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潜在需求很大。然而,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不容乐观,这与高校的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有关。所以,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用人才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面临的大问题。本文以大连科技学院为例,探索利用本校的学科优势,结合本校特色确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定位。在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视角下,探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以图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2.
教学体系各要素本身的优化以及各之间合理组合,可直接增大教学体系的整体功能。近十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但因发展历史的短暂所导致的经验缺乏及对初创时期所属系别课程体系的过分依赖,造成许多学校该专业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要,专业发展后劲不足。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我们在课程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方式上进行反思并在实践中作出相应调整。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比较研究,阐述了该专业教学体系创新及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必要性及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疗保障事业在"健康中国"建设中重要作用的体现,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愈发受到重视.然而当前我国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特色不鲜明、课程设置不统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完善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任辉 《劳动世界》2016,(26):27-28
随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高层次的社会保险专业人才成为了改革的急需人才,这为高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方向.目前,国内的一些财经类高校已经在保险专业中展开了社会保险能力的培养,为此,应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构建保险专业的社会保险人才培养体系,在保险专业中增设社会保险课程模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与实际部门合作,培养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国城市劳动力水平不断提升,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动力.因此,我国政府部门要对尽可能的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确保社会的安全和谐,其中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是我国社会进步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是国民经济以及社会信息化工作的一个主要部分.近年来,我国各个省市对于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建设都极为重视,一些城市已率先建成了大型的社会保障网,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在现有的基础上怎样更好、更全面的建设一套覆盖大量人群的医疗保险、养老、生育等高效率的保障信息系统,使得我国城市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更加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其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旅游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对专业人力资源的需求,但在旅游专业人才需求扩大化的同时,旅游行业人才储备短缺、旅游人才行业外流、旅游人才职业素质与社会需求偏离等问题突出.个人、企业、学校、政府等应开展旅游专业人才职业引导、规划、管理工作,不断构建和完善旅游专业人才供给体系,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实现旅游人才个人职业发展、企业发展、行业发展.本文分析了旅游专业人才职业规划与管理的核心能力、多元方向,提出了旅游专业人才职业引导与规划管理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本科劳动关系专业人才要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在各类劳动关系管理岗位上从事劳动关系运行管理、劳动关系风险的预防和规避等工作,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该专业交叉性学科的特点,实践教学项目开设较为繁杂、缺乏体系化和科学化。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科学设计劳动关系专业程序化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显得非常必要。定位于应用型本科的财经类院校,同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又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实验教学也势在必行。实验教学就要确立实验教学目标和建立实验教学体系,尤其要加强本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置,注重实验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效果,以便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更好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9.
夏艳玲 《劳动世界》2017,(17):11-12
应用型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近些年快速发展,建立较多的教学型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开设了门数众多的实践课程.可是,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和人才就业流向的多元化形成了偏差,社会保障专业的快速发展与实践教学能力和管理滞后并存,实践课程安排的局限性与社会需要的多变性形成矛盾.因此,要以学生为本,改进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实验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曹婉莉 《劳动世界》2020,(6):79-79,F000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专业认同感的缺失,导致学生对专业的态度模糊不清,产生困惑甚至厌学情绪。以观念、制度、器物为逻辑构架的实践教学模式,基于情感内化的专业认同,并结合专业特色层层递进地巩固认同感,如同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心中种下一棵种子,让学生从认同社会保障专业,到热爱社会保障事业,达到激发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批准,《中国劳动》从2015年起改为半月刊,创办《中国劳动》(学术研究版)。这是杂志社为更好地适应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一次创新,为更好地准动劳动科学理论发展繁荣的一次尝试,也是为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需求的一次努力。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人民幸褐安廣,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需要在实践上进一步探索、在理论上进一步创新。<中国劳动》杂志社顺应这一形势,力争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  相似文献   

12.
<正>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批准,《中国劳动》从2015年起改为半月刊,创办《中国劳动》(学术研究版)。这是杂志社为更好地适应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一次创新,为更好地推动劳动科学理论发展繁荣的一次尝试,也是为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需求的一次努力。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人决定性阶段,改革进人攻坚期和深水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需要在实践上进一步探索、在理论上进一步创新。《中国劳动》杂志社顺应这一形势、力争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  相似文献   

13.
马彦 《劳动世界》2017,(8):67-68
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不同类型的专业有不同的人才培养要求.本文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背景下,以苏州科技大学为例,研究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校政合作"的人才培养实践机制,分别是人才培养方案"校政共商",特色课程"校政共推",毕业论文"校政双导师",实践实习基地"校政共建",专业科研"校政共谋".最后,提出了"校政合作"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何德铭 《劳动世界》2016,(27):25-26
随着信息技木的推进,使得整个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发生改变,整个金融行业对于基础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目迅速增加,但目前高校对于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举步维艰,导致这样子的现象归结于就是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节,迫使社会与高校十分关注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问题.由信息技木引致我国金融环境发生改变,带动了人才的竞争.本文主要针对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为其后期发展提供足够的从业人员,也为金融学专业人才输出结构不合理进行深度调整,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重新定位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试图通过产学研合作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符合市场的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提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北京市某重点高校2010-2014届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进行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劳动关系专业学生的认知度和需求度,该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工作满意度、专业匹配度以及毕业生对大学期间课程的评价和建议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调整现有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和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逐渐加速。但是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主要在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中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农民的权益不断受到侵犯,生存和发展权益也遭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因此笔者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希望能够对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索马维亚在出任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期间,提出并大力推行体面劳动理念,这是他对劳动世界的重大贡献。体面劳动也受到我国政府和劳动者的肯定,与我国现阶段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改善民生的目标高度契合。不过在金融危机出现后,国际劳工组织未能拿出令人信服的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影响了成员国对劳工组织的信心,这对于有效落实体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化经济向全球化经济的逐步推进,在劳动力市场上区别于传统劳动关系的非标准劳动关系迅速发展,下文主要论述了非标准劳动关系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提出的挑战,此外,从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弹性、使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完善社会保障立法和明确各主体的责任等方面阐述了在非标准劳动关系下完善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立 《劳动世界》2013,(12):12-12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社会保障的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强。我国研究的社会保障的领域,主要用到的方法就是形而下的方式,其主要都是体现在制度的方面,对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并不多。我国的社会保障能够建立,其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道德,道德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向前发展。本文围绕着社会保障与道德的互动这一话题展开讨论,阐述了社会保障和道德的起源,以及道德的基本内容,并对社会保障与道德之间的互动进行浅析,从而能够使社会保障和道德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与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之科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4年《劳动法》之颁布起算,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已经蹒跚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既有成果,也有不足。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其体系化与科学化的反思已然成行。此时,立足于中国实际的理性开拓,与立足于法律内部"固有逻辑"的审思与筛选,当为今后立法发展的主流,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体系之构建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