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无论东西方,人类早期都朴素地认为人是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随着宗教的产生尤其是近代科学的发展,东西方生态思想出现分化,西方走上"征服自然"之路,东方保持了"天人合一"传统。征服自然遭到的报复使西方人在20世纪首先开始关于生态的反思,此时东方人则试图重复西方工业化模式。当代东西方生态思想的差距表现为"生态观"与"环境论"的区别。席卷西方的绿色运动标志着生态思想正进入哲学伦理学层次,东方的环境保护则基本上只在经济学、社会学范畴兜圈子。以人为惟一出发点的环境论有待深化与升华。  相似文献   

2.
生态女性主义以关怀伦理学为理论架构的基础,强调以自然和女性内在关系的自然观、生态的与和合的世界观、公平与正义的社会观为理论核心,旨在为女性主义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提供有益的借鉴。从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之基、内容之思、实践之维这三个维度对生态女性主义进行全面审视和解读,彰显生态女性主义本身无与伦比的活力与魅力,为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佩珀认为西方生态中心主义运动对生态危机的诊断比较肤浅,因而导致了其革命战略的盲目性。生态中心主义者主要受到无政府主义的影响,无政府主义具有很多的理论缺陷,也不可能完成激进的社会革命。佩珀通过对比分析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区别来彰显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革命解释力,以促使生态运动与激进的社会主义运动联盟,以实现生态社会主义革命战略。佩珀把"正义"带进社会主义运动是对历史唯物主义阶级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补偿是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生态补偿的法学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生态补偿理论,对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作了基本考察,介绍了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基本现状、指出了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完善方向,以此推动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尽早出台,使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道坚实法律屏障。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生发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危机业已跃升为当代全球性的“人类困境”。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和环境保护运动不断发展.人们将生态环境纳入到伦理关系之中,生态政治哲学由此成为学界关注的新焦点。本文通过对当代西方生态政治哲学“原野”转向的考察、梳理,主要介绍了“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以及“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三个流派的观点,并对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以及彼此之间的承接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指出“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政治哲学观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把握十九大精神,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论断,结合中国的实际对习近平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思想进行了梳理和阐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的、内涵丰富的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和生态生产力观。主要体现在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为中华民族持续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生产力思想和环境保护的思想内容丰富,贴近现实,对把握十九大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和指导我国加强环境保护和促进生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和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和西方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探究 ,为当今社会解决人与自然矛盾 ,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8.
自然的歌者——西方自然文学中生态理念的传继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生态运动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呼唤回归荒野 ,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自然文学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回顾 1 8世纪以来西方自然文学的发展历程 ,分析其中所包含的生态理念的传继和发展以及它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说明了自然文学在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学的兴起、繁荣及其蕴涵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广泛传播,增强了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政治、经济、生活等领域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仅推动了生态政治的兴起,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先导,而且为人们指明了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现代意义上的西方环境运动是以"生态中心主义"为理论源泉,后者对前者起到思想指导、理论规范的作用;而西方环境运动的发展又在实践层面不断推动"生态中心主义"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使生态中心主义理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生态现代化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生态中心主义的温和化转变。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对资源环境的权责不对等问题,生态文明城市应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统一的文明城市,为使文明城市既能青山绿水常在,又能金山银海富存,应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拓宽经济发展思路、变革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产业生态转型,探索走生态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2.
原生态文化概念的使用构成了我国当下文化的一道景观,覆盖了从文化活动到工商等行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学术研究的许多领域。就文化对象而言,其涉及了音乐、舞蹈、出版、教育、宗教、美食、服饰、选美、医疗、旅游、体育、节庆、绘画、摄影、电视频道、生计模式、民间法、食品、民族民间工艺等等。这一概念的使用,从形式到内容综合地看,具有广泛性、多元性、传统性、民族性、实践性、重构性、生态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重庆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论述 ,认为重庆的生态环境状况较差 ,脆弱性很大。并提出在西部开发中 ,重庆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应需采纳的对策及措施主要有 :搞好摸底调查 ,做好规划 ,坚持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工作 ,加强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 ;加速解决现有工业污染 ,坚决遏制环境污染的西迁 ,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建立并执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 ,防止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调整优化产业和经济结构 ,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 ,把重庆建成为生态经济区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小城镇发展的环境保护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树立并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广义生产力,应当包括人自身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或生态生产力。它们的有机统一就是经济社会生产力和生态自然生产力的有机统一。马克思的广义生产力理论中内蕴着生态经济生产力思想的精华。它在当代中国重大发展都构成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5.
消费社会中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影像作为一种强烈反观人类自身生存意识的叙事形式脱颖而出,其介于环境生态与精神生态之间成为一种独特的叙事形式。目前生态文化和消费文化形成一种博弈关系,技术的进步也让生态影像更加逼真易于接受,生态影像亦呈现出消费的被动性,这些都是消费社会背景下生态影像叙事的发展现状。同时生态影像在消费社会中有其独特的传播形态、存在状态以及叙事方式,生态影像成为宣传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生态影像叙事策略亦成为研究重点。对目前生态影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生态影像叙事策略主要包括话题叙事的叙事策略和风格叙事的叙事策略两种类型,它们在生态影像叙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榆林要建成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区,必须要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平衡的问题。旅游作为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其与生态环境休戚相关的特性,使得生态修复得以乘旅游发展之风和谐共进。分析了旅游发展与生态修复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榆林作为生态脆弱区的旅游发展可持续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家界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家界市境内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具有十分优越的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要使这一世界级的自然旅游风景资源得以持续开发利用,发展生态旅游是惟一科学的选择。要着重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制订生态旅游规划;强化生态环保意识,确保生态旅游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强化宣传教育功能与法制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是当前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要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西部的经济建设 ,西部地域的生态—经济区划是规划西部大开发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根据生态和经济条件的相似性、差异性来进行西部地域的生态经济区划 ,适宜用三级区划系统 ,即自然区域—气候带—生态经济区。根据气候和地貌的综合状况及其主导因素 ,可将西部地域分成三大自然区域 :季风森林区域、干旱草原荒漠区域和青藏高原区域 ;再根据气候条件 ,三大自然区域分为 1 2个气候带 ,各个气候带根据生态和经济条件的差别可分为 37个生态—经济区 ,并简要说明了每个生态—经济区的基本情况和西部大开发中可起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简·爱》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视角分析,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探索了女性和大自然之间特殊的关系,揭示了19世纪英国女性和自然资源遭受男性压迫和掠夺的悲剧事实。小说拒绝男性至上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和忽视,阐释了作者希望解放女性和自然,发展女性自我意识,构建一个两性完全平等、和谐生存的理想境界。小说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完全弥补了前人在这一领域的不足,为以后的读者提供了广阔的生态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