虽只一月时间,活动范围仅在荔波、榕江,从江等县,但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我省人民,特别是在苗、布依、水、侗和瑶族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贵州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一、桂系军阀的进攻和盘阳会议早在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初,党中央根据广西党组织的建议,决定在左右江地区组织起义。十二月十一日,正是广州起义两周年  相似文献   

8.
罗云丹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1(7):110-115
2000-2005年我国侗族研究论文刊栽数量逐年上升,论文期刊分布有100余种,主要集中在民族学类学术期刊和民族院校学报;侗族研究形成以侗族学者为主体,各民族学者共同参与的格局;侗族研究的合作意识增强;论文的作者地区分布相对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侗族聚居区的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各省(区)资金的支持不平衡;同时侗族研究的主题形成了以侗族音乐、侗族体质人类学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在明末农民大起义中发展起来的张献忠农民军,曾多次在安徽地区作战。了解这支农民军起义队伍在安徽活动情况及其影响,对于研究明末农民革命战争史是很有意义的。 攻克中都凤阳 适应明末农民大起义形势的发展需要,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农民军十三家七十二营在荣阳召开大会,同意了李自成提出的“宜分兵各随所向”①的意见,并作了分工。张献忠部的任务,是和高迎祥、李自成部引兵东进安徽。张献忠部自荥阳东下,直捣凤阳。  相似文献   

10.
一、白头军起义明朝末年,号称财富甲天下的南直隶(今江苏、安徽)和浙江地区,土地高度集中,三饷加派以及南粮解役十分严重,加上连年灾荒,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出现了“饿殍枕路,幽僻旷野,男女相食”的悲惨景象。农民走投无路,被迫揭竿起义。 1633年宜兴陈轼起义,1640年永嘉红包军起义,1642年括苍山农民起义,1643年奉化胡乘龙起义,1644年(崇祯十七年)永嘉佃农起义;瑞安左七起义;缙云包朝官起义;永康长生教起义。还有上海太仓沙溪镇家奴出身的顾慎卿和吕茂成、陈瑶甫组织佃农、役夫、家奴倡立“乌龙会”,有众数千,举行起义。其中规模最大,时间最久,影响最深的是许都、朱之彪领导的白头军起义。  相似文献   

11.
元、明、清三代,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在云贵两广地区设立土司,有宣慰使、宜抚使、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官职。在贵州各土司中,以水西土司最大。探讨明清时期水西土司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对了解历史上我国西南各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水西土司辖地的位置在贵州省的西部。包括清代的大定(今大方县)、黔西(今黔西县)、威宁(今威宁县)、平远(今织金县)四州。东连新贵(今贵阳市之一部),西抵霑益(今云南省沾益县)。面积辽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明太祖朱元璋在《平滇诏书》中说:“霭翠辈不尽服,虽有云南不能守也”。由此可见,这里的政治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西南边陲的巩固。  相似文献   

12.
<正> 山东地区是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发源地和重点活动地区.隋时的山东,并不是单指今天的山东省,而是指太行山以东地区,大致包括今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和山东全省.本文仅就今山东地区(即隋代山东地区的一部分,约包括隋时武阳郡八县、渤海郡六县、清河郡十县、平原郡六县、北海郡十县、高密郡七县、东莱郡九县、齐郡十县、济北郡八县、东平郡六县、济阳郡七县、鲁郡十县、琅琊郡七县,再加上东郡的离狐,彭城郡的滕县、兰陵,方与、下邳郡的郯城,共109县)的农民起义情况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党项部首领李德明(公元982—1031年)将本部割据地区的军政中心,由灵州(今吴忠市附近)迁到怀远镇(今银川市老城),并改称之为兴州。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奠定了后来西夏王朝两百年建都兴庆府的基础,扩大和加速了宁夏平原的开发,而且开创了11—12两个世纪以兴庆府为中心的西北各族经济文化密切联系的新局面,影响深远。这是党项西夏王朝对祖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1851年,正当太平军在永安建国的时候,广西永淳、横州地区(注)的壮族农民发动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抗租起义。现在,根据原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调查收集的材料,结合一些文献记载,对这次起义作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孙恩、卢循起义,是东晋末年一次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的农民大起义。参加起义的农民群众最多时达到几十万人;起义农民转战于当今的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广西等九个省区;时间前后长达十三年(公元三九九——四一一)之久。起义农民烧官府,杀官吏,把斗争的锋芒直指腐朽的东晋王朝和世族大地主,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晋王朝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豪强门阀势力,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为中国农民战争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然而,解放以来,史学界对于这次起义,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意见;虽多数人认为它是农民起义,但又颇感语焉未详,有些问题并未说清楚。因此,笔者不揣粗陋,试就对这次起义的社会背景、起义的组织形式、起义的斗争经过、起义失败的原因和起义的历史影响等几个问题作一阐述,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 一 恩格斯曾指出:“任何地方发生革命,总是有一种社会要求为其背景”。孙恩、卢循起义自然也不例外。孙恩、卢循起义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呢?概括说来,有以下两点: (一)豪门世族肆无忌惮地大量兼并土地,使广大劳动农民、甚至中小地主日益破产,沦为佃客或奴婢。  相似文献   

16.
赵圣涛 《理论界》2010,(10):109-111
嘉庆元年到嘉庆九年(1796-1804年)的川楚陕五省白莲教起义,是十八世纪末期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严重削弱和动摇了其封建统治基础,使清朝由盛而衰。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白莲教起义的领导阶层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来引导广大人民进行斗争,起义过程中在军事上采取的流寇主义的作战方式以及缺乏统一的领导,再加上起义过程中缺乏革命的警惕性跟内部严重的宗派主义现象,导致了白莲教起义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元代在全国广置驿传,云南也不例外。元代在云南推行的驿传制度,与内地基本一致,而又有其特点。研究云南的驿传,有助于全面了解元朝的驿传制度和元代的云南社会情况。 一、元代云南驿传的特点 元代在云南设置的驿传,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分布广泛,规模庞大。元朝在云南行省西部边疆、南部边疆以东,以北地区(包括今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四川凉山地区),修建了纵横交错的驿道网络。驿道网络以省治中庆(今昆明)为中心,以大理、威楚(今云南楚雄)、建昌(今四川西昌)、乌蒙(今云南昭通)、曲靖、临安(今云南通海)、车里(今云南景洪)、永昌(今云南保山)、丽江等重要路、府所在地为枢纽,通向四面八方。在云南行省西部、南部边疆地区,也有驿道经过而通向今缅甸、越南等国。设置驿站之  相似文献   

18.
论清代陕甘回民起义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同治年间,陕西、甘肃回族广大人民,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下,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起义。这次起义,首先从陕西渭南、华州(华县)、大荔一带发起,迅速蔓延整个关中地区。在陕西回民起义的直接推动下,甘肃陇右地区的宁州(宁县)、平凉、固原;宁夏府属灵州(灵武县)的金积堡;兰州府属的河州(临夏)、狄道(临洮);西宁府属的西宁;河西地区的肃州(酒泉)等地的回民先后起来响应。起义历时十二年之久,席卷了现在陕、甘、青、宁、新整个  相似文献   

19.
哥老会与贵州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的川、滇、黔三省是哥老会(俗称袍哥,所开之山堂曰“公口”)比较流行的地区。这几省的哥老会都分别参加了本省的辛亥革命;可是它在各省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本文认为,哥老会在贵州辛亥革命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也起过消极的作用。具体地说,它在辛亥起义前起的主要是积极作用,在辛亥起义后起的主要是消极作用。笼统说哥老会在辛亥革命时期始终都支持革命,拥护革命是不符合实际的。一在贵州,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活动是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的。从二十世纪初到辛亥起义,贵州革命党人一直是注意联络哥老会的工作的。这一时期,哥老会这个秘密团体,因受清朝统治阶级的压迫,也愿意接受革命党的领导;所以,从政治上看,  相似文献   

20.
咸同贵州农民起义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咸同贵州农民起义研究是一个老课题,又是近代贵州史上最辉煌灿烂,引人注目的几个课题之一。如果以一九四五年范文澜在延安草成的《中国近代史》(上编第一分册)中“太平革命的余波”,“苗族起义军”一段作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基础上的第一个研究成果,那么,这一问题的研究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了。如果把清末和民国年间撰写的其他著述、资料都计算在内,这一问题的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