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必要性体现在课程理论发展的基本现实和课程教育的目标设定原则的回溯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原则包括:在德育实践中坚持对“规则边际”的关注;对教育情境的设定坚持过程视野和开放眼光;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重视显性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也重视隐性课程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主体性德育思想探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炳生 《兰州学刊》2004,(5):277-279
陶行知德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主体性德育思想 :实现“六大解放” ,确立德育主体地位 ;倡导做人教育 ,完善德育主体德行 ;做事即修养 ,师生共同施行德育 ;实行主体性德育方法 ,全面提升学生品德素养。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陶行知的思想 ,对当前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去年九月,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颁布以“终身学习、全人发展”为口号的《二十一世纪教育蓝图》,提出多项近乎翻天覆地的建议,并描述了数个“教育改革的远景”,包括“确认德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使命”和“建设一个具国际性、具民族传统及兼容多元化的教育体系”。这些都是应予肯定的。重视“德育”和强调“民族传统”,正是香港教育未来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足以补救百多年来香港教育政策的失误。回归前的香港,由于仍属英国殖民地,鼓吹“英语教学”自有其政治需要与目的。回归以后,特区政府当可以放开怀抱,积极提倡母语教学;可惜,三…  相似文献   

4.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始终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艺术院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德育的自觉性;必须树立“大德育现”,实施全员德育,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必须调整课程设置,重视人文社科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必须加强艺术实践,丰富第二课堂,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德育;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高校“人本德育”理念取代“社会本位德育”理念,已经被教育界充分认可和实施。“人本德育”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注重满足学生内心需要,关注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对高校人才培养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在人本德育的具体落实中,出现了很多认识上和教育上的简单化、形式化倾向,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重视对德育的渗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隐性教育 ,德育渗透是隐性教育的直接体现。德育渗透具有渐进性、隐蔽性、间接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通过渗透教育可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大成效。因此 ,高校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借助于德育渗透的载体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7.
所谓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是不直接显露的,是隐藏的,其教育形式是侧面的、间接的,常采用“迂回”、“渗透”的教育方式。隐性教育可作为显性教育的补充,使得德育形式更丰富、更完善,效果更理想、更持久。高校德育应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探索出一条“双腿走路”、“两翼互动”、“彰显特色”的高校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董建英 《西部论坛》2001,3(3):27-28
要重视“德治”和“以德治国”,必须更加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应丰富和更新教育内容,建立科学的德育体系。要认真实践“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9.
德育为所有教育目标的首位.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德育不单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包括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为人、生活和处事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校德育人性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校德育过去一直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教育关注较多,而对于个体的关注很少,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内容与生活相脱节,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德育方法过于简单化较突出,“人性化”德育缺失,高校德育现状有待进一步提高。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实现德育的“人性化”,即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确立人性化的高校德育目标,优化人性化的德育方法,改革高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和营造人性化的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就是教书育人,但现在却常常被轻重倒置。学校和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家长只关心学生成绩;而德育作为教育的基础环节往往被忽视。虽然当前中小学对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然而德育低效问题却难以解决。为此,赵坡在《班主任如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中,从剖析德育的现状、探索教育的目的、追寻德育规律、构建德育课程等方面入手,将德育教育从理论付诸实践,最终再升  相似文献   

12.
儒家德育方法与现代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德育方法与现代思想教育孙迎光儒家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它造就了中华民族重视道德教育和修养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发掘和发扬儒家德育方法论方面的宝贵传统和遗产,是当前思想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儒家德育思想十分丰富,本文仅就其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3.
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由高等教育的本质、社会历史发展以及当前高校德育的现状所决定。构建这样的体系,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大学生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注重人文关怀,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以校园网络为载体的互动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依托学生宿舍和学生社团,创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德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在德育工作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高校德育目标,更新高校德育内容,即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但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人们并不重视活动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如今,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凸显,活动性教育模式通过组织系列教学活动、德育活动和兴趣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能使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应试教育的倾向比较突出。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死记硬背,轻独立思考,这些弊病不仅使我们的教育功能严重异化,而且迫使学生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分数的奴隶,不少学生又回到了过去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式教育的樊笼中,由此造成教育与社会的严重脱节。针对以上状况,如何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前提;加强对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大课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素质教育: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教育理念的涵义,提出大学必然有着自己鲜明的教育理念.并认为好的教育理念应该是追求卓越。本文兼议“尊重的教育”“尊重的德育”的教育理念。指出在我国实施“尊重的教育”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尊重的德育”的意蕴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原点:生活--一种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要回归生活”是教育界甚至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呼声。尽管这个呼声如此强烈,当前教育和生活相脱离的状况却有愈演愈烈之趋势。我们对“教育是什么”的认识越来越模糊,教育原点的失落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找到并坚持一个正确的教育原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深刻地体现了“教育源于生活、教育需要生活、教育为了生活”的思想,为我们回归教育原点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德育新课程改革中的责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军  张薇 《兰州学刊》2006,3(3):197-199
新一轮高校德育课程改革必须加强责任教育的内容。当前对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关注过于偏重经验分析而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文章详细分析了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践性指向及实施的原因,认为责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核心,在责任教育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提高责任实践能力和培养内在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孝梅 《学术论坛》2005,(6):182-185
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第一,未成年人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勇于防范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良影响;第二,家长要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人文环境,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做到与时俱进,提高家教水平;第三,学校要重视德育,创新学校管理体制,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师德培育机制;第四,社会各组织要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加强教育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创造一个"绿色"文化空间,强化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导向作用,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