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浒传>中有一类近似于赋体的韵文,我们称之为赋体.它们形式整齐、笔法铺张、声韵和谐,用复调式的方法加强了读者对其描写对象的认识,与散文相辅相成,完成了中国古代小说中环境描写以及气氛烘托的内容.另外,在作用上,它们还起到了调节叙事节奏、增加审美距离、贴近群众喜好等增加小说美感的作用,是<水浒传>韵文系统当中较为有特色的一类.  相似文献   

2.
"褵褷"叠韵连绵词.又作"离蓰"、"离纚"、"褵襹"、"离褷"等.在古诗赋中用例颇多,而又以唐诗为著.<汉语大词典>释作"羽毛初生时濡湿黏合貌".其所引例证之一即为:"唐王维<鸬鹚堰>诗:‘独立何褵褷,衔鱼古查上'.赵殿成笺注:褵褷,木华<海赋>:‘凫雏离褷,鹤子淋渗'.张铣注:‘离褷,淋渗,羽毛初生貌'".笔者认为,<海赋>和<鸬鹚堰>中的"褵褷"在意义上并不完全相同,应分别列项.<海赋>中的"离褷"表示的是本义,即李善、张铣所说的"羽毛初生貌".  相似文献   

3.
西周时,把已成书的<周易>--<易经>六十四卦每卦每爻都作解释,叫"卦辞"和"爻辞".为使人易懂,<易经>的这些"爻辞",都用文学语言、散文、韵文的形式写成;就其内容,则反映了当时生活上的婚、丧、嫁、娶、耕、牧、渔、猎;在社会结构上反映家庭、法律;在战争上反映胜利与失败;在宗教上反映神鬼与人的关系等等.虽然成书于统治阶级文人之手,历史上一般都说是周朝文王整理编写的,"西伯囚而演<易>".  相似文献   

4.
<彼得-潘>是一部风靡全球的儿童文学作品.朱宾忠教授等的新译<彼得·潘>承袭了原著优美的语言风格,传达了其神韵.同时,译者洞悉儿童的心理.其语言充满童趣,富有诗意,蕴含哲理,实现了翻译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5.
E.M.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多发表于20世纪初到"一战"爆发之前,这个时期也正是英国城市化如火如荼的阶段.作为一个人文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所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英国中产阶级内部的关系.他的小说<霍华德庄园>用自成一格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和洞察力地再现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的社会生活情况.通过解读<霍华德庄园>,本文旨在重新审视英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兴的中产阶级.  相似文献   

6.
俗称"三吏"的《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是"诗圣"杜甫的经典之作,对其英文译介却为数不多.作为翻译大家,许渊冲以精湛的翻译技巧在"三吏"诗歌翻译中再现了"三美论"之意美、音美、形美的美学特征,堪称诗歌英译的典范.从"三美论"视角品鉴许渊冲对"三吏"的英译,既可以感受诗歌英译的创造性美感,也可以得到英汉文化差异带来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7.
论文同赋     
苏轼称赞文同"四绝"之二即"楚辞"(赋).本文对文同赋作了综合评析,重点论述了其为民请命的赋,表现与苏轼深情厚谊的<超然台赋>,并对文同咏物的<莲赋>与周敦颐的<爱莲说>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西里尔*伯奇、中国学者张光前和汪榕培曾先后将明代汤显祖的著名传奇剧本<牡丹亭>译介到西方世界,功德无量.以许渊冲先生译诗"三美"(意美、音美和形美)原则衡量.三位<牡丹亭>译者权衡利弊,创造出风格各异的三个译本,使西方世界感受到400年前中国的精致生活.  相似文献   

9.
伍代春等<论权力产生于差异>一文以原子主义假说为出发点,批驳了权力产生于资源占有这一成说后,提出权力产生最本质的原因是"个体差异".这使政治权力的产生被蒙上了一层难以捉摸的偶然性色彩;同时还带来了一系列的诸如权力合法性问题、人民主权学说等政治学理论的困境;与君主立宪制的精神也无法相容.人类作为一个以群体的方式生存着的物种,持集体主义预设,诉求于结构主义分析是合理的.由于权力是共同体的一结构属性,因而当产生于"共存"需要.  相似文献   

10.
刘熙载<艺概·赋概>在我国赋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刘熙载论赋往往能融会贯通,"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刘熙载赋学批评集中体现在论赋之体、赋之创作、赋之风格、赋之鉴赏等几个方面.其赋学批评既有中国古典赋论以点评、启悟为主的特点,也表现出近代赋学批评的一些共同倾向.  相似文献   

11.
"猫鬼"、"野道"见于<隋书>、<北齐书>等书,<汉语大词典>将其分别释为"古代行巫术者畜养的猫"、"犹邪道".根据<诸病源候论>的相关记载,论证了<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不正确的.同时提示,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诸病源候论>这类古代医学文献有着丰富的语言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中,"三道弯"是一种特有的舞姿.是指在舞蹈动作中头、胸和腰与臀、胯和腿以反方向呈S型的形态.它分为流动中的"三道弯"和静止中的"三道弯".流动中的"三道弯"是指身体摆动连绵不断,均匀有规律的摆动,产生一种自然平衡的流畅美感.静止中的"三道弯"的美产生在亮相和静止上.  相似文献   

13.
两汉大赋为辞赋之主流,而魏晋六朝的俳谐赋为其支流,历来不受文学批评家的重视.大赋惊彩绝艳,旨在讽谏;幽默之赋则文体多变,自嘲嘲人,为抒情之利器.认识幽默赋的创作,应先了解"滑稽"的三层含义,以明其精神源流,由中深入明嘹滑稽幽默之赋具备的俳优语言的特点,以及指桑骂槐,不受道德和传统规范的创作形态.本文将此类赋依照其讽刺对象,分为三类,一为幽默自嘲之赋,以东方朔<答客难>、扬雄<逐贫赋>、左思<白发赋>为例,探讨其特色;二为诙谐讽刺之赋,以王褒<僮约>、鲁褒<钱神论>为中心,分析其风格;三则为纯粹游戏之作,通过对魏晋以降大量的诙谐杂戏之作,如袁淑的<鸡九锡文>类作品的考述,申述其精神.进而对其历史背景、文学技巧展开论述,又在说明俳谐赋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学的现象学本体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学的本体论本质上不是一个认识论和社会学、心理学问题,而是一个现象学问题,它是首先以美的现象学本体论为基础,将审美现象的社会历史前提和物质条件全部都放进"括号"内存而不论,直接从美感中直观到的现象学本质的理论.美是"对象化了的情感",这是美的本质的现象学定义,它具有"作为自我意识的情感"、"作为情感的美感"和"作为美感的情调"三个层次.艺术则是"情感的对象化",它的最普遍、最贴近"人学"的方式就是文学和诗.诗是语言的起源,语言的本质是隐喻,语言作为"存在之家",既是"思",又是"诗".文学是最直接表达了艺术本质的一门艺术,用中国传统美学的术语来表达,文学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景语"之上以便传达的"情语".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2007年21期上发表了韩肖<<孔雀东南飞>注释商补六例>一文,在第二条解释了"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一句,认为其中的"常日"是"平日,平时;往日,以往"的意思,整句话应该翻译为:"我们平日见面稀少".首先,<孔雀东南飞>为韵文,讲求格律.其五言一句,节奏大致是:二/一/二.比如其前的"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其后的"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诸句,均是式也."相见常日稀"的停顿亦应如此:相贝/常/日稀.故"常日"不词,因而也谈不上以此为基础的词语释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西藏赋》文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赋》的韵文句式、韵文语言、韵文用典、韵文结构基本遵循了传统骈赋的写作规律,同时作为蒙古族诗人创作的赋也有不同于传统骈赋的自身特色,它延承并发展了传统的汉大赋。  相似文献   

17.
《西藏赋》的韵文句式、韵文语言、韵文用典、韵文结构基本遵循了传统骈赋的写作规律,同时作为蒙古族诗人创作的赋也有不同于传统骈赋的自身特色,它延承并发展了传统的汉大赋。  相似文献   

18.
<诗经·秦风·权舆>是一首王族宗亲慨叹今不如昔的作品,为当时秦国社会变革的一种反映,折射出奴隶主破落与"士"阶层兴起这一时代发展趋势,其产生与秦国特有的文化、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统治策略有关.  相似文献   

19.
<豳风·鸱鸮>中"我"所指对象为谁,自<毛诗>至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这也影响到对整首诗的理解.从<尚书·金滕>的创作年代来看,则排除"我"为周公之可能性;从鸱鸮为恶性鸟来看,则"我"非指鸱鸮.<豳风·鸱鸮>应是一首禽言诗,"我"实则指鸋鴂一类小鸟.后人受<毛诗>影响,误以鸱鸮为鸋鴂,以讹传讹,遂有诸种误解.  相似文献   

20.
谶纬是盛行于汉代的重要社会思潮.班氏父子皆通于谶纬之学,且<汉书>形成于谶纬鼎盛时期,因此<汉书>自然多受谶纬影响.在思想意识方面,<汉书>将"尧后火德"思想作为揭示西汉一朝兴衰的主线,此外,<汉书>颇重灾异与祥瑞.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谶纬是<汉书>神化汉代帝王、丑化王莽的重要媒介,谶纬往往被视为决定人物命运的关键因素.从叙述层面来看,<汉书>对谶纬颇有兴致,不仅记载了许多谶纬的源流,还详细描述了一些符命的具体内容和形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