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旗手,他在继承传统诗学的基础上,开创了一代语言清新自然、内容淳朴的诗歌风格,他的诗学理论不仅使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对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华兹华斯的诗学与亚历山大·蒲柏和柯勒里奇的诗歌创作原则的对比分析,试图阐明华兹华斯的诗学中具有革命性的诗歌语言观.  相似文献   

2.
华兹华斯不仅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抒情诗人,也是有着自己独立诗歌观念的诗歌理论家.华兹华斯主张诗歌的情感、题材、语言和创作目的都要以"快乐"为起点和终点,"快乐"成为其诗学中的核心理念,这就构筑了他独具个性与魅力的"快乐"诗学.在这种诗学观念的指导下,华兹华斯的诗歌充满了一种崇高的自然与人间之爱及其独到的伦理内涵,成就了其诗歌在英国乃至世界诗歌史上的地位,并对当今世界的诗歌与文学创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17世纪上半叶,法国批评家从意大利学者那里继承了古典主义诗学原则,并将其僵化为一系列教条,这些教条对西欧戏剧理论影响巨大。17世纪末复辟时期,英国批评家托马斯·莱默完全用古典主义诗学原则衡量莎士比亚的作品,对莎士比亚多有贬抑。他的观点激起了英国批评家的民族情绪,德莱顿、戈尔登等人对莱默的反驳不仅巩固了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坛的地位,也为英国戏剧突破古典主义束缚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的某些观点甚至成为浪漫主义诗学的先声。  相似文献   

4.
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对英国诗歌史的考察都体现出诗学的自然进化思想,诗学进化思想是用自然循环的周期来看待诗歌的演变的一种观念。20世纪初的胡适和闻一多也通过诗学的自然进化思想来为新诗的合法性辩护,他们的诗学进化思想是中国文史“通变”观和这尔文的进化论合力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人,他创立了江西诗派,影响所及非一代也。黄庭坚还是一位词学大家,他的诗学理论在他的词中,尤其是在其后期词作中有很强的渗透。他的词作显示出典型的诗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雪莱不仅是英国优秀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诗歌理论家,他的文艺思想不仅在西方文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影响了20世纪初中国新诗坛的许多诗人。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杰出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不但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并且在许多作品中都阐发了对诗歌创作的认识与见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学思想。而雪莱对其诗学思想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却鲜有论及。文章对雪莱与徐志摩的诗学思想进行全面比较研究,探讨了徐志摩对雪莱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力图揭示徐志摩全面接受雪莱诗学思想影响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姚莹既是桐城麻溪姚氏家族、桐城派后期的重要作家,又是嘉道时期经世文士的杰出代表。在诗学方面,受家族和时代的影响,姚莹强调古今并重,主张诗歌必须表现真情,同时又追求诗歌的道德教化、经济天下的功用,他的诗学观念熔个性自觉意识与士大夫情怀于一炉,显示出继续与新变交汇的特点。姚莹诗学观念所呈现出来的变化,无论于桐城麻溪姚氏家族诗学还是桐城派诗学,乃至于晚清诗学,其所具有的转关意义均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学辨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诗歌独特的文体体制规范逐步形成,确立了诗歌的审美特征。尤其是《文心雕龙》,无论是在语体、文体还是作家风格、时代风格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对后世诗学理论发展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初叶的英国文坛上,深受法国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小说影响、较为"先锋"的贝内特在其小说创作中引进了一些道德上敏感的主题,这使他同较为传统的英国公众发生了冲突。在贝内特看来,忠于艺术还是向公众妥协是作一个艺术家还是仅仅当一个讲故事者的大问题,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对公众作了很大的妥协。本文拟结合法国文学对英国文坛和社会的影响对这时期贝内特的小说创作作一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10.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江西诗学是宋代诗学的代表,方回是江西诗学的最后总结者.方回的诗学思想与其所接受的朱熹理学思想有密切的关系.他的学诗如学道的观点,格高之说的人格内涵,圆熟平淡之论与理学人生境界,以及其诗法理论的深层意蕴,都表明他的诗学理论与理学有深层的关联.通过对方回诗学的理学阐释,有助于我们认识理学与诗学的具体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代新儒家早期思想的代表人物,马一浮提出了以儒家“六艺之学”统摄天下诸学的主张。这是马先生的一个创举,体现着他对传统儒学有意识地改造和发扬。而作为其“六艺之学”的一个分支,他的诗学研究无论是在思想根源方面,还是在内在逻辑方面,都极富于哲理的意趣,处处体现着他对儒家义理之学的探究和体认。  相似文献   

12.
尹锡南 《东方论坛》2009,(3):52-56,65
在梵语诗学和西方诗学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种同中有异的“诗人学”思想。无论是对于古代诗歌创作,还是对于现代文学创作,梵语诗学和西方诗学的诗人学原理都有很多普遍适用的成分。因此,在比较诗学研究中,对东西方诗人学思想进行现代整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词诞生于传统诗学已基本成熟并具有广泛影响的隋唐之际。敦煌词作为词体创作早期成果的遗存,是词体的原型,在题材内容与艺术风格两大方面,都与传统诗歌差别不大。另有70余首唐五代词作,还直接反映出作者或时人的词体观和词学观。但无论是主张"诗词同源",强调"寄托"与"雅正",还是坚持"真情"与"词骨",甚至是欣赏"清越"、"豪放"格调,也都与传统诗学一脉相承。唐五代词对传统诗学的容受与反馈是全面而深广的。  相似文献   

14.
蒋士铨前后论诗观念具有一定变化,这显然与袁枚的影响有关.但应当注意到,蒋士铨的诗歌趣味与袁枚是有一段距离的,虽然他论诗根于主深情,有性灵诗学的种子,但直到晚年,都坚持以道为本,且对江西诗家较为优容,与袁枚的诗学旨归殊有不同.通观之,蒋士铨虽可视为性灵派中人,但他的一只脚其实还在圈子外.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诗学的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柏拉图的诗学思想博大精深。现在熟知的许多文学理论都可以柏拉图那里找到渊源。他的艺术模仿说不仅影响了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等人,而且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同时他的灵感说开启了非理性主义的先河。  相似文献   

16.
诗学发展到陈子龙所处的时代,无论是文学内部,还是当时的社会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陈子龙祖述六经,力返风雅,上绍七子,宗法汉唐,提出自己“情以独至为真,文以范古为美”的诗学主张。这种主张又往往与忠君爱国、事功济世、雅正崇古、忧时托志的精神交织在一起,引发他创作实践、审美心理的嬗变。  相似文献   

17.
李奎报的晚年诗歌创作,无论是其诗意、诗语,还是诗体、诗律,都深受白居易为人为诗的影响。在李奎报的诗歌创作(与文学批评)中,完整地遗存了白居易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18.
吴伟业是明末清初诗学转变的关键人物,明清诗学的变化从他身上都可以得到解释。他学习前人而不一味地因袭前人,继承的同时又体现创造,其梅村体进一步把唐代元、白所开创的叙事诗传统推向了抒情写意的极致,显示了中国古典叙事诗抒情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他又以明“七子”复古派后继者的身份具体落实了“七子派”在明清之际的影响,开创了清初诗文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康熙十七年拜谒冯溥对于王嗣槐来说意义非凡。冯溥的礼待与人格魅力、诗学影响以及受冯溥所托编选当代诗选,使王嗣槐产生整饬诗坛的动机。在冯溥的影响与鼓励下,王嗣槐开始大力提倡唐诗,反对时下盛行的宋诗风气;他的诗歌创作、诗学批评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经过反复斟酌,五年后终于向诗坛领军人物王士禛、王又旦申述观点,施加影响,而王士禛正是在这种压力下重返唐诗道路。王嗣槐的诗学活动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冯溥对诗坛的影响,对他的诗学活动缘起、过程的考察使康熙年间诗歌史的路径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20.
英国现代诗人奥登曾于1938年访问中国,他的诗学观念和诗歌创作带给中国诗人新的启示。奥登受到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用一种“临床”的手法来剖析社会、介入现实,使诗作带有明显的现实取向。在形式上,奥登采用“轻松诗”的体式处理严峻的现实题材,使诗歌呈现出反讽性的结构张力。奥登介入现实的诗学思想和轻松反讽的诗歌风格都影响了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创作,西南联大诗人群在接受奥登的时候也结合了中国的现实语境,将其转化为本土化的诗歌实践。探究西南联大诗人群对奥登的接受与转化,对于理解194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的形成有着积极作用,也有利于探寻西方文学资源对中国新诗带来的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