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工程技术手段的选择与工程目标的实现具有内在的联系性 ,因此 ,技术手段的选择也就与目标一样具有明确的道德意义。文章从分析工程目标与手段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入手 ,探讨技术手段选择的道德意义  相似文献   

2.
工程技术与伦理具有内在的关联,工程技术蕴含、渗透着伦理因素,离不开道德干预和伦理指导。工程伦理学关注的问题虽然很多,但技术伦理问题始终是工程伦理学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其核心范畴。同时,技术伦理范畴本身意味着人,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要对自己的技术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因而责任伦理是技术伦理的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工程与工程伦理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工程、基因工程、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等现代工程正在向人们展开着多姿多彩的技术蓝图,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个全新的道德课题,这些新课题是工程伦理学的研究范畴。运用工程伦理学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从人的因素、成本与效益、知识产权等方面论述了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良好工程伦理观。科技工作者只有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伦理观,才能完成好复杂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工程活动中,不同于工程师等专业人员,职业经理人的决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职业经理人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决策程序的道德合理性问题;对工程质量安全的控制的问题;对上级和下级负责的问题。职业经理人在履行伦理责任时,会因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造成伦理责任的缺失。文章针对上述缺失,提出相应的规避伦理责任缺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技术发展所作的人文思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些伦理或与伦理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当我们通过这样一些本该属于伦理学的概念,譬如善、恶、责任、公平、自由等去看待技术的发展时,就要涉及到技术或工程伦理的观点。前苏联和俄罗斯哲学家提出的一系列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道德辩护的原创性思想,为我国工程伦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杜威具有多种色彩,他是实用主义创始人之一,同时在沟通自然科学与道德之间关系上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他反对把自然科学与道德完全割裂开来的观点,主张协调、沟通两者的关系。他的科技伦理思想主要有四点:把研究自然科学和道德互相作用作为一切问题中最一般和最有意义的一个问题;把自然科学方法当作研究和解决道德问题的工具;把自然科学知识当作道德调节作用的必要条件;把自然科学的目的和道德标准看作是解救人类的苦难。  相似文献   

7.
加强对城建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能够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对城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城建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完善城建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措施进行了重点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直觉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是自明的,只能通过"直觉"来把握。以摩尔为代表的价值论直觉主义与以普里查德和罗斯为代表的义务论直觉主义在"直觉"的基础上构建了20世纪直觉主义伦理学的大厦。但由于其"直觉"概念的本身的神秘性,直觉主义者无法合理地说明这个概念,同时也无法合理地说明与之密切相关的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的自明性、道德冲突的解决等问题。最终,直觉主义伦理学作为一个学派,结束了其存在。  相似文献   

9.
科学道德与科学伦理学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与普及,科学道德日益成为严肃的社会问题。科学发展迫切要求建立起与科技时代相适应的道德理论。科学道德与科学伦理学的建架由此提到研究日程上来。本文围绕这一问题,深刻阐述了:科学与道德的撞击、科学伦理学的建架、科学发展与伦理学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伦理学既然以道德为对象,为何不称其为道德学或道德哲学,而要称其为伦理学?难道是因为伦理就是道德吗?针对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学者提出质疑,并通过研究,试图将二者区分开来。但伦理与道德又不是绝对对立的,无论是从词源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分析,它们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伦理是道德运行的基础和框架,为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支撑,而道德只有通过践行,才能促进社会伦理的进步与和谐。  相似文献   

11.
反思应用伦理学——兼论应用伦理学与理论伦理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伦理学在西方的兴起对以前的理论伦理学构成了一系列挑战,并为伦理学研究构建起了全新的平台。应用伦理学对问题和实践的强调使传统伦理学建立大一统的理论体系的旨趣大大削弱,并动摇了传统伦理学的普遍主义与绝对主义;应用伦理学在回答“应用什么”、“应用于什么”和“如何应用”等问题时扩展了传统伦理学的外延,并突破了对理论与应用之关系的传统理解;应用伦理学对权利的关注改变了传统伦理学对道德义务的过分强调,并改变了传统伦理学所理解的道德概念。应用伦理学的这些革新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传统伦理学的扬弃与超越,使伦理学研究的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作为工程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和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工程举报是从事工程活动的工程技术人员在面临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相矛盾时所采取的一种不得已的维护公众利益的手段.工程举报者在选择举报时要跨越一系列的障碍:组织的制约、利益保障机制的缺失以及社会文化的抵制等.只有正确认识工程技术活动中的工程举报行为,对举报者利益给予应有的保护,才能更好地维护公众利益,真正地应用工程技术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3.
道德知识论是元伦理学和知识论的交叉研究,着重探讨道德知识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等基本问题。对道德知识怀疑论的回应、道德知识的性质以及道德知识的确证,是道德知识论的核心问题。道德知识论在当代元伦理学和知识论研究中之所以长期未受重视,与人们对道德知识在知识论意义上的理解过于狭隘有关。从更为广义的知识论视角来理解道德知识,有助于回应道德知识怀疑论,并解决或消解关于道德知识的性质和确证的诸多争议。重视道德知识论研究,既能够为道德理论提供更为坚实的知识基础,又能够为知识论在其分支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伦理学基本问题作为伦理学学科的一个核心问题,从费孝通最初提出到现在已有40余载,可对其确切的回答,大家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答案.简单梳理目前学界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并对其进行评论.从伦理学学科体系的特殊性出发,认为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应超越道德本体论的束缚,把其限制在道德价值论的基础之上.而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和其研究对象在根本上的一致性决定了对其的研究需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道德入手,界定道德产生的根源就是伦理学基本问题.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冲突是道德产生的根源,进而伦理学基本问题就是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有关认同伦理问题研究越来越凸显,辨识伦理认同与道德认同之间的差异理解和内在逻辑,也就成为严肃迫切的学术任务。伦理认同与道德认同的辨析关键点在于"伦理"与"道德"之间的本质理解,它们构成认同伦理学的两大发展方向。伦理认同在生活世界中表现为主体对"伦"之共同体状态认同的"理"之自觉与确信,是建构主体归属感与家园感的存在根基;道德认同则偏重于个体自我的道德意向与道德行动、动机与效果、知与行、灵与肉等方面,将道德与自然之间的同一性问题视为全部。然而,在重视伦理道德认同分化方向的同时,也应看到二者之间内在的复杂景象。只有正确把握伦理认同与道德认同之间的辩证逻辑,才能真正理解它们在认同伦理学中的地位和真谛。  相似文献   

16.
道德行为源于个体对道德问题的辨识。以Rest道德决策理论为基础,选取辽宁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为研究样本,运用问卷调查法与情境模拟方法实证检验了解释责任、道德强度与道德辨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解释责任显著提高审计人员的道德辨识能力;同时,审计人员更易于识别具有高道德强度的问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在关键业务环节施加较高水平的责任压力进而强化事务所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通过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培训与教育提升审计人员的道德敏感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义利之辨构成了伦理学最核心、最基本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而且也应该是一般道德哲学的基本命题.义利问题的关键在"义",在儒家那里,它是规定人的行为的道德要求和准则,它不是主观的,而是超越的.孟子在讨论"义"时,混淆了它的主观义和客观义,但孟子的道德哲学并非康德式的自律伦理学.义是道德判断的原则,而不是它的标准.道德判断对于道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使人真正得以在道德上自主.由于道德原则并非完全主观的,道德实际上是天人共主的.承认道德规范必然有例外,不会导致相对主义.现代西方伦理学无法真正处理义利问题.人类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道德哲学,这种道德哲学将以现代条件下的义利之辨作为自己的主要论题.  相似文献   

18.
就个体而言,道德能力是个体在处理道德问题时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而现阶段的道德教育对于个体道德能力的培养则表现出不足。而相对于与理性伦理学而言的叙事伦理学则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而呈现出在个体道德能力培养方面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道德的形成,不是自上而下的单纯论证和教化;如果离开了民众的生活实践,道德将会枯竭和衰亡.但是,在当代的伦理学教育中却存在三个严重的误区:一是道德规范外在化,二是道德目标空泛化,三是道德传播抽象化.当代伦理学教育之所以陷入上述误区分别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天道论、性善论、教化论有关.为此,当代伦理学教育必须立足于情感,扎根于现实,面向现实道德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这样才能达到解决人生的困惑,切实指导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伪善作为一种较早出现的道德现象,一直盘桓在我们的道德生活中,并激励着人们对道德本质进行不断地追思与探索。但是,作为伦理学学科对象的伪善却受到了或有意、或无意的忽视。同时,这种忽视背后实际透露出伦理学在研究伪善问题上的双重困境:其一是外部困境,伪善日益作为一种行将消失的道德现象而出现;其二是内部困境,在理论层面并没有系统地梳理伪善词源、研究方法及其与现代语境的关联性。伪善伦理学研究的外部现实困境,根源于其内部的理论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