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音节的音乐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音节具有音乐美。这是由汉语语音特点决定的。汉语语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音乐性。所谓音乐性,就是汉语语音具有与音乐艺术相似的艺术特点。这种艺术特点,就是音乐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旋律和节奏。音的高低升降不同变化形成了旋律,音的轻重强  相似文献   

2.
<正> 谈到节奏,人们总是很容易联想到音乐、舞蹈或戏剧,其实一切艺术都讲节奏。绘画也是如此,不懂节奏就是艺术上的瞎子。在宇宙中到处都孕育着节奏韵律美。从宏观上讲大气的运动、空间的旷远、山脉的起伏、河流的波动等;从微观上看树木的穿插、道路的纵横、小溪的弯曲、顽石的聚散,无一不包含着动人的节奏美。这些大自然中动人的节奏美使我们的祖先独具慧眼创造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历代人们评价一幅画的优劣除其它因素外总以画面的节奏处理妥否来  相似文献   

3.
电影与音乐同属艺术范畴,二者的特性有着通融之处。音乐是时间艺术,因此具有运动性能,电影是时空艺术,因而,也是运动的艺术形态。节奏与速度在电影与音乐中皆有精湛的体现。结构是构成艺术作品的框架和内容,电影与音乐作品的结构都是由主题及主题变奏等完成的,二者的创作模式也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4.
何谓“节奏”?《辞源》说:“音乐的高下缓急。”其它辞书也大致类此。至少在中国,节奏一词源出于音乐,其它地方的运用则是它的引申。本来意义上的节奏具有什么特征呢?首先所有的“高下缓急”必须是“音乐”的。——这是我们对节奏“艺术”品质的规定。其次,这些高、下、缓、急其实就是不同乐音的彼此相对和联系。——这是我们下面的抽象和展开的基本出发点。再其次,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实现的,它的高下缓急的节奏表现便带上了浓烈的时间性。本义的被引申一般通过抽象的手段,节奏一旦被引申被抽象,我们便可作如下的表述:节奏表达的是整个事件过程中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事物中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秩  相似文献   

5.
中国最古老的音乐艺术起源于人类劳动活动过程中有节奏的敲击动作。由于敲击乐器更有利于表现节奏,节奏艺术的成熟也就必然先于旋律。所以,先秦时期的音乐是以节奏为主要因素的音乐形式。音乐等级化的制定,产生了我国最早的乐队编制,并初步向专业化迈进。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音乐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  相似文献   

6.
印度音乐与舞蹈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印度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印度艺术同宗教千丝万缕的联系、印度艺术与原始思维的密切联系等等特点都在音乐和舞蹈中体现出来。总体上看,印度音乐的美学特点体现在多样化的统一、象征性、大众化与实用性、独特的调式、旋律与节奏等方面,而印度舞蹈的美学特点则体现在宗教的象征性与叙事性上。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更是人类哲学文化的一部分。音乐是最贴近人的情感的艺术,而哲学是人类情感的普遍化和符号化。在这个意义上,音乐与哲学在最根本的立场上是一致的。从中西不同时代哲人对音乐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在人类思维的起点,哲学和音乐是同一的,二者都基于自然和人类生命律动的节奏。这不仅是音乐的审美本质之所在,而且导致了哲学具有音乐精神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绘画讲究线条、色彩的节奏,舞蹈讲究形体、动作的节奏,建筑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奏,戏剧与电影讲究场景变换、剪接连缀的节奏。可以说各种艺术门类都离不开节奏。 所谓节奏,就是“一件艺术品中所包含的各种不同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像静静的河水一样,拥有着独特的流畅和华美,流人我们每个人的心田。它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和旋律,而掌握音乐节奏和旋律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进行听力的训练。大凡成功的音乐家,无不具备超凡的听音能力。李·斯特,对所有的曲子过耳不忘;阿炳,更是靠听力进行创作和演奏的。因此,听力训练对青少年的音乐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的重要区别是更加关注小说形式的探索。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手法成为现代小说形式实验的重要手段。音乐作为与文学相邻的艺术形式,给小说与音乐的联姻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现代小说主要通过借鉴音乐节奏、音乐曲式和音乐旋律来实现小说文本的音乐性,具体地说,音乐节奏体现在小说语言的声音层面,音乐曲式体现在小说的结构安排上,音乐旋律则主要体现在小说的意境营造上。现代小说的音乐性是小说文体形式的一次重要变革,它扭转了长期以来小说作为散文体仅注重文学语言的语义层面而轻视语音层面的创作实践,丰富了小说语言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节奏是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它是舞蹈动作区别于自然状态的生活动作的主要标志,不同内涵、不同感情色彩的舞蹈作品往往由不同的节奏形式组成。而今,现代舞已经形成了极为复杂而丰富的节奏体系。节奏语言的丰富与变化,必然促使现代舞的表现领域和空间不断扩大,这包括现代舞在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如现代舞机遇法和击打法的出现,改变了音乐节奏在现代舞中的常规运用方法,推动了现代派舞蹈形式方面的发展。笔者通过分析音乐节奏与现代舞的关系,进一步论述了音乐节奏在现代舞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传统吟诵与音乐的演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吟诵是按照一定韵律和节奏诵读古典诗文的传统方式。2009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华吟诵周”活动中,出现了风格不同的四种吟诵模式。这四种吟诵模式大致可分为传统吟诵模式和与音乐演唱非常接近的吟诵模式.表现出传统吟诵与音乐演唱复杂的关系。从相同方面看,传统吟诵与音乐演唱都属于演唱艺术范畴,内容与形式都达到高度的统一。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传统吟诵与音乐演唱实际上是同源异流+从艺术表现手段和临场演唱技术上差别极大.在学习、传授方式上也迥然不同。认识到传统吟诵与音乐演唱的关系,对我们了解吟诵之学的现状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节奏,原本是音乐术语,声音的轻重缓急形成了节奏。但节奏并非音乐所独有,万物都是按节奏运动的。在体育运动中,它也占有重要的席位。体育运动中哪个项目的动作能无节奏进行呢?百米赛跑,器械出手前的投掷步,跳高、跳远的助跑,篮球的行进间上篮,排球的短平快……节奏是何等鲜明!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然而对音乐旋律和节奏的感觉全人类都是相通的,汉语四音具有音乐的旋律感和节奏感,利用音乐的旋律艺术进行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便复杂的语音问题音乐化:唱四声,唱变调,唱轻声。  相似文献   

15.
音乐的内容是情感,旋律、和声、节奏等是音乐作品具体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品的情感是附着在旋律、和声、节奏上来实现的.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音乐的审美与鉴赏也是通过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达到的.要提高音乐的审美及音乐艺术素质就应先了解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基本形式.目前的素质化音乐教育模式只注重音乐的内容,而对音乐作品的具体形式重视不够,致使素质化音乐教育举步不前.若同等重视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素质化音乐教育必将大有起色.  相似文献   

16.
英文歌曲旋律对英语语音有效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曲是音乐艺术与语言艺术的有机结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将英文歌曲融入课堂教学,因为音乐节奏能对英语学习中单词重读音节和句子的重读位置进行控制,音乐旋律的延长可加强英语音节中元音、辅音的控制,音乐情绪有助于英语音节中辅音发音收缩性的控制。这些都能有效地规范语音学习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节奏、韵、平仄等韵律要素构成的诗学效果,中西文艺理论通常称为"音乐性".但细考发现,节奏是一种早于音乐、诗歌的自然或生命属性,音乐进一步改造成更鲜明、精确的"音乐节奏";语言则通过语音组合构成不完全"等时"的"语言节奏"或诗歌节奏,它与"音乐节奏"并不等同.韵、平仄则原本就是语言的属性,也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尤其是诗歌的特性:不同国家诗韵的差异只与该国语言有关,而与该国音乐的差异无关.这一性质认定意味着,"废韵律"失去的不是"音乐性",而是"诗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着眼于非洲音乐的艺术魅力,意在挖掘艺术魅力背后的深层含义。从非洲音乐独特的节奏类型、独具风格的歌曲以及黑人舞蹈,进一步探索和解读非洲音乐的人类生命尊严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艺术形式中的秩序感就是艺术作品能够给人类视觉和心理上的平衡感。秩序感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平衡与方向,“格式塔”是艺术形式秩序感的核心内容。艺术中秩序化了的元素组构,使人的视觉会产生主次、虚实、大小、节奏、韵律等视觉美感。艺术形式有序化的组合无论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放射与回旋,都是艺术审美的尺度。  相似文献   

20.
人类早期的艺术大致可分为两种“集合体”:其一是以声音、节奏为主体的音乐、歌诗和舞蹈艺术;其二是以造型、色彩为主体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人类早期有过音乐、歌诗、舞蹈同源的“三位一体”的时代,三者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而音乐则为其母体。例如舞蹈,即使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