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方志《山海经》 ,历来被视为华夏奇书之一 ,主要是由于在《山海经》中收集了许多当时少数民族的名物典故 ,其中一些是根据少数民族语言的读音直接用汉字记录下来的音译文字 ,但是后人却误认为是汉语汉字 ,辗转注疏诠释 ,造成以讹传讹 ,使其难以解读。语言学家根据汉藏语言的谱系关系推断曾经有原始汉藏人群的存在 ,笔者由此认为 ,必须通过今天的汉藏语系几个主要民族的有关语言的对比研究 ,才有可能演绎出那些在原始汉藏人群的分化过程中失传了的、或被后人讹传误解了的原始时代名物典故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2.
从目前所能见到的明、清时代绘画与流传的16种版本的<山海经图>入手,试图修复"山海经图"的传承之链,追溯山海图的原始风貌;并探讨山海经图在国内与近邻日本国的流传与变异.  相似文献   

3.
延维 (委蛇 )、烛龙 ,是被称为上古三大奇书之一的《山海经》中所载述的两种神物 ,本文通过《山海经》中的记载以及文字学、民俗学、史学诸方面引据论证 ,阐明延维 (委蛇 )、烛龙乃是源出于壮族先民的远古图腾  相似文献   

4.
<山海经>中保存着上古东夷地区大量珍贵史料,学界缘于对<山海经>神怪"谬悠难信"的认识,未能对相关史料寄寓的东夷上古史迹予以充分的重视.将<山海经>所记东夷地区原始宗教中鸟崇拜史料与文献、考古和民族志资料进行多重互证,揭示了<山海经>相关史料编撰的古老渊源.  相似文献   

5.
考察《山海经》、《穆天子传》及汉代文献中的西王母神话,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其中西王母的神相经历了由《山海经》中头戴面具祭厉鬼的司祭者,至《穆天子传》中能歌善舞的部族首领,再至秦汉以后典籍中美丽女神的演变过程。除了神话演进本身的因素外,这主要是由于对西王母原初神相的误解所导致的。故弄清西王母神相,对于正确判断其族属,进而探索这一经典神话的传播路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揭示《山海经》中西王母神相之原貌入手,就上述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在成书较早的汉文古籍《山海经》中,巫医文化时常被学者们提及。而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彝族,同样有着深厚的巫医文化。在彝族祭祖仪式中念诵的祭祀典籍《作祭献药供牲经》正是反应这种特殊的巫医文化一部书籍。折射出远古先民从巫术到医术的探索足迹。本文试从文献性质、巫医记载、不死药母题等方面对彝族《作祭献药供牲经》和《山海经》中的巫医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山海经>塑造人、兽、神三者意象的混同以及文本有关"天梯"的记载,已自证其与原始思维的亲缘关系.其想象的神祗形貌为:异类整合与畸形成体,构设神柢配饰;操蛇或饰蛇,渲染神祗活动;声音、色彩和光线的综合视听等,再现出原始造神的内涵,并影响到后来的人为宗教造神运动.  相似文献   

8.
<正> 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许多民族的泛称,上古社会的原始民族、部落群体是他们共同的祖先。而苗族神话与流传在中原地区的华夏神话有着同宗共祖的关系,又有不同的特点。苗族由于无文字,神话靠口耳相传。华夏神话的流传,到了阶级社会有了文字记载,才在西周以后的古籍如《山海经》、《楚辞》、《淮南子》中保留下来。两者的流传方式不同,结论却是一  相似文献   

9.
王治国  张若楠 《西藏研究》2023,(5):134-140+163
漫画版《格萨尔》以语图互文和图文阐释的艺术形式讲述英雄格萨尔故事,旨在为中外读者呈现活态史诗精髓。漫画翻译不仅关涉文字转换与插图移植,而且关乎可读和可见两种模态间的图文互释与语义互补。漫画翻译的难点在于如何越过因文字和图像之间由于缺乏同质性或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阅读障碍。漫画翻译的多模态阐释对新时期翻译研究的视界拓展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的重要古籍,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书中记载了很多精灵古怪的异兽,充满了神奇荒诞的想象力,成为中国古代许多神话的灵感和母题.本文对其中的部分异兽形象进行了列析和研究,为《山海经》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族群认同的血缘性重建--以海村京族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949年以来海村京族人族群意识的变化进行了考察。认为,客观文化特征的不断消退,族际交流与族群互动的日益频繁,族群认同上功利性取向的不断增加以及“法定”的民族属性对京族认同的冲击,使海村京族人的族群认同面临表述上的危机。为了应对这种危机,海村京族人不得不重新利用血缘关系的不可替代性来重新构建其族群认同,并以此为基础复兴京族传统文化,强化族群成员的族群意识。  相似文献   

12.
海村是中越边境线附近的一个京族村落,当地人世代以捕鱼为生。哈节是海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哈节仪式则是当地人建构其族群认同的主要方式和途径。1949年以来,随着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生活的渗透,海村哈节仪式的程序、内容和当地人之于哈节的期待,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了乾隆朝名将海兰察一生的军事活动,并就相关问题,特别是索伦部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的贡献提出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国穆斯林少数民族以阿拉伯 -波斯字母拼写自己语言的现象 ,有其形成的过程。以唐元以后入华西域人后裔为主体形成的回回民族中 ,有相当部分其祖先的母语为波斯语。波斯文为蒙元帝国的官方文字之一 ,时称回回字。元、明、清三朝均设有官办教授波斯语的专门机构 ;而随着同汉族的多方接触 ,汉语逐渐成为以回族为主的甘宁青一带穆斯林少数民族的交际语 ;同时在伊斯兰文化背景的影响下 ,回族学者创造了用阿拉伯 -波斯字母来拼写自己的新母语———汉语的方法 ,主要用作解经 ,兼用于日常 ,形成了现在称为“小经”的文字。而其他一些操突厥语的西北民族 ,如维吾尔、哈萨克等族 ,在伊斯兰化的过程中仍然保存了自己的母语 ;受其影响的穆斯林民族如东乡族 ,则在保存自己母语的同时 ,在回族“小经”的影响下 ,创造出东乡“小经”。  相似文献   

15.
汉译佛经曾对中印文化交流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此论题近年深受国内外学人关注,研究工作日趋活跃。本文评述的《杂宝藏经》,汉泽者之一昙曜为北魏高僧,以主持开凿云冈石窟而名传后世。本经于公元4世纪在西北边陲问世后,所集印度故事纷纷流向民间,蜕化为著名的中国民间故事,如老人智解国难、公主自主择偶、呆女婿学话、乌鸦智胜强敌等,由此构成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相似文献   

16.
语言经济学是语言学和经济学交叉发展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本研究采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模式分析了“越南语热”在广西东兴京族地区流行的原因,反思了社会中存在的“英语热”现象,以期对当前外语教育规划中语种不均衡问题的解决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京族聚集地具备优良的旅游资源,金滩景区已有10多年的旅游开发历史,但旅游开发一直处于较低的层面上进行。了解中国京族聚集地旅游业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加强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对发展京族民族经济,增进民族和谐和促进对越南的友好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五代曹氏归义军祖孙三世与回鹘联姻,在曹氏归义军时期所营建的敦煌洞窟中出现了大量穿回鹘服饰的天公主供养画像。这些回鹘天公主供养像给我们留下了研究唐五代时期回鹘贵族妇女服饰的珍贵资料,而回汉混合装也成了敦煌五代时期上层贵族妇女的时尚服饰。  相似文献   

19.
钟敬文与中山大学民俗学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2 7年始 ,钟敬文与顾颉刚等一批早期民俗学者在中山大学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俗学会。他们大量印行书刊 ,进行民俗调查 ,设立风俗博物馆 ,开设民俗学传习班 ,广造声势 ,使民俗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确立。本文力求通过对钟敬文当时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复述 ,重现一个执着于民俗学事业的青年学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哈亭是我国京族富有神圣色彩的民族建筑.本文将从名称由来、历史变迁、外观及布局、管理组织及禁忌等几个方面对哈亭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