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梁伯枢  王启发 《国际人才交流》2006,(11):I0007-I0007
2006年10月25日.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美中人才交流基金会在北京饭店为美国亨氏公司举行“马可·波罗奖”颁奖典礼。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建国向美国事氏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孙博廉(William R.Johnson)颁发了”马可·波罗奖”。  相似文献   

2.
华林  王启发 《国际人才交流》2007,(4):I0004-I0004
2007年3月20日.国际著名保险及金融服务机构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Inc.“AIG”)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丁·苏礼文(Martin J.Sullivan)在北京荣获“马可·波罗奖”。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李兵出席颁奖典礼.并向苏礼文先生颁发了“马可·波罗奖”奖牌。  相似文献   

3.
2006年8月10日,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美中人才交流基金会在北京饭店为福斯公司举行“马可·波罗奖”颁奖典礼.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建国向福斯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陆克林先生颁发“马可·波罗奖”。  相似文献   

4.
张晓  王泱 《国际人才交流》2007,(7):I0001-I0001
2007年6月12日,固安捷有限公司(W.W.Grainger,Inc.)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凯泽(Richard Keyser)荣获“马可·波罗奖”。当晚,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出席了颁奖典礼,并为凯泽先生颁发了“马可·波罗奖”奖牌,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建国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相似文献   

5.
4月14日,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等单位在北京为美国柏诚集团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奥利尔颁发“马可·波罗奖”,以表彰该公司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支持国际人才交流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马可·波罗奖”由中美双方共同倡议设立,旨在表彰为中美人才交流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企业和个人。  相似文献   

6.
2007年3月20日,国际著名保险及金融服务机构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Inc."AIG")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丁·苏礼文(Martin J.Sullivan)在北京荣获"马可·波罗奖".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李兵出席颁奖典礼,并向苏礼文先生颁发了"马可·波罗奖"奖牌.  相似文献   

7.
2007年6月12日,固安捷有限公司(W.W.Grainger,Inc.)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凯泽(Richard Keyser)荣获"马可·波罗奖".当晚,颁奖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出席了颁奖仪式,并为凯泽先生颁发了"马可·波罗奖",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建国在颁奖仪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8.
2006年10月25日,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美中人才交流基金会在北京饭店为美国亨氏公司举行“马可·波罗奖”颁奖典礼。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建国向美国亨氏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孙博廉(William R.Johnson)颁发了“马可·波罗奖”。“马可·波罗奖”由中美双方共同设立,旨在感谢和表彰当今世界那些像马可·波罗一样,为东西方的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友好使者,特别是感谢那些热心支持中美两国开展人才交流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美国亨氏公司于1869年成立,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食品制造商。亨氏的分公司和分支机构遍布…  相似文献   

9.
2002年11月26日晚6点,优雅高礼仪宾客们在大厅外的伴着柔曼不时欢笑飞扬。台下的一角,”,他带着谦逊的微笑、风度平侃侃而谈。这位正在接受采访的人将被授“马可·波罗奖”的美国瑞安公司董(W. Lee)先生。晚7点,颁奖会正式开始,国家外中国国际人才交流·波罗奖”。纳特先生笑容可掬地与张建国副局长共同托“马可·”。镁光灯不停闪耀,摄影记者们抓住了这个精彩的瞬间。瑞安与中国纳特先生在答谢辞中深情地回顾了瑞安与中国建立友谊与合作的22年经历。他说:“25年前中国刚刚实行对外开放时,瑞安是最早看到中国巨大发展潜力的外国…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初,"马可·波罗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这是一个旨在表彰为中外人才交流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的奖项,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和美国现任财政部长约翰·斯诺,以及一些国际上杰出的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曾先后获此殊荣.美国信诺保险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爱德华·汉威先生成为本次"马可·波罗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1.
“洋插队”们本国的福利那么好,为什么还要来中国工作?他们在中国的工作是否一帆风川页?他们如何在这片“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空前开放的当下,越来越多的老外来中国或"历险"或享受或"淘金"或奋斗。在或短或长的体验里,他们对中国也产生了各色缤纷的印象。他们或激动地赞扬中国在短短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或尖锐地批评中国人的陋习;或深  相似文献   

13.
第30届伦敦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开幕,8)7]2H闭幕,共设26个比赛大项,302个小项。中国代表团由621名运动员、教练等组成,参加除足球、手球和马术之外的23个大项、212个小项的角逐。  相似文献   

14.
巴黎被称为灯火之城,如今却有可能沦为惯偷之城。这个世界旅游胜地在吸引各国游客的同时也引来了窃贼的光临,喜欢携带现金的中国游客成为他们的主要目标。据巴黎警方透露,巴黎今年发生的针对中国游客的轻微犯罪增长了22%。中国游客备受小偷的青睐,因为他们偏爱携带现金而不是信用卡。另外,与更有经验的游客相比,他们往往更容易分心。愤怒的游客以及巴黎人纷纷在推特上发布警告。有人写道:“每年八月巴黎人外出度假已经开始,第七区空了-只剩下乞丐、扒手和游客。”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世纪,印度推出“印度裔卡”(PIO)计划车口“印度海外公民证”(OCI)计划,作为国家人才政策的有力补充。在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前提下,中国吸引海外华人和华裔回流是否可以借鉴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16.
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国内各方面的意见,甚至扩展到外国专家的意见,也是一个政府负责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人才交流》2011,(10):60-61
The"2011 Amazing China-The Most Attractive Chinese Cities for Foreigners,"a poll for foreigners to choose their favorite cities,raise much interest among foreigners who are now working in China.The top 20 candidate cities have already been selected,based on the f irst round on-line voting.They are Be?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之后,西方音乐及其先进理念被不断引入,与中国的民族音乐一起,越来越成为表达感情、沟通心灵、陶冶情操、推动中国文化步入世界之林的载体。  相似文献   

19.
本轮经济下行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重因素的叠加:既有外需收缩,也有内需增长放缓;既有周期性调整,也有结构性因素;既有短期需求波动,也有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  相似文献   

20.
正光棍节——中国的反情人节,现在已经成为了盛大的电子商务盛会。在这一天,单身的人会给自己买礼物,或者从他们已经成双成对的朋友那里收到礼物。然而,在中国的光棍节背后还有着复杂的社会学原因,这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1年,中国男性比女性多出3400万,这种情况有自然的成因——每出生100个女孩就会有105个男孩出生。但是中国的性别比率会更悬殊一点,2012年每出生100个女孩就会有116个男孩出生。这种现象的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