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沛文 《学术论坛》2012,35(5):63-67,88
网络以及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性质和特点,使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面临新的挑战。为了迎接这种挑战,我们应该折中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两种范式,并考虑法律的本质及一国之特殊国情,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权力进行适度的扩张与限制,以实现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功能。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扩张与限制的设计基本完善,但仍有不足。建议在立法层面上、修正内容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限制及其利益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晓青 《社会科学》2006,(11):96-103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著作权保护在网络空间得到了延伸。对网络空间著作权保护,存在着市场模式与接近模式的不同认识。网络空间在延伸著作权人的保护空间的同时也大大扩充了作品使用者利用作品的方式和途径,因而也需要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给予适当限制。  相似文献   

3.
试论多重著作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重著作权是多个著作权相互依附的一种关系,随着不同著作权冲突的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作者从多重著作权的实质,冲突的表现和矛盾的解决方面对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使得著作权保护得以扩张.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存在两种范式:市场范式和接近范式,基于该两种范式的不同认识,存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模式.而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目的仍然是著作权人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基于该利益平衡的需要,对网络著作权需要给予适当限制.  相似文献   

5.
从法理和制度两个角度入手,研讨著作权限制的立法完善,对著作权法的发展不无裨益。著作权的限制是其社会功能所要求的合理成分,也是其目标价值的有机组成。著作权限制可以划分为合理使用、非自愿许可和权利穷竭三大类。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著作权限制的立法亦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6.
著作权限制可以理解为著作权人享有之专有权利的例外。著作权限制具有充分的正当性:从法理学视野看,它是基于公平正义和权利义务一致的考虑;从著作权法价值构造视野看,是基于实现著作权立法宗旨的考虑;从经济学视野看,则是基于交易成本与市场失败的考虑。从著作权制度的价值构造看,在著作权法中存在权利保护和权利限制的内在协调机制。著作权限制是实现著作权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平衡的基本制度安排,成为均衡著作权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砝码。  相似文献   

7.
网络传播与网络著作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作权法自产生之始便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并适应其挑战不断调整。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推动着著作权制度的变革,依托网络作品,新型的著作权—"网络著作权"产生。网络著作权的权利体系包括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8.
罪犯权利因实现刑法目的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和罪犯人身自由被剥夺而受到法律的限制。但是,罪犯是人,又具有公民资格,所以其所享有的权利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根据目前我国对罪犯权利保护的现状,还需要通过培养公民的人权意识,不断完善立法、司法保护,推进监狱改革,大力发展经济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对罪犯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从权利限制看平行进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成耿 《学术界》2003,(4):195-199
所谓平行进口 ,是指未经国 (境 )内知识产权人授权 ,将该知识产权人或其被许可人在国 (境 )外投放市场的产品向国 (境 )内进口 ,而该产品在国 (境 )内享有知识产权。权利用尽理论在解决平行进口这一政策性问题上 ,陷入了困境 ,因此权利限制原则应当取代权利用尽理论 ,成为支持平行进口合法与否的理论基础。在权利限制原则的框架中 ,根据不同的政策考虑 ,平行进口有三种不同的立法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法学领域,所有的权利都有限制,因此商标权也必然有一定的限制.我国<商标法>没有对商标权利限剜的规定,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与法律发展趋势相悖.我国商标权利限制立法应采取概括和列举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在合理使用、权利用尽后的限制、驰名商标等方面的应予限制的情形,并对可能性预见和难完全预见的情形采用相应立法方式.  相似文献   

11.
网络作品著作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艳 《中州学刊》2002,(2):191-193
网络的发展对传统的著作权制度提出了挑战。数字化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法保护之列 ?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权利主体该怎样认定 ?网络著作权的权能包括哪些 ?加强研究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著作权权利结构重构——以物权法第39条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延超 《学术研究》2007,2(6):80-87
在传统著作权理论指导下,著作权由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共同组成。然而这一结构设计既违反民事权利的划分原则,同时又与科技、经贸发展不相协调。基于著作权与所有权作为支配权的共性,可依据物权法第39条所确定的所有权权利结构模型,重新构建著作权权利结构,将著作权诸多权能分别归属于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重构后的著作权结构较原有结构更为科学,但应注意它与所有权结构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互联网络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使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面临巨大挑战。何为网络作品著作权侵权,如何保护我国网络作品著作权,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我国网络作品著作权侵权的几种情况,提出了保护我国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于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得到快速发展,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和内容也不断扩大和深化.随着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经济成为一个利益巨大的经济部门,传统的著作权人希望将其对传统作品的权利自然延伸到网络世界,网络的既得利益者则希望网络层面的权益能得到传统著作权的扩大保护.  相似文献   

15.
网络同时转播与狭义网络广播既不同于"信息网络传播权"所控制的行为,又实际超出了传统"广播权"所能涵盖的行为,由此往往会导致司法认定上的困惑,同时也将损害权利人的经济利益.如果人们能够创设一项新的权利用以控制向远端传播作品的行为,从而帮助著作权人限制其作品在网络上的传播,同时扩张原有权利的范围使应当控制网络广播的邻接权人也能够有效控制网络广播.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著作权的刑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探讨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问题的论文及专著不断涌现,论者们大都从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的角度研究保护的问题,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侵权行为的严重性和行为的恶劣性已经不是民事法律、行政法律所能解决的,网络著作权在需由民法、行政法、经济法调整的同时,将日益需求刑法的调整。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犯罪对象、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及犯罪主体均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现行刑事行立法的规制已明显不足,建议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对刑法侵犯著作权罪加以修订或进行有权解释,加大对网络著作权的刑法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7.
网络作品传播面临易受侵害的风险:新型侵权行为方式不断出现,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帮助加剧了侵权行为的危害后果,非营利型侵权案件频频发生,网络传播侵权后果的认定更加复杂、困难。刑法介入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正当性在于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多发性及其社会危害的严重性。我国刑事立法应当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在犯罪行为中新增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将危害严重的帮助行为单独论罪;应当考虑网络著作权犯罪司法认定的特殊性,在保留"以营利为目的"的构成要件的同时,以"侵权作品的数量"辅以"权利人的经济损失"作为该罪的定罪标准。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互联网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传播方式。由于互联网发展速度太快,对于此种新兴事物的法律保护捉襟见肘。在网络立法尚不成熟的今天,许多网站往往只能通过加密、防火墙、入网控制、访问控制等安全技术手段来加强对自身网络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但采用技术手段在给用户带来不便的同时,其本身也并非坚不可摧。网络环境下如何保护著作权便愈显迫切。鉴于此,只有不断地完善网络立法,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网络作品的著作权,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立足于我国网络著作权立法滞后的现状,以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为根据,对有关网络著  相似文献   

19.
刑事被追诉人在诉讼三角关系中是权利均衡行使的重要因素,保护其合法权利,可有效限制公权力恣意,实现法律公平、正义价值。美国立法对限制公权力,保护刑事被追诉人权利具有优秀经验,不仅将其规定于刑事法律中,更上升至宪法高度。我国法治建设对刑事被追诉人权利保护虽作出系列改革,但仍存在如公、检、法三机关办案均以保障社会安全、惩治犯罪为目的等问题,公权力具有扩张可能。因此,文章认为借鉴美国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对刑事被追诉人权利保护,尤其是在隐私权、禁止残酷刑、尊重人格与迅速审判权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此有效限制公权力恣意,推进我国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20.
著作权人对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仅与作者的创作以及作品的表现形式有关,而与作品是否出现在媒介上、出现在何种媒介上无关。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作为一项既展示著作权的私权利性质,又展示著作权客体的公共性的制度,对于网络作品与纸质媒体上作品的保护形式不一致,显然不符合著作权保护立法的初衷,也难以在理论上自圆其说。报刊转载法定许可制度在实现权利人报酬方面的效果不佳并不是制度本身有缺陷所致,而是配套机制孱弱导致制度未被切实执行的结果。强化执法环境与条件、完善配套制度,是任何一种著作权许可制度得到贯彻的必要条件。应当通过具体措施完善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如赋予网络转载、摘编主体著作权法定许可权,加快互联网转载付酬机制建设,利用大数据优势加强互联网监管,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