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公”称谓始见于东汉末年历史记录,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所引史籍最为集中。就现有资料看,早期“主公”称谓又仅见于《蜀书》及裴注。而《三国志》所见“主公”称谓似乎仅用以指代刘备一人。刘备部属相互言谈称刘备为“主公”,与刘备对话时也往往当面直称“主公”。通过这一现象,有助于理解刘备集团中君臣“相契”的情形。“主公”与“公”之称谓,其意义其实是十分接近的。后世“主公”称谓的使用渐次增多。《三国演义》中“主公”称谓使用频率甚高,指代对象先后凡25人。被尊称为“主公”者,在刘备集团中竟有关羽。《三国演义》中可见“主公”和“主人”对应的例证,而刘备夫人被赵云称作“主母”,也是反映社会称谓体现复杂社会关系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这个歌后语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的一个总结.也是对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方法的生动而又得体的概括。作者确实抓住“哭”这一细节,写活了刘备。在《三国演义》前85回里,作者描写刘备的哭就有近20处之多,里面有真情的哭.有虚曲的哭,也有狡诈的哭。作品通过刘备一次又一次的哭.逐渐地丰满了这个形象。可以说.刘备的哭,哭出了性格,哭活了人物。  相似文献   

3.
爱哭善哭的刘备《三国演义》的作者较好地运用了“哭”来表现刘备的性格和人格。刘备以哭著称。《三国演义》大约写了十次之多。第一、二次是见到赵云,因爱其才,未能为用,分别之际,牵手而位。第三次是因张飞为失刘备眷属,愧不欲生,拔剑自刎之际,被刘备夺下剑来,掷...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史》中刘备这个人物形象,以及他的悲剧命运的真正原因,值得认真分析。通过刘备的悲剧.我们可以从一个特定角度认识到中国传统儒家“仁义”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充满王霸气质的“枭雄”,但作为文学形象,刘备则“有德”而平庸,缺乏文学感染力。这个人物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的大异其貌,恰恰是作者在中国古代文化“重伦理”的儒家精神的深刻影响之下不断“醇儒”化的结果。《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成为某种抽象道德观念的化身,极大地损害了作品的艺术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一反《三国志》尊曹抑刘的写法,置刘备于小说叙事结构的中心位置,但作品所予他的一些美德如忠义宽仁长厚等却常常因刘备的着意张扬与夸大而不可信。对此,人们很难断定这是小说的成功之处抑或相反。鲁迅显然是持否定意见,他有一经典性评价:“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①,并认为是写法上的失误。时贤也大多如此立论,认为由于历史上并未曾有过宽仁长厚的刘备,而作者因要表达其社会政治理想和伦理理想,在缺乏历史材料和现实基础的条件下,过分美化和夸张刘备的仁厚忠义,因而显得苍白。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三国演义》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知遇之感”是中国伦理本位文化的产物,它的含义就是士为知己者死。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特殊内容,它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集大成式的艺术再现和升华。在魏、蜀、吴三大政治、军事集团之中,许多重要人物之间的关系都体现着“知遇之感”。刘备与诸葛亮,孙策、孙权与周瑜,孙权与鲁肃、吕蒙、陆逊。双方的这种关系,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最佳选择。与西方文化不同,知遇之感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精神不仅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文化的独特追求在古典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1936年2月29日,我出生在北京通州大运河边的儒林村。长辈们咬定我家是大汉皇叔刘备的後青,虽然未免攀龙附凤之嫌,却也并非毫无道理。刘备原籍涿州楼桑村,涿州距离我们通州只有七八十公里,刘室宗亲难免人口流动,也许其中一支挪了个窝儿,来到通州安家落户。刘备的根上,中山靖王刘胜的坟墓埋在满城县,掘基开棺发现了无价之宝的金缕玉衣,成为我国出土文物的一大奇迹。满城距离涿州也有几十公里,可见刘备这一支也是搬过家口钢索在中口口口後,抱扶口作的。屈原在《离骚》中说他是“帝高阳之苗裔兮”,那麽我也可以自称“帝昭烈之苗裔…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07,(11):23-26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虽非一人所作,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书中统帅群雄的几位老大,宋江、刘备、唐僧,都是平常人看来的窝囊废,没有什么人格魅力,更无一丝英雄气度。宋江武艺不如一寻常的地煞星,计谋不如吴用等人,而为一百单八将之首.民间奚落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一遇到危险就痛哭流涕,演一曲“悲情秀”;  相似文献   

10.
刘备与孙夫人关系考释王炎平一、流传真伪更谁论在三国时代的女性中,刘备的夫人孙夫人是一位与政治风云发生了密切关系的人物,然而陈寿却没有为她立传。遍查《三国志》,仅在《蜀书》之《先主传》、《二主妃子传》、《赵云传》及《法正传》中,有所涉及。综合四处记载,...  相似文献   

11.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志玖先生在《文史知识》1984年第6期上,为读者辟疑,发表了《甘露尚未建寺 何来刘备招亲》一文(以下简称杨文——笔者),旨在说明“刘备招亲时,还没有甘露寺”,立论自属允当。但杨先生援引之资料及有关论断,似有可以商榷之处,故不揣浅陋,试呈管见,以求就正于杨先生及海内专家。  相似文献   

12.
刘备、诸葛亮关系考冯文广一问题的提出刘备、诸葛亮的关系,历来似乎有一种模模糊糊的共识,这种共识一般产生于对于以下历史事实的自然推导:第一,史载,公元207年,刘备三次赴隆中拜访诸葛亮。亮所呈的《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集团争衡天下的总策略。备亮一见如故,...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中,曹操有一段名言,“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曰:“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论者往往以此讥笑曹操过于自负,笔者则以为,三国时期曹操在历史上确实起过相当的作用,对此足以当之;而刘备则愧领了。实际上,在《三国演义》中,真正能够推动历史长河中的波澜,左右历史风云变幻的是曹操和诸葛亮。然而,“论英雄”之时,诸葛亮尚未出山,曹操还无法认识这位“卧龙先生”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是汉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湖北襄阳古隆中的十年 ,诸葛亮认真研读史籍 ,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 ,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各个政治集团实力的消长和斗争的成败。诸葛亮认为自己辅佐刘备 ,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实现其抱负。刘备三顾茅庐时 ,诸葛亮欣然应允出山辅佐刘备 ,并针对刘备集团的处境 ,向刘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三分天下、建基立国和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隆中对》。诸葛亮认为刘备可以先夺取荆州、益州作为立国之基 ,然后效法汉高祖刘邦 ,北伐中原成就帝业。但《隆中对》战略决策的实现也存在着它的困难和局限。北伐的失败 ,与其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时提出的北伐战略有关  相似文献   

15.
《隆中对》是诸葛亮帮助刘备创建和发展蜀汉政权,北伐曹魏,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在《隆中对》里诸葛亮对刘备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从这里可以看到,诸葛亮很早就重视“西和诸戎”,并把它列在“南抚夷越”之首。“西和诸戎”不仅是发展蜀汉政权的战略方针,同时又是巩固蜀汉政权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一、《隆中对》“跨有荆益”与“外结好孙权”并非绝对相互排斥而是仍有共存的一面。赤壁之战前后,孙吴不仅是联盟的首倡者,而且对维护联盟的重要性有着清醒认识,对刘备亦持扶持态度。刘备入蜀后,双方在荆矛盾加深,但只要曹操这一主要威胁继续存在,双方均不敢轻易破坏联盟抗曹大局。二、如果不是关羽一系列失误给孙权提供了最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孙权不敢贸然进攻荆州,因为他既无必胜把握,更不愿两败俱伤而让曹操坐收渔利。刘备荆州之失并非是由荆益之间地理条件的不利因素所“注定”,而是在“人谋”上输给了孙权。  相似文献   

17.
《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葛诸亮传》。当时刘备正处在颠沛流离的情况下,听到徐庶对诸葛亮的推荐,三次往访。本文写的正是最后晤面时,诸葛亮对刘备所讲的一席话。从这席话中,可看出诸葛亮如何扼要地分析了当时天下形势,并初步给刘备指出了一条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后来刘备在诸葛亮帮助下向这个方向迈进,终于形成了三分鼎立的局面。全文五百二十余字,分为三部分。文章第一部分(开头——至“君谓计将安出?”)是  相似文献   

18.
香港《译丛》(Renditions)杂志在近30年间(1980—2008)先后四次较为集中地翻译了15则“聊斋故事”(含一种“聊斋俚曲”选译),学界对此鲜有关注。《译丛》十位中外译者翻译的“聊斋故事”旨在对外传播经典文学与历史文化。《译丛》“聊斋故事”的翻译去“讹”存真,忠实于原作的文学叙事与文化内涵,是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中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的积极探索。《译丛》的“聊斋故事”选译在《聊斋志异》英译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之一,《周易》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至西汉罢回百家,独尊儒术,《周易》和《诗》、《书》、《礼》、《春秋》并列为“五经”.以为整个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周易》全书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从赔经》衍生发展到《易传》,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先秦时期中国文化从巫术宗教向哲学人文方面发展的一个缩影。那么,《周易》这部典籍和先秦大儒孔子之间关系怎样呢?鉴于《周易》与孔子思想都非常庞杂,本文单就《周易》与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生成与发展之关系问题略作管窥。一、《易经》申…  相似文献   

20.
“愚宋”现象是先秦乃至秦汉古籍中常见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先秦诸子笔下表现得尤其突出。虽然前辈学者已经对这种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的起因有所解释,但我们以为,“愚宋”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歧视现象,它与“宋人最愚”这种想象中的历史事实并无直接关系。《汉书·地理志》中所反映的地域文化观念,既是以“愚宋”现象为代表的地域文化观念长期影响的结果,又可以完美地解释“愚宋”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人著述中常常以地域特点评判文化特征的一种思维定式与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