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环境污染造成的生态破坏已变成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新农村战略背景下,国家对农村环境保护非常重视,逐渐将农村工作转向环境治理,最终实现将传统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应当借鉴国外农村污染防治对策,实地分析宿迁市蔡集镇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着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精准防治农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申莹莹 《劳动世界》2017,(18):45-4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生改善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必须清醒认识到,与经济建设比,我国社会建设仍然相对滞后.中国正走向社会政策时代,需要积极的社会政策来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本文考察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于中国发展的适用性及在当前中国面临的困境,最后讨论构建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的发展型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3.
搞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化,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紧迫任务。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要实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目标,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农民的养老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应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农村社会和谐化为重点,尽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当前,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年老后基本生活需要,通过“跳跃式”的方式加快政策制定步伐,应对…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既能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又可增加农民收入。金堂县农村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如何有效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金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困农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但相比之下,贫困农民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相关政策方面受到约束,收入增加比例不明显,导致很多贫困农民生活水平依然较低。加大发展社会社会生产力,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快速实现农民收入增加也成为当今时期我党以及政府格外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贫困农民收入问题,为实现创建小康社会,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出相关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建构中国特色发展型社会政策有利于协调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社会意识形态及现行社会政策进行深入分析,依据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从国家、社区及意识形态层面入手,探讨适用于我国的社会政策建构.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逐渐加速。但是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主要在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中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农民的权益不断受到侵犯,生存和发展权益也遭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因此笔者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希望能够对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良好解决,也关系到工业化、城市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在吉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中,存在着政府服务思想不明确、融资困难、产业化程度低、创业者文化素质不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缺乏等制约农民工返乡创业因素。为此,我们要转变政府职能、拓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渠道、加强产业指导、健全农民工创业辅导和培训体系、建立合作经济组织,以改善和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促进吉林省中小企业的不断创生与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吉林省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繁荣。  相似文献   

9.
银根 《劳动世界》2017,(9):53-54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现代化改革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整体实力和经济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和发展,国民收入也大幅度增加,而与此同时城市与农村收入差异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改革越向纵深发展,改革中出现的矛盾也日渐显现.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不协调仍是现阶段国家建设发展的重难点.由此得出,为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稳健前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整个国家人民的团结安定,必须有效解决城市与农村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依据城乡问题的表象现状找出本质原因并出具相关解决方案,制定有关政策制度且强有力的实施下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已经逐步的向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发展.针对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劳动关系主体多元化层次性与复杂化多样性等,逐步的健全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割,健全劳动关系向和谐方向发展成了摆在现在社会劳动关系的主要突出状况之一,通过深入分析了制约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的因素外,希望所提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既是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广大农村居民的迫切需求,它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在对典型国家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进行比较考察和国内先进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它们对完善现行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可借鉴之处和重要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和国内先进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经验和教训,对于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轩明 《劳动世界》2013,(9):175-176
劳资矛盾直接体现着社会矛盾,因此有效化解劳资矛盾能够促进劳动关系和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本文将从构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创新劳动关系中管理与服务的方式,加强劳动争议中处理联系等方面,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创新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着眼于摔倒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著作,文中所论述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现今正确领悟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建设的和谐思想,有助于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兼顾的和谐思想,有利于构筑全局性的国家安全体系;政治关系的和谐思想,有助于凝聚共识、形成携手共建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5.
劳动定额标准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贯彻按劳分配的重要依据,是促进劳资和谐、提升生产效率的有力保证。针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定额标准管理现状,要完善劳动定额标准的管理机制,就应加强国家宏观管理,完善行业引导与监督管理,规范企业自主管理,促进工会监督管理的全面管理,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劳动定额标准管理机制,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企业持续发展、现代化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的转型升级,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日益市场化、多样化和复杂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要从企业、政府、劳动者等多方面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在政策、法律、体制、观念、素质上下功夫,逐步清除制约劳动关系和谐的障碍,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企业新型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将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为此,劳动保障部成立了专项课题组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首先,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落实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近13亿人口中有62%以上人口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在农村,农民增收是其中的核心。要实现致富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但是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农民…  相似文献   

19.
林梅 《中国劳动》2003,(12):13-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大主题。围绕实现这一目标,城乡经济社会必须统筹协调发展。而农村城市化作为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完成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一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关键。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城乡和谐稳定发展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