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网络改变了生活,不少人感叹:网友多了,朋友少了。最近,有人发起"什么多了"、"什么少了"的论坛活动,跟帖网友众多,大家各抒己见,聊得热火朝天。有阐述见解的,有引用名言的,有刻意搞笑的,有感叹抒怀的。城市大了,空间小了。高楼多了,草地少了。道路宽了,眼界窄了。消耗多了,享受少了。房子大了,激情少了。理想多了,实现少了。妥协多了,时间少了。帅哥多了,阳刚少了。娱乐多了,开心少  相似文献   

2.
马士钧 《新少年》2013,(4):30-31
春天到了,斑马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拍摄春天景色的短片,大家被那美丽的画面陶醉了。老师说:"春姑娘走到哪里,哪里就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要追赶春姑娘的脚步,说一说春天的景色到底是什么样子。""春天里,美丽的花朵开放了。""枯黄的小草泛绿了,仿佛给大地披上了绿衣。""柳树的枝条上长出了嫩芽。"……同学们接二连三说出了许多种春天的美丽景象。可是,斑马  相似文献   

3.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上海世博会落下帷幕,一句"难说再见"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确实,上海世博会如此多元,如此精彩,如此无限,带给我们很多很多。它留给我们的,当然不仅是眷恋,更多的,我们看到了以人为本,看到了高科技,看到了科学发展,看到了生态意识,看到了人文素养。同时,人们记忆犹新的,世博会开幕以来,在各方面努力下,上海城市文明有了新的进步,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4.
心语心愿     
《老友》2009,(3):45-45
老伴:转眼之间,你我携手走过了五十多个春秋,我俩齐心协力,渡过了无数难关,终于筑起了我们的温馨家园。为了这个家,我们不怕一切困难,终于迎来了一片蓝天。尝尽了过去的苦,换来了今天的甜。感谢党的  相似文献   

5.
我的老房东     
熊思传 《老友》2014,(3):20-20
正有一天,雨停了,天晴了,天暖了。太阳早早爬上了山坡,放射出金色,照耀着大地。我吃完早饭漫步公园,找了个有靠背的石凳坐了下来。不久,迎面来了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近一看,竟然是分别3年之久的老房东李清胜。记得前几年,为了小孩进城读书,经朋友介绍,我们6口之家租住李清胜的房子,一住便是4年多。毫无疑问,老李成了我的房东,久而久之,就成了我的老房东。老房东叫多了,我便把他的真实姓名忘了。老房东比我早5年退休,他也是一位乡镇干部,为人忠厚老实,热情  相似文献   

6.
关邑 《老友》2008,(3):43-43
老伴退休了,没有了单位工作的重负,没有了人际竞争的压力;儿子成家了,孙子上学了,我也退休了,对老伴来说,在家里少了相夫教子、带孙子的拖累,她成了时间的富裕者。太平盛世,人心思寿,人心思美。老伴便把时间和精力渐渐转向对自己的"包装"和"修饰"。  相似文献   

7.
赵春玲 《社区》2010,(9):14-14
搬了新家,儿子没有了玩耍的小伙伴,就天天缠着我讲故事,讲完了,还说没意思。后来,又搬来了一位带小孩的新邻居,小男孩名字叫多多,跟我儿子一样大,两个小家伙很快就玩到了一起。儿子有了新伙伴,高兴得不得了,吃饱喝足就一蹦三跳地找多多玩去了。我也因为儿子终于找到了新的小伙伴而心情舒畅了许多。  相似文献   

8.
天边与身边     
正天边曾经很遥远,现在忽然近了,所谓天涯咫尺;身边曾经很贴近,现在忽然远了,所谓咫尺天涯。天边发生的事情,诸如哪里又发生战争了,哪里又罢工了,哪里又骚乱了,哪里又发生政变了,甚至哪个明星闹出了绯闻,哪个幸运儿中了个大奖,只要上了网,转眼之间,我们就能够了如指掌。而身边发生的事情,诸如邻居家昨夜被盗了,同事家的孩子升学了,朋友开车出了点事故,甚  相似文献   

9.
正多少热闹,都熬不过一个时间:有一天。有一天,炙手可热的,突然黯淡了;有一天,阿谀恃宠的,突然失势了;有一天,春风得意的,突然落魄了;有一天,一直前呼后拥的,突然冷清了;有一天,始终鞍前马后的,突然翻脸不认人了。人生多少热闹,都在有一天,成了烟云。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饭店吃饭,你点菜越多,餐馆老板越高兴。但我们最近去法国,在波尔多的一家餐馆里,却遇到了不让我们多点菜的老板。那天,总公司驻法国代表处的同事陪同我们考察了一个位于波尔多的项目。考察结束己近中午了,代表处的同事安排我们品尝当地小吃,我们就走进了一家小吃店。小吃店不大,只有十五六张桌子,客人也不多。我们一行四人在靠窗的一张桌子坐了下来,拿过菜谱,开始点菜。我们每人点了两个菜,一共点了八个。但点完了,服务员却没有走开,好像有话要说。代表处的同事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审计实质重于统计方法的观点,研究统计抽样原理如何适从审计实务的要求,实现两个学科理论的输出和引进的科学对接。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逻辑的公共项目风险分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与方之间合理地分配风险,对于公共项目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项目的风险分配标准,借鉴国外基于模糊逻辑的风险分配方法建立了公共项目风险分配模型,并对基于模糊逻辑的风险分配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提出的公共项目风险分配模型将主观的、模糊的风险分配过程转化为系统化、更加理性的定量分析过程,同时不失人类思维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对实现公共项目合理的风险分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对各公共项目中特有风险或争议性风险的分配具有量体裁衣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契约配置与制度配置的耦合性表现为它们之间具有互补性、协同性和演进关系。契约配置与制度配置的非耦合性表现为二者之间缺乏协同性、互补性和演进关系。导致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中企业治理的契约配置与制度配置非耦合性的原因是契约短缺及配置失衡、制度短缺及配置失衡与相关制度的滞后性等。契约配置与制度配置的非耦合性是导致我国国有企业治理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推进契约配置与制度配置的耦合性是提高我国国有企业治理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从理论的层面剖析了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并根据基础教育的性质阐释了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以及优化配置方式的选择,从而为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方保护造成的市场分割为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区域差异的客观存在提供可能.文章利用1999-2012年中国省际工业行业数据对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进行考察发现:中国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和西部各省工业资本配置效率普遍高于中部;东、中、西部地区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表现出区域差异;政府财政支持和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对东部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西部由于政府政策性投资推动,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存在一定程度高估,市场化程度提高对其虚高的资本配置效率具有修正作用;银行业金融发展对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股票交易规模与资本配置效率负相关,保险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不显著,股票市值仅对东部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具有积极影响,对中西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有效配置地级区域高等教育资源,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行政干预是区域教育共同体配置的有力手段,现代大学制度是地级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坚强支柱,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则是地级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国防经济学相关理论主要是专题性的研究,专题之间呈现出较强的独立性。现有的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主要是外延性的归纳,缺乏一脉相承的内涵式界定。运用逻辑的方法梳理国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建立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学界对国防经济学研究内容的认识并不统一,但国防经济学领域主要的研究主题都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都属于不同层次的资源配置问题。与国防经济学相关的资源配置包括全球范围社会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国民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和国防资源配置及国防资源在国防供给和国防需求系统内部各层次的配置等。国防经济学和资源配置理论现有的研究表明:每个层次的资源配置逻辑当中都包含着国防经济学的理论点;同时,国防经济学当前的理论点也都包含在资源配置的层次体系和各层次资源配置逻辑当中。这表明,以资源配置为逻辑主线建立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以提出北京市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设想为目标,通过北京市与国际上的碳排放市场、初始分配方式、碳排放权交易绩效的对比分析,得出限制比例的免费分配与拍卖分配相结合的混合分配方式在北京市最为适用,并提出分区域治理、规定剩余碳排放权去向的分配模式设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解农业综合成本效率,建立了测度农业综合资源配置效率的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1991--2010年中国农业综合资源配置效率整体变化及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农业综合资源配置效率年均值为0.61,综合资源配置效率在波动中趋于下降,但降幅不明显;区域一体化程度和非农就业机会是中国农业综合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农业资源配置基本能发挥省际间的比较优势,而难以发挥省内产业间的比较优势;中国农业综合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但地区差异发散趋势不显著;不同地区农业综合资源配置效率的动力来源不同。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风险分担有利于促进BT项目双方的合作,保证BT项目的顺利实施.首先,探讨了Shapley值是否可应用在BT项目共担风险分担中,结论为合适.其次,遵循风险分担的基本原则,将影响BT项目风险分担的五个因素:风险成因、承担风险能力、参与项目程度及收益、控制风险能力及经济地位与修正的Shapley值进行结合,构建了BT项目风险分担模型,以期在BT发起人和主办人之间进行合理的风险分担.最后,运用构建的风险分担模型分析了某围海造陆BT项目的合同风险,并与合同风险分担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合同风险分担基本合理,但不可抗力风险可适当让BT主办人承担工程损失风险,通货膨胀引起的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应加大BT主办人承担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