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准确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其为大学生认同接受的首要前提。而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则必须找到适合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在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做好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和示范者作用,有利于大学生整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因此,探索培育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为重要。而要用隐性教育方式加强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通过榜样示范、环境陶冶、活动渗透、网络沟通等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手段。为实现教育目标,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价值取向一元与多元的关系,二要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坚持“三贴近”原则,三要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四要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意识形态入侵使得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力日渐式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逐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偏离.面对严峻形势和复杂教育环境,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生活既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场域,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归宿。以大学生的生活作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应该尊重教育主体和价值观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活动等层面回归现实生活,从而实现高校价值观教育目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微博的迅速发展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主动开发微博这一新兴的网络媒体,充分运用其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新形势下不断巩固和扩大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微博中的海量信息为大学生提供资源的同时,复杂的信息内容也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努力营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新媒体环境:一是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微博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二是丰富高校微博信息资源,发挥正面舆论引导作用,不断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三是加强微博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自信。  相似文献   

7.
高校作为塑造青年、培育青年价值观的主要阵地,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问题,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当前高校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探求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法很有必要,其路径是:教育引导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手段,日常管理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品牌文化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神理念,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得到启发和升华,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是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服务运行机制,做好制度保障工作,是做好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和坚石.  相似文献   

9.
认清文化认同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关联,分析文化认同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探讨基于文化认同视角而进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归属具有重要意义。走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危机和困境,一是建构师生主体间的身份认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每个环节,突出学生主体性;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优势;三是抓好网络文化认同建设,形成虚拟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任务。积极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对粤西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大学生呈现价值取向多元化,理想信念模糊,功利化突出等现象。从大学生现实特征和心理需求出发,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以达到培育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认同和践行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是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需要。文章在阐释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从机制、途径、内容、方法等视角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转化,并强调与大学生日常活动紧密相联,通过实践强化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  相似文献   

12.
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路径。大学生能在社会实践中加深理性认同,增进情感认同,强化行为认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课程,学习社会实践、校园社会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能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能够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奋发图强、刻苦努力、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及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几方面论述,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多形式、多渠道、多载体推进社会主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课本、进头脑。  相似文献   

14.
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高校应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文化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具体化、"校园化"。校史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校史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观养成中具有重要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校史资源、建立校史教育长效机制、创新校史教育载体、开展主题校史教育活动等方面利用校史教育开展大学生价值观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笔者以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的切合为出发点,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的概念,试图构建以"价值观冲突的消解→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自身价值观的整合与重塑→构建方法的提出"为框架结构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分析和把握当前南北方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是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条件。通过对调查抽样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这一问题上,存在一些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与南北方地区大学生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文化氛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此,应找准切入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不同地区大学生的关注点挂钩;坚持主渠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着眼大环境,不断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从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切入,分析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抓住三个方面主要载体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校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智特点,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认同教育的效果将直接影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作为少数民族青年中的佼佼者,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程度对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产生深远影响。在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研究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民族大学生的信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多元文化背景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思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