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马克思的哲学思路里暗含着多重逻辑矛盾,它也意味着马克思自己的哲学逻辑深层次中面临着多重难题。这些难题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消除唯心主义,发扬辩证法能动性;消除自然唯物主义机械性,坚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批判资本主义,使共产主义成为科学。马克思的《神圣家族》对旧的社会历史观进行了批判,但是,只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的新视界的出现,才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马克思自身理论逻辑中的三大难题。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蕴含着实践、资本与价值的三重逻辑,既彰显了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深刻变革,也对理解"逆全球化"的本质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具有重要启示作用.马克思克服了黑格尔历史哲学体系的抽象性,以实践维度指明了人类社会历史的一体化趋势,揭示了"逆全球化"的非历史性;通过探析资本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辩证作用,彰显了世界历史观的资本逻辑;最后论证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趋势,揭示了"逆全球化"思潮背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导向,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顺应世界历史走向,契合人类解放哲学主题,彰显了世界历史观的价值逻辑.  相似文献   

3.
实践在什么意义上可以成为本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鹏 《东岳论丛》2005,26(2):29-33
实践既是马克思哲学的逻辑旨归 ,也是马克思哲学的逻辑起点 ;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中 ,世界是人的世界 ,即人的活动创造的、包含自然、思维于自身的社会历史 ;作为社会历史本源的实践与绝对不变的惟一无涉 ,而与生成变化不可分割。在上述逻辑意义、社会历史意义和生成意义上 ,实践可以成为本体。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人的类本质为逻辑起点,以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提出的异化劳动问题为思考重心。《手稿》展开的过程是马克思反思、批判、调整他承于费尔巴哈的类本质这一逻辑起点的过程,逻辑起点因此又成为他批判的对象。异化劳动等政治经济学问题没有在既有政治经济学中获得根据,因此成为空设。马克思通过人的类本质在异化劳动等问题上的深度接触,实现着由抽象类本质向社会实践关系,由思辨一般性向历史的现实具体的提升。异化劳动等政治经济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被深入思考与求解,从而获得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社科信息     
《大庆社会科学》2014,(1):159-160
正马克思的资本批判逻辑及启示常江、杨莱撰文指出,《资本论》及其手搞不仅具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性质,而且葆有社会历史批判的实践品格。《资本论》以双重批判的整体视野集中体现了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发展和现代人自我解放的思想逻辑。马克思对"资本"本质的批判逻辑是通过"哲学—经济学"研究的不断视阈融合实现的。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通过古典经济学的批判性研究,形成了对"资本"本质的自我理解:资本是一种"积蓄的劳动"或"对他人劳动产品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意义和规律必须被作为一个综合问题来研究,这既是西方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在这一问题上,既有萨特发端于现象学方法的整体化尝试,也有结构主义播下的意识形态迷雾。比较研究这些解决途径与马克思哲学的不同,既可展示马克思历史辩证法与西方当代哲学在方法论上的本质区别,也可标明这两者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历史的意识和规律的综合是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辩证结晶。  相似文献   

7.
深度解释模式是近十年国内“回到马克思”理论运动所趋向的理论目标之一 ,它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回到马克思》一书为案例 ,从马克思哲学解释和马克思文本、文本逻辑和历史逻辑、文本语境和文本话语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深度解释模式的方法和视角 ,强调这种模式的建设是以马克思文本为基础 ,在当代科学方法论指导下揭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逻辑和马克思所遵循的历史逻辑的过程 ,也是从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历史地进入当代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人们通常关注康德先验逻辑的知性特性而忽略其辩证特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未能深入理解康德先验逻辑的知性特性。通过深入研究康德先验逻辑的知性特性和辩证特性,我们不仅揭示了康德先验逻辑中所蕴含的对象性思维方式,以及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被人们忽略的先验逻辑中的实践和辩证法内容,而且还展现了蕴含在康德先验逻辑中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辩证法批判和实践转向的具体内容及内在困境。这些无疑对于我们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切实深化马克思辩证法基础理论的研究以及丰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具体内容是有助益的。  相似文献   

9.
胡大平 《学术研究》2006,39(10):5-10
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复杂的传播和解释过程,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模式也从“一”(经典形态)变成了“多”(多种地方版本和理论流派)。这一历史既证明了基于地方经验和特定理论逻辑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又同时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本质。它在理论上也对今天的马克思哲学解读或者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设提出了重大的要求:如果不将自身的解读历史化,就不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因其终结了传统的意识哲学而转变为实践哲学,形成了"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解决思维问题的新世界观.这种新世界观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主张一种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以人的实践为原则解释世界的本质,以辩证的方法理解人类历史,又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追求来改变现存世界,其逻辑既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为本"的理论宗旨.  相似文献   

11.
王福生 《学术研究》2008,1(4):31-34
回顾上个世纪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对处于其逻辑起点的实践概念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分析是继续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向深入的必要工作之一.实际上,马克思是从实践与人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出发来思考实践问题的,即把实践看作人以意识为中介在社会中实现其自然本性的对象化活动.由此出发,马克思讨论了实践得以进行的内在机制即"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和实践的辩证性质即人通过实践而实现自我的辩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哲学的发展中 ,理性构成了社会历史生活的主宰 ,真实的社会生活过程变成了理性逻辑的证明 ,这是自维柯到黑格尔哲学的主题 ,也是一直到马克思那个时代哲人们面对历史时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重要意义就在于 ,通过理性的社会生活还原揭示出 :理性并不是独立的悬于空中的存在 ,理性依存于社会历史生活过程。马克思的这一思考 ,实际上也就表明 ,我们不仅要善于通过理性的范畴思考哲学 ,还要善于通过对哲学的生活基础的考察 ,透视哲学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哲学以何种方式存在。在我看来 ,这是马克思终结形而…  相似文献   

13.
范式转型作为对哲学革命的一种描述,并不能充分表达其内在机制.哲学发展是其自身内部矛盾驱动下的自我否定和内在超越,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我们当今的形而上学批判应当立足于这个内在机制.形而上学始终纠缠于抽象与具体、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关系之中,因此它的本质是辩证的.正是形而上学的辩证本质提供了其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主体性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壮大和丰富,并在黑格尔那里达到了极至.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马克思基于哲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开创了形而上学批判的辩证进路.这一进路明显地区别于20世纪各种拒斥形而上学的潮流,体现了马克思哲学在当代哲学探讨中的独特位置.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与本真的马克思哲学思想之间有着巨大差异;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抽象的人本主义到面向当下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曲折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哲学的本质恰恰在于立足于人们当下实践而进行的对现实的辩证批判,这种哲学无疑仍然是人们当前实践亟需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学习与践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必须把握其内蕴的方法论价值.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的方法凸显了三重维度,它们既彰显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变革,也对理解"逆全球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实践维度上,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抽象性,指明世界历史是不可逆的物质实践过程,揭示"逆全球化"现象的非历史性.在资本维度上,马克思通过论述资本对世界历史的辩证作用,说明资本逻辑既是世界历史的核心,又是世界历史必须克服的内容,揭示"逆全球化"的本质是对资本全球化内在问题的反映.在价值维度上,马克思通过强调世界历史的价值旨向是实现人类的自由与解放,指明世界历史本身具备实现其价值旨向的基本要素,揭示"逆全球化"的趋向是对人类发展终极价值的背离.  相似文献   

16.
学习与践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必须把握其内蕴的方法论价值.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的方法凸显了三重维度,它们既彰显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变革,也对理解"逆全球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实践维度上,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抽象性,指明世界历史是不可逆的物质实践过程,揭示"逆全球化"现象的非历史性.在资本维度上,马克思通过论述资本对世界历史的辩证作用,说明资本逻辑既是世界历史的核心,又是世界历史必须克服的内容,揭示"逆全球化"的本质是对资本全球化内在问题的反映.在价值维度上,马克思通过强调世界历史的价值旨向是实现人类的自由与解放,指明世界历史本身具备实现其价值旨向的基本要素,揭示"逆全球化"的趋向是对人类发展终极价值的背离.  相似文献   

17.
交往实践观:马克思《资本论》的哲学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论》中的“大写逻辑” ,是马克思在经济学语境中所表达的哲学视域。本文从历史语境、哲学视域、总体结构三个层面深度解读“大写逻辑”的本真意义 ,认为“大写逻辑”就是交往实践观。其主要根据是 :(一 )资本全球化是“大写逻辑”的历史基础和反思对象。 (二 )不同的哲学对“大写逻辑”提出了多元理解 ,但是贯穿这些理解的轴心 ,则是交往实践观。 (三 )交往实践观存在着三个向度 :存在论、意义论和辩证论 ,从而展示了“大写逻辑”的多重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8.
学习与践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必须把握其内蕴的方法论价值.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的方法凸显了三重维度,它们既彰显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变革,也对理解"逆全球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实践维度上,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抽象性,指明世界历史是不可逆的物质实践过程,揭示"逆全球化"现象的非历史性.在资本维度上,马克思通过论述资本对世界历史的辩证作用,说明资本逻辑既是世界历史的核心,又是世界历史必须克服的内容,揭示"逆全球化"的本质是对资本全球化内在问题的反映.在价值维度上,马克思通过强调世界历史的价值旨向是实现人类的自由与解放,指明世界历史本身具备实现其价值旨向的基本要素,揭示"逆全球化"的趋向是对人类发展终极价值的背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的广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与"实践"是双向互动、双向建构的辩证发展过程。通过"场域"思想对这两个关键概念进行重新定位,马克思成功"去蔽"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启在场与不在场间的出场逻辑之思。"场域"的客观性的四个基本特征由马克思对"历史"的四个基本前提分析所规定,同时使得"场域"的"实践"也具有相应的特征。正确理解马克思对"历史"和"实践"概念的新解是理解其哲学革命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用不同名称指称,但重要的是如实表达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的真实内涵.这一变革的本质在于把社会现实生活和实践的观点当作新哲学的根本观点.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与辩证的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历史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体系,但它又反对以思辨形而上学、绝对理性主义等为特征的体系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