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区域分布合理,民族学院、民族自治地方民族高等院校和普通高校民族班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但是,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客观规律的著作却一直未能问世,为了弥补我国民族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这一空白,我院院长哈经雄研究员主编了《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一书。本书在科学地分析民族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教育学和民族学等学科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  相似文献   

2.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努力办好民族高等教育中央民族大学校长哈经雄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会。江总书记在会上所作的报告,...  相似文献   

3.
我刊主编、云南财贸经济研究院院莽占省跨国雀句研究户少丰伍任送国际经济写贸最情况)杂志主编、省;学水抹本带头亏声半科萝礴粥碑带头凡参剪舞等碑摊鳃套尧乙州移篇万今易遥之卿2终又被评为第攀搏王异脚患成忿雄套道姿是蒸粥专焦反、我刊主编王学鸿教授被评为第五届“云南十大杰出青年”  相似文献   

4.
姜桂石,男,汉族,1939年8月生于吉林省榆树县。1964年7月于吉林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72年调入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原通辽师院)工作至今。1977年至1987年任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政史系副主任,1987年至1993年任政史系主任,先后被评为讲师、副教授、教授。1993年任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副院长、《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主编。现任历史学教授、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职称评委会委员、内蒙古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理事、院学术委员会和职称评委会主任、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院长。姜桂…  相似文献   

5.
1月20—21日,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1991年年会在我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我省部分高等学校的院(校)长、高等教育研究所(室)的科研人员100余人。与会同志提交了学术论文70余篇。我院院长哈经雄研究员的论文题目是《论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在年会上,省教委副主任李辉轩传达了国家教委1992年工作会议精神。特邀代表、北京  相似文献   

6.
肖远平,预科部党总支书记,副教授,彝族,1965年生,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贵州分会会员,贵州省彝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曾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十八期高青中班学习。 工作中,曾被评为贵州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贵州民族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研究方向为民族学、阅读与写作,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贵州民族学院学报》、《贵州民族研究》、《吉首大学学  相似文献   

7.
冯育柱,男.汉族,1933年9月生于山西汾阳。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自愿来到青海从事民族高等教育。1958年赴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深造,师从我国著名现代文学史家、鲁学家李何林教授,研读并直接参与教学与科研实践活动期间与他人合作出版《〈林海雪源〉分析》。1960年7月返回青海民族学院,任中文系汉语文教研组副组长,先后讲授《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概论》、《文选习作》、《语文教学法》等并参与审定《藏族文学史简编》。1964~1970年在院教务处从习汉语文成效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1971年返回中文系。1980年后讲授《马列文论》、《文学理论纂础》等,1987年晋升为教授,为院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不遗余力.建立起文艺学科的学科体系,为本科生主讲《文学概论》、《美学》,为研究生讲授《美学文选》、《中国古代美学流派》等课程。  相似文献   

8.
高小平,男,53岁,汉族,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应急管理》杂志主编。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立法却相当滞后,做好其立法工作对于保障民族教育平等,保障和促进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而推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意义.结合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和立法的现实情况,建议制定体现公平原则、平等原则、施行差别原则的《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促进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促进法》的具体内容在遵循上位法的前提下,要明确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权利,确定投入主体和水平和监督机制,还要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赋予承担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并体现民族地区具体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研究会首届全国民族系统学报(期刊)评优活动中,《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学报名刊”,民族社会学栏目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学报名栏”,学报(自科版)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杨国才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学报优秀主编”,丁立平、杨多立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学报优秀编辑”。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全国社科学报民族系统联络中心授予我学报名刊、名栏、名编辑多项荣誉@薛宝  相似文献   

11.
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文件(新出审字[2012]286号),我校申请的《民族高等教育研究》已经获准创刊。本刊为双月刊,汉文,大工6开,国内标准刊号为CN15-1363/G4,国外标准刊号为ISSN 2095-4336,2013年正式出版发行。《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是我国目前唯一向国内外发行的民族高等教育研究专业学术理论期刊  相似文献   

12.
葛荣晋,1935年出生于河南省济源市。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等职。1993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的主要学术著作有:《王廷相生平学术编年》、《...  相似文献   

13.
《作文报》写作教学研究实践浙江基地学校授牌仪式暨写作教育展示研讨活动于2006年3月31日在杭州举行。作文报社社长、《作文教学研究》杂志主编王品德,《作文教学研究》副主编于冬梅,杭州市政育局初教处处长程笑君、下城区教育局局长周培植、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郑战兵、浙江省小语会副秘书长费蔚、杭州市小班化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沈敏岷等领导、专家出席了授版仪式。  相似文献   

14.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创刊,本着关注现实的办刊思想;通过26年的努力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现已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期刊”并进入湖北期刊方阵,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报,2006年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被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优秀社科期刊”。正如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为本刊所提“立足于土,涵泳自然,走向世界”,通过创新和发展,本刊已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高校教育管理》是江苏大学主办,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协办的全国性高等教育管理学专业期刊,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来源期刊,已被国内外重要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主要刊登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学术论文。包括: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法规与政策、高等教育领导能力、高校教学管理、高校学生管理、高校师资管理等有创新性研究成果的相关内容,特别欢迎各类基金项目成果论文投稿,优稿优酬,优先发表。2012年各栏目征稿启示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开展的第二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评选日前揭晓,北航人文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第二次获得这一称号。高教所近两年在学科建设和为政府决策服务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受到同行的赞誉。全国现有各类高等教育研究机构1000多个,此次共有116个单位被评为全国优秀高教研究机构,北京市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8所院校,国防科工委有5所高校的相关单位入选。  相似文献   

17.
2014年9月14日,我校学报编辑部召开《民族高等教育研究》创刊10期座谈会。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赤峰学院、呼伦贝尔学院、中国民族图书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作者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8.
《圣地之恋》和《雪域文化的守望者 (记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藏族学者罗布江村 )》两篇报告文学作品 ,以民族高等教育事业为题材 ,在纪实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隐喻、象征等文学艺术手法 ,彰显出民族高等教育改革者的民族气质、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精神 ,值得称道。但两篇文章在人物形象的挖掘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如果处理好了报告文学文学性和真实性的关系 ,将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本报讯《作文报》写作教学研究实践浙江基地学校授牌仪式暨写作教育展示研讨活动于2006年3月31日在杭州举行。作文报社社长、《作文教学研究》杂志主编王品德,《作文教学研究》副主编于冬梅、杭州市教育局初教处处长程笑君、下城区教育局局长周培植、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郑战兵、浙江省小语会副秘书长费蔚、杭州市小班化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沈敏岷等领导、专家出席了授牌仪式。  相似文献   

20.
孙霄兵在《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15、16期撰文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原因在于:第一,全面展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第二,深入进行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的办学体制;第三,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