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言实 《中华魂》2012,(13):59-62
本期摘登的是美国的三位学者写的评述“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文章.供研究参阅。文章是由闻言实同志提供的。这三篇文章分别是:《“占领华尔街”触及美国社会神经》、《“占领华尔街”运动是将资本主义从权贵资本家手中拯救出来的机会》、《“占领华尔街”运动是美国社会的觉醒》。  相似文献   

2.
“华尔街喝醉了。”“银行家不及格。”几年前这些话可能会出现在紫头发的全球化抗议者手里举的标牌上。现在美国总统和美联储前主席也这样说了。7月的一天,乔冶·布什以为麦克风关掉了,便对一群共和党人说,华尔街应该“清醒清醒”,彻底抛弃“那些稀奇古怪的金融工具了”。9月之前,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就曾给金融家们打了D级,并予以严厉的批评。  相似文献   

3.
书评     
20年前,迈克尔·刘易斯的成名作《说谎者的扑克牌》被公认为描写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的“教科书”,对美国商业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年后,华尔街翻天覆地的闹剧之中,刘易斯照旧洞见烛微,以个人视角重现华尔街上演的市场传奇和诡谲道德剧。  相似文献   

4.
思益 《中华魂》2012,(1):63-63
是大西洋来的飓风. 骤然间横扫美利坚? “占领华尔街”,“占领……” 无数支拳牌游行的队伍。 穿过的城镇岂止百千。  相似文献   

5.
华尔街曾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几乎聚集了世界所有的金融精英。但当一个被称为“次贷危机”的名词出现以后,繁华顷刻间变成哀鸿遍野,五大投行全军覆没.雷曼兄弟破产、贝尔斯登和美林被迫出售、高盛与摩根士丹利不得不变身,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华尔街被“血洗”以后,危机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整个世界金融业无一幸免.裁员潮滚滚而来,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  相似文献   

6.
漫步华尔街     
谁都认为华尔街是纽约市曼哈顿区的一部分,华尔街的产生是与曼哈顿分不开的。它们为什么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它们又与纽约的发展有着什么联系?我们在国内经常看到世界经济的动荡都和华尔街分不开,而设在华尔街的证券交易所又是其中的核心。我们的脑海中,这么一个对世界经济影响举足轻重的华尔街,一定是街道宽阔,高楼大厦林立,至少也是十分气派的地方。其实完全不然,它范围不大,街道不足20米宽,长不过半里路,是一个貌不惊人的普普通通的商业街,如果不是在路牌上标出“WallStreet”,我们还怕走错了地方呢?!  相似文献   

7.
一 在北京的“香格里拉大酒店”,由朋友引荐,见到了自称是到中国来旅游的美国“红娘大亨”珍妮丝·史潘塞。 说她是“红娘大亨”,并不过分。这个精明的美国中年妇女将自己的婚介公司,办在了赫赫有名的美国金融中心——纽约的华尔街。珍妮丝的服务对象也是华尔街上那些在知名的金融、证券公司工作的私人资财不菲的白领单身贵族。这次到中国旅游,就是她成功地撮合了一位35岁的美籍亚裔银行投资家和一位日本财团  相似文献   

8.
书评     
谁打造了摩根 丹·罗滕伯格(美)著王天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首度揭示出华尔街有史以来最低调的缔造者——安东尼·德雷塞尔的一生。作者罗滕伯格幸运地获得了约150封安东尼·德雷塞尔的亲笔信和电报,并以此还原这位华尔街的“奠基人”。如同发掘了一座西周大墓,而墓主人又不为当时的史家重视,要想“复活”这个人,显然困难重重。作者不...  相似文献   

9.
浩富 《华人时刊》2007,(11):8-13
“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句从美国硅谷到华尔街的流行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太谷老街     
郭兆炜  崔涛 《社区》2008,(10):48-51
这里曾被美国记者罗比·尤恩森称为“中国的华尔街”; 这里是中华民国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的故乡; 这里曾是山西最富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罗伯特·鲁宾离开华尔街,成为比尔·克林顿的主要的经济政策顾问。本文是他的新著《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从华尔街到华盛顿的艰难选择》(In an Uncertain World: ToughChoices from Wall Street to Washington)的两篇摘要的第一篇,他回忆了后来以“鲁宾经济学”著称的学说的诞生内幕以及作为财政部长慎言慎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上市传播初战告捷 2007年年末.随着次贷危机的大面积爆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风骤雪”迅速席卷华尔街。美联储接连降息,全球各大投资银行纷纷宣布巨额亏损,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委身”美银、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都让这个“冬天”格外寒冷。  相似文献   

13.
吴晓芳 《21世纪》2012,(1):44-54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北美时间2011年5月4日上午,华尔街11号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早早地在大楼外墙挂出了蓝白色的旗帜和横幅,那上面的“人人网”中英文标志显得格外鲜明。9点30分,人人网上涨28.64%。按照首曰收盘价计算,人人网的市值超过70亿美元,蹿升为仅次于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新浪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相似文献   

14.
对有国际背景的PE来说,存在着极佳的机会:创造和发现新的投资机会,并为投资者牵线搭桥。如果拥有华尔街和中国的经验,可以成为西方及中国企业的“避雷针”。  相似文献   

15.
他们是重要人物,事业兴旺,商人气派十足。当他们与来自阿肯色州的年轻州长进行工作会晤时,他们嘲弄“阶级斗争政治”。 这是1991年6月在“21”俱乐部一个私人房间内举行的一次牛排宴会,华尔街的民主党高级主管们聚集在一张圆桌旁,在一个组织者所称的“优雅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金融危机从表象来看,是从“所有权社会”的“美国梦”开始的,从而引起了次贷危机,引爆了华尔街的金融风暴;但究其深层原因,却是由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过渡投机、欺诈与贪婪,致使整个世界经济都被拖入到这场危机之中,有可能发酵而成为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7.
路雅  陈威华 《今日南国》2008,(20):68-69
美国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如同海啸一般,迅速波及五湖四海。不管是同属发达国家的英国、日本,还是经济尚未开放的非洲,或者新兴崛起的“金砖国家”,都感受到金融海啸的震撼。  相似文献   

18.
麦尔维尔的《书记员巴特比》是一篇具有深刻现代生态内涵的小说.小说背景华尔街高楼林立,办公环境封闭压抑,工作单调沉闷,呈现出一幅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失衡的现代荒原图景.在华尔街现实之墙及其建造的精神之墙中,巴特比成为一个精神生态失衡的“迷途羔羊”.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中,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必须守护好人类的精神家因.  相似文献   

19.
张响涛 《中华魂》2014,(23):62-64
国际垄断资本最为有益,所以他们首先在本国推行,其结果是使美国上层1%的人每年拿走四分之一的国民收入,形成了一个塔尖形的经济现象,1%的人控制了40%的财富。德国学者托马斯舒尔茨在《1%大国》一文中说:“400个最富的美国人占有的财富超过1.5亿底层美国人占有的财富的总额。”由于强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使美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据官方统计,美国的贫困人口在2010年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618万,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1个人处于贫困之中,因而引发了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他们高举“我们是99%”的标语,抗议华尔街金融寡头无止境的贪婪。有不少国家因追随英美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而吃尽了苦头。  相似文献   

20.
《金陵瞭望》2005,(16):26-30
思想、知识、技能、人才和创造力,是当代经济的真正财富来源。“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成了今天的美国从硅谷到华尔街的流行语,日本人也喊出“独创力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口号,韩国人则打出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标语。其结果是,提出了“创意是产业之魂,产业是创意之根”的重要命题,并将发展创意产业提到政府决策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