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要]在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中,电视剧是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指标。因地缘关系、文化接近性等原因,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的传播一度受到追捧,但因越南全球化发展、文化折扣、日韩美剧的竞争以及政治原因,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的传播也遭遇一定的瓶颈。通过多月的集中田野调查与驻地体验,对越南不同类别群体、组织进行走访和资料收集,将越南民众对中国电视剧的文化接受和消费进行阶段划分、特点分析、状态描述及根源剖析,并在国家“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出未来进一步以电视为媒介做好跨文化传播的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中国电视剧的主旋律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文化的日趋多元性,中国主旋律电视剧无论是聚焦于战争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还是叙述与国家政治领域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都力图开创一个既追求革命理想信仰又具有丰富人性内涵的新英雄主义时代,并最终形成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相统一的中国式主流电视剧。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视剧承担着传播文化,传达国家意志的作用,在国家的软实力建设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中国电视剧应以传播国家意志以及文化娱乐方式提高国家影响力,从而让世界观众在审美愉悦和情绪感染中领略到中国崭新形象与精神风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之相关策略包括对内增强文化自主创新能力,用优秀的电视剧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对外制定适当贸易保护政策,开展多方位海外推广营销策略等.  相似文献   

4.
2010年处于建国6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建党90周年之间,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题材电视剧成为了年度创作热点,现实题材创作日趋主流,在制作上国产剧"亿元时代"已经到来,处于"结构调整"历程中的中国电视剧产业,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都是空前的,其深化发展则可谓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家庭题材电视剧具有选题日常化和世俗化、弘扬中国正统伦理思想、展示私人生活等文化特点,有着中国式家庭婚姻编年史、平民视角的审美观照、传统伦理婚姻观的理性回归等文化内涵。要增强中国电视剧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重视其文化格调、增加其文化内涵;同时,要注意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注重影视剧创作优秀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视剧批评正处于建构批评史和尝试探寻批评思想的复合趋向之中。目前的研究在厘清电视剧批评历史脉络、批评方法等方面有切实的推进,然而一方面电视剧批评史梳理存在简单粗略和历史感薄弱的问题,未能呈现出血肉丰满的中国电视剧批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与电视剧批评中的受众向度被长期忽视相伴,当下网络大众电视剧批评的研究较为欠缺。在批评史和批评方法、标准的相关研究中,对批评话语的剖析亟需推进。此种情形下,只有沿循批评思想研究和观念研究的双重路径,在丰富的批评文本基础之上实现兼顾历史、社会宏大视野和批评者精神轨迹的研究朝向,才能将中国电视剧批评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当下军事题材的电视剧受到国家和地方电视台的热播,得到亿万观众的欢迎,出现了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界定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概念,审视它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探讨其热播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上述三个角度,作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随着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继电视纪录片之后,出现了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传统民族文化内涵的反映茶文化的电视剧,丰富了茶文化在电视荧屏上的内容。通过对茶文化电视剧的分析,了解该类电视剧反映与传播茶文化的成败得失,有助于提升该类电视剧的质量,改善电视剧传播茶文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电视艺术领域的平民化世俗化趋势,把中国电视剧创作带入了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轨道。但与此同时,一味追求零距离地还原生活,又导致平庸琐碎的生活剧泛滥和艺术性在电视剧创作中的缺失。本文以李少红的电视剧作品为参照,认为在电视节目走向分众化的时代里,电视剧的表现方式也应该打破既定的创作规范,向多元化和艺术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依托苏州丰厚的城市文化资源,苏州电视剧文化景观逐步展现,如苏州制作的电视剧作品影响深远,苏州电视剧编剧队伍正在成长,主流传媒积极推动电视剧文化发展,民营电视剧制作公司迅速成长,电视剧拍摄地全国知名。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内容制作缺乏城市个性,古代题材多于现代题材,剧作队伍有断档风险与结构失衡的缺憾,电视剧产业主体零散、产业意识薄弱、产业型态陈旧。鉴于此,应从内容创造、品牌创新、平台建构、人才支持四方面入手构建苏州特色电视剧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中国电视剧经历了一个由诞生到发展、繁荣的艰难历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20多年可分为初创期、停滞期、复苏期和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可分为成熟期和繁荣期。从中可以见出其受社会外部影响和内部规律制约的情形,有助于推动中国电视剧艺术的进一步繁荣。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电视剧很受观众欢迎,在收视市场上其收视份额和收视率都独占鳌头,也给许多电视台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致这些电视台形成了“电视剧不败”的神话。然而,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电视剧收视数据的比较,并对其收视市场的现状与走向进行了分析,认为电视剧虽然总体还处于“收视盛世”,但它们的“收视危机”已经来临,电视剧的收视市场已经饱和,市场空间正在被压缩,收视份额和收视率的下降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论电视剧《茶马古道》阐释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视剧《茶马古道》中,“茶马古道”不仅给人物提供了一个活动背景和舞台,而且自身也成为一个“角色”,构成一种民族历史、民族传统、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它除了原本意义上的滇、藏两地茶马互市的经济交通要道,更多的是作为向人们展示电视剧蕴涵的民俗学价值、生命学价值、社会学价值和宗教学价值的文化长廊。  相似文献   

14.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在宏观的文化传媒领域与微观的电视剧行业中不断放松规制,激活市场机制,激励市场机制导入与广泛渗透电视剧行业,不断在电视剧行业发展中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中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既然《成吉思汗》一部电视剧就可以对多种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那么就可以说影视剧开发形式是文化资源开发的一种可行而有效的开发方式。特别是针对两种文化资源,一是意识形态文化资源,因为意识形态文化资源属于隐性文化资源,隐性文化开发方式很有限,必须附着于合适的语言、文字或影像;二是历史文化资源,因为宏大的历史场景可以借影视屏幕真实再现,并借助影视屏幕广泛传播、迅速传播,形成社会效益。以此为基础,其他开发方式就可以紧跟其后进行产业链开发了。  相似文献   

16.
当代电视剧主要通过反映城市的自然以及人文景观、拍摄城市主题的电视剧、建设影视基地、举办影视节庆活动等进行城市形象传播,从而彰显城市的地域特色,承载城市文化内涵、扩大城市形象的知名度,增强城市文化的竞争能力,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在电视剧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中需注意现实城市与电视剧中城市的差别;城市景观的过度描摹与城市精神的缺失;城市形象共性的泛滥以及个性的丧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产业的政治经济结构经历了历史性的转型。随着扶持国产电视剧政策环境的形成和资金来源与生产方式的变革,该产业的发行与播出体制以及受众市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宣传部门的意识形态导向、不断调节的政府监控体制、资本的利润诉求、电视剧制作与播出者的能动性以及转型社会中活跃的电视观众,共同创造了一种动态的、高度复杂与多面向的电视大众文化,使电视剧成了当下中国最活跃的媒体产业形态与意义生产场域。从《渴望》到《蜗居》,电视剧市场积极参与了中国社会阶级与阶层关系重构和意识形态整合,并呈现出日趋明显的中产阶级文化优先取向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偏颇。在此语境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色与基础、电视剧中的人民大众立场到底属于什么等问题已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蒙古族题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些具有史诗品格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它们或以真人来叙事,如《青年乌兰夫》,或以真事来述人,如《草原春来早》、《我的鄂尔多斯》,充分展现蒙古族人民团结统一、独立自强的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它们是中国红色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蒙古族题材电视剧充分发挥电视剧的涵化作用,强化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力求满足受众的心理来传播红色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陆焕平 《中华魂》2011,(2):72-72
(一)革命家庭育凤凰 饭吃百家行万里,跟随父母历千难。 耳濡目染明憎爱,奋斗要同人地天!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几年涌现出的后宫剧,对电视剧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一种收视类型,影响观众收视习惯和心理;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其创作、营销具有自身特性。从中国后宫剧现状、创作特点、营销方式等方面出发,剖析后宫剧对大众文化消费的影响,进而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