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京津冀地区城市流强度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城市流强度值,京津冀地区城市群各城市在区域中的联系地位表现为:高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北京、天津,是城市群区域联系的中心;中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石家庄、唐山、保定是区域联系的副中心;低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秦皇岛、邯郸、邢台、衡水、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是地方集聚与辐射的中心。依据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结构,提出京津冀地区城市群城市流强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以江西省为例,对其城市经济空间联系的强度和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江西省目前仍处于城市群发育的雏形期,其发育程度低,区域内尚未形成城市联系密切的高密度城镇群体,城市间经济联系较弱。因此,在江西城市群培育中,除了要发挥各城市自身优势、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之外,还要注意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增强城市对外功能联系量,为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原动力。  相似文献   

3.
城市流强度是表征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它描述了城市对外联系的强弱。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深入的宏观背景下,以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成渝经济区为例,运用城市流强度的方法对区域内主要城市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城市流强度及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成渝经济区内各城市的联系地位表现为:高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重庆和成都,是区域经济集聚和扩散的中心;中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德阳、绵阳、资阳、自贡、南充、达州、广安等7个城市,是区域次级辐射中心;低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眉山、遂宁、乐山、雅安、泸州、内江、宜宾等7个城市,为地方集聚和辐射中心。最后提出加强区域内城市联系的简要建议,以期加快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4.
程开明 《浙江统计》2009,(10):12-14
区域内不同规模的城市形成具有等级分布特征的城市体系,不同层级城市的功能等级、辐射范围及经济联系存在明显差异。浙江城市体系的统计测度显示,杭州作为区域首位城市,城市流强度突出、经济辐射范围广,与周边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强度。为促成浙江城市体系合理演化,推进区域城市协调发展,应充分利用杭州城市流强度大、与其他城市经济联系强度高的优势,真正发挥其辐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5.
张伟 《统计与决策》2022,(20):159-163
文章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绩效,主要选取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2010—2020年的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天津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高于河北省其他城市,但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绩效相匹配。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提升北京、天津发展质量,推动城市群的协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京津冀城市群河北省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资源承载力存在差距。(3)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角度,从顶层设计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角度,推动京津冀城市群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优化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期 ,上海市社科院对中国十个最具代表性城市首次进行比较研究。各城市竞争力的排序依次是 :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重庆、苏州、武汉、天津、西安、哈尔滨。该项研究从总量、质量、流量三个一级指标出发 ,下设 14个二级指标和 79个三级指标 ,通过定量分析 10个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扩散功能的强弱 ,来体现每个城市的综合实力。综合实力排在前三名的上海、深圳、北京三市场在分值上十分相近。数据表明 :上海在 GDP总量、城市服务设施、资金流量等方面居于领先地位 ,而在专利申请数、拥有科技人员数等方面则较大地落后于排在第…  相似文献   

7.
向丽  胡珑瑛 《统计与决策》2017,(16):126-130
文章基于中国十大城市群内1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Tapio脱钧指数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十大城市群及所属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的脱钩关系,并对其脱钩状态进行判别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京津翼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的脱钩状态最理想,辽中南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川渝城市群均为相对理想的脱钩状态,其他城市群的脱钩状况均不容乐观;在17个中心城市中,仅有洛阳、深圳、成都和西安4个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的脱钩状态相对乐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上海和广州3大城市的脱钩状态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乃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多方面影响包括自然资源、地区经济、人口状况等等.其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促进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重庆市为例,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探究城市生态环境的组成要素、结构状况和内部相关性,通过对重庆市2000~200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试构建出城市生态环境分析模型.并通过回归分析探讨生态环境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二者回归模型,试通过各年份重庆生态环境得分值预测出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  相似文献   

9.
西安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中心,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最大、最发达的中心城市,在区位和功能上恰好成为辐射周边的核心,这种优势决定了西安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中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如何评价和正确估量当前西安市对大关中城市群中其余城市的经济辐射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重点阐释城市创新溢出理论基础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构建城市创新溢出分析范式,全景式刻画黄河流域城市创新空间特征与网络复杂性。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城市创新溢出量大幅提升,数量结构趋于均衡,演化速度逐步放缓,暗示未来发展或将面临“中间力量”不足的问题。空间分布格局严重失衡,并表现出局部异质性与渐进性特征。(2)创新溢出网络密度持续提高,并初步形成以二级网络为主、三级和四级网络为辅的基础架构,但网络不均衡性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空间分布不均与层级结构不均。(3)创新溢出网络局部自组织形式以省会或重点城市为核心向周边地区辐射为主,形成各具特色的局部网络体系。(4)黄河流域在全国城市创新溢出网络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流域内外创新溢出交互量差距悬殊,且仍以城市群内部溢出为主。  相似文献   

11.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进行比较分析,能够清晰地反映中国十大城市群及内部各城市的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研究认为: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水平;大多城市群中各城市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差异大,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多样的贸易方式及合理的产业结构更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贡献率质量必须要不断调整和发展,以完善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国际贸易整体结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旅游交通是旅游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城市旅游交通可达性、铁路交通流分布情况与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和隶属度进行计算,借助Arcgis10.2对中国十大城市群交通空间流分布情况和旅游经济联系进行空间可视化处理,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高铁使得中国十大城市群城市旅游交通可达性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且交通流分布均衡。中国十大城市群城市可达性的提升给城市旅游经济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高铁网络下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县级以上城市规模等级分布的省际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并计算了表征省际城市规模、城市规模等级分布差异性特征的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各个省区的城市规模等级分布进行分析,考察了各省区城市规模等级分布的动态变化,并对其进行了一些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将城市福利分为户籍福利和非户籍福利的基础上,基于熵值法构建了城市福利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福利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户籍福利和非户籍福利都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增大,不同规模城市的福利差距很大,少数特大城市的非户籍福利水平高于其他城市户籍福利和非户籍福利的总和。城市福利的这种结构性差异对人口迁移产生了重要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宁愿到特大城市作非户籍居民,也不愿意到中小城市作户籍居民,特大城市即使严控户籍,也无法改变人口膨胀的态势。因此,特大城市人口疏解不应靠户籍管制,而应致力于缩小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福利水平差距。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2001—2017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森林资源及地区经济发展的数据,运用空间面板SARAR模型,系统考察了城市森林资源状况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城市森林建设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森林资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途径可以通过人力资本集聚等途径来实现;城市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是广泛存在的,不因城市规模大小而消失或减退。对以上结论的进一步检验发现其仍然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两型社会"的内涵,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等四个方面设计出一套目标清晰、层次分明的"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突变级数法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水平(2005-2009年)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动态趋势分析,该方法将突变理论和模糊数学有机结合,按指标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确定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减少了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实证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2005-2009年"两型社会"建设水平总体形势较优且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申萌等 《统计研究》2021,38(9):128-142
本文利用非参数估计法考察了我国城市层面的新冠肺炎病情防控效率,讨论了医生资源对防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疫情防控措施显著降低了每日新增病例,但存在明显地区异质性,城市医生资源差异是解释防控效率异质性的重要因素。医生资源对防控效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在资源紧缺城市边际促进作用更大。包括病床和医院数量在内的医疗物质投入没有产生边际影响,表明医疗物质资源还未达到约束状态。进一步分析医生职业结构发现,临床医生的作用最为显著。地区应急响应启动越早,医生资源的作用越大,因此政府相关政策是医生资源作用的有力保障。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医生资源短板,需要多措并举有效提升城市医生资源供给。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生猪规模养殖模式的生产率变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基于两阶段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分析2001—2008年中国城市生猪规模养殖模式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得出结论:全国城市TFP增长率总体上呈"V"状,平均增长率为负;技术进步效率退化是造成生产率负增长的主要因素;产业风险是造成生产率剧烈波动的根本原因。提出建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品种引进,品种选育;技术培训,科学饲养;生猪保险,生猪期货。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78—2005年的官方收入数据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了名义与实际城乡收入比的差别,检验结果表明:价格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显著;根据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水平,构造了含时变结构的消费一收入模型;根据时变边际消费倾向对城乡居民实际收入进行调整,得到了观测期内经调整的实际收入比的时序数据,并表明:城乡居民经调整后的实际收入差距在1978—1988年间呈现缩小的特征,特别是1984—1988年间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时期,1989—2005年间,这一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自2002年起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比超过4;最后对部分学者测算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