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我国《物权法》虽然对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创造性地作出了"自动续期"的规定,但并没有解决自动续期是否有偿、自动续期的次数和时间、自动续期期限届满后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归属以及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与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区别等诸多问题。现行法关涉"自动续期"的规定,用词模糊、含义较广,难以实际操作。遵循解释论范式,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应当无偿、以建筑物剩余使用寿命确定续期期限。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已经确立了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规则,但该规则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导致理论与实践上均存在诸多问题。为了保障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同时为了均衡分配土地资源,缩小贫富差距,续期应当以无偿为原则,有偿为例外;续期的期限应当以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年限作为续期的上限,且不应限制续期的次数。  相似文献   

3.
土地使用权到期续约问题是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设计中留下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2016年,温州首批商品房土地使用权到期,这意味着中国急需为土地使用权到期续约提供解决方案。从政策分析的论证转向来看,土地使用权到期续约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政策论证的过程。在借鉴威廉·邓恩有关政策论证的结构和要素基础上,通过归纳和总结土地使用权到期续约的6种典型政策主张:无偿续期、象征性有偿续期、市价有偿续期、阶梯续期、租税合一续期、根据建筑物质量有偿续期等,讨论其背后的逻辑。政策方案的选择过程是对政策论证的“论证”,涉及政策方案的评价。结合弗兰克·费希尔的政策评估逻辑,讨论在政策方案选择中面临的4种对话,即技术分析对话、情景对话、系统对话和意识形态对话。任何评估都涉及反事实的建构,政策方案选择是不同反事实的比较过程。经过系统分析,发现无偿续期或象征性有偿续期这两种方案应该是中国未来土地使用权到期续约方案的选择,其共同特点是要求建构反事实的信息少,对于社会的影响和变动不大,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承包期届满的自动续期制度,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合理法律表达。 自动续期是包括耕地、草地和林地在内的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的自动延长。 自动续期应当自承包期届满时起算,其续期期限至少 30 年,且与前一个承包期相同。自动续期的条件主要包括农户主体资格、持续农业经营和集体土地存在等三个方面。 “三权分置”下,承包期是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共同期限。 土地承包权自动续期是土地经营权自动续期的基础。 土地经营权流转下的自动续期,取决于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方式。 同时,应当明确流转期限超过承包期剩余期限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有效。  相似文献   

5.
《物权法》出于对广大民众私有财产的保护,做了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的规定,但并未对续期的条件问题加以明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问题将逐步在我国改革开放早期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地区提上日程。如何更好地发挥《物权法》在关系这一国计民生领域的效用,我们有必要对此问题加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住房土地使用权续期收费对房价的影响。基于14局有效实验,主要判断如下:第一,资产价格泡沫稳健出现;第二,多数情形下资产价格在续期收费节点附近转而下降且下降的原因是续期收费,而非缓慢累积的折旧所导致的基本面价值(简写为FV)下降。在此基础上,估算了续期收费对房价的定量影响——若按资产的10%当期基本面价值收费,房价增速下降约一个百分点。房价的这一温和反应可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政府应合理平衡续期收费和房价,加快土地财政的结构性调整,在高房价现实下的政策制定中应注意稳定居民对土地房屋财产长久受保护的预期。  相似文献   

7.
用持续期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率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已成为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介绍利率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持续期),并通过分析得到结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系统内引进持续期工具还面临一些重要挑战,如贴现率、利率结构和各期现金流量的确定以及对持续期进行调整的手段和成本等.  相似文献   

8.
彭秋潭生活于乾嘉年间,以身处卑官而笃于吟诗驰名荆楚。可以说,与他同时代,在整个湘鄂川黔土家地区,在诗词创作成就上能同他匹敌的人不多。他是一个诗人,且是一个土家族诗人,其诗风深峭,追唐宋,逼汉魏,绝浮华,又称得上一位名副其实的性情诗人。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的9部代表性拟话本小说掺入了大量的古代诗词,其中诗歌275首、词作82首。拟话本小说中的袭旧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主,是唐诗、宋词经典化的一种表现;以小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名家名作;以通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典雅含蓄的诗词;大部分诗词带有劝诫意义,承载着作者的教化意图。这些特点的形成,缘于明末清初“轶宋窥唐”的文学主张、通俗诗词受明人追捧及书商青睐、小说对道德劝诫的重视、儒家的“诗教”传统等。  相似文献   

10.
《中兴间气集》与《诗式》先后出现于京城与江南两个地区 ,两书对江南诗人创作不同的评价正反映大历至贞元初诗风的变化 ,表明地方性诗风已上升为主流诗风。高氏的评论是对大历京城诗风的总结 ,是对王、孟清雅范式的传承。皎然诗论及江南诗风就是对已近于僵化的这一诗歌模式的解脱 ,内容上多奇景怪事 ;在语言风格上 ,以口语素词洗脱前期精丽典雅的“时俗”之调。这一变化对中唐诗歌的发展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1.
崇高的特点是: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它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气势。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①毛泽东诗词中长征组诗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诗词充满了乐观主义与进取精神;革命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诗史结合、哲理入诗,具有崇高美感。长征组诗以阳刚之美为主,豪放大气之作见长;典雅与通俗相结合,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不乏文学涵养;一言以蔽之:毛泽东诗词极具崇高美。  相似文献   

12.
与南宋著名男性词人苏轼和辛弃疾的一系列涉酒诗词相比较,中国文坛同期的女性词人李清照和朱淑真的涉酒诗词也具备较高的文学价值。李清照涉酒诗词与朱淑真涉酒诗词相比,情感表达上更为内敛,但诗词中包含的感情同样的浓郁难解。二人早期作品内容以闺阁春怨为主,作品意象的选择上虽常常类似但表达方式却各有千秋。因为个人经历所致,李清照的后期涉酒诗词内容则与社会时事的关系更加密切,也多了几分男子的豪气。作为男性词人的杰出代表,苏轼和辛弃疾二者作品都洋溢着词人难以抑制的才情,在内容上也大都反映了对功名的追求与失落。但苏轼涉酒诗词表达的情感更为豪放与豁达,相比较而言辛弃疾则更为沉郁与隐忍。李清照与朱淑真的涉酒诗词为以男性为主导的涉酒诗词注入了女性独有的青春活力和纯真魅力,而苏轼与辛弃疾则为涉酒诗词注入了难得的率直和童真之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毛泽东光辉的人性美这一视角出发 ,分析了由他伟大人格所产生的诗词内在崇高美———诗魂 ,由他豪迈气质形成的诗词外在雄豪美———诗风 ,由他沉郁高尚的情感凝结在诗词深处的悲壮美———诗韵  相似文献   

14.
晚唐温李诗风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庭筠、李商隐均为晚唐重要诗人。温、李承元和诗风之变 ,开创了诗坛的新风气。温李诗风以丽婉曲为特征 ,以遣词精工密致为手段 ,以艺术美为追求 ,代表了晚唐诗坛的流行风格。温李诗风同中有异 :温重于词藻 ,色调绚丽 ;李深于情致 ,绚中有素。温李诗风对于词风的形成与繁盛、对于后代的诗歌创作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 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谈谈近体律、绝诗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千百年来,近体诗为人们所喜爱,绝不是偶然的,有它独特的民族形式(声调、韵律、排列等)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目前全国诗风之盛,确实出人意料,不少地区和县、乡、工厂、学校都成立了诗词学会、诗社,如雨后春笋、夏夜繁星一般,约近五百家。诗词刊物也有数十家。诗词创作,纯属业余爱好,作者越来越多,其中中青年不少。更有甚者,国外华人也成立了诗社,唐音响彻全球。近来许多省、市、自治区诗词学会采取各种措施弘扬传统诗词。山西诗词学会创办了《难老泉声》双月刊,举办了太  相似文献   

16.
袁桷作为元大德、延祜年间的文坛领袖,其诗歌对元代诗歌的确立与定型有着重要作用。他在诗歌理论和创作的实践上改变了宋末诗风,其古诗具有重视兴象、意象高古之特点,歌行体表现出清新绮丽的诗风。袁桷在诗歌渊源上以汉魏建安诗人和唐人李贺诗为取法对象,对元代诗风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玉台新咏》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女性诗作.这些女性诗作主要采用赠答、拟古、咏物等形式,在艺术手法上与主流诗风大体同步,在风格上由质朴趋向绮靡,并且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衍变,体现出独特的女性特质.通过与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收女性诗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徐陵对女性诗作所持的以言情和柔婉为主的编选标准,对后世女性诗风的发展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黄咏雩以诗词活跃于南粤文坛,是民国时期岭南诗词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著《天蜜词》反映社会现实、咏叹个人情怀,在民国词体观念下呈现出有以诗为词、取法风骚;熔铸经史、寄托遥深;“备婉约豪纵之长,骇浑厚幽折之致”等艺术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应当引起学界注意。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诗词风格鲜明独特,既有雄浑、豪放的主导面,又表现出沉郁、清新、直率、诙谐等多种风格形态。“正而能变,变而能化,化而不失本调”,不同风格形态的多样性统一构成毛泽东诗词风格的总体特色。这种风格的形成,与诗人生活战斗的时代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等外部因素相关,更主要的还是诗人的生活实践、思想品格、气质修养等内部因素使然。它继承了我国传统诗风,又超越前人,开创了新的时代诗风。  相似文献   

20.
隋唐之际诗学中的雅正观念及体制,是唐诗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它主要以梁大同以后发生的浮艳、淫放、轻险的诗风为抵制对象。与后来复古派整体否定齐梁诗体的主张不同,此期的雅正观念与体制,是齐梁体内部的一种诗学倾向,其雅正的典范主要来自于晋宋诗歌,与浮艳诗风的区别则在于丽淫与丽则的不同。浮艳诗风始于梁代,至陈、隋时期与流行的新声艳曲结合,一直波衍至唐初;雅正诗风则以炀帝君臣与太宗君臣为主要的提倡与实践者;但是从梁陈到隋唐的雅正与浮艳的对立,并非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而是存在于同一批作者中两种不同的表现。雅正诗学有它的局限,并被后来兴起的复古诗学取代,其在诗史上的历史作用也被后者掩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