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高职衔接是国家教育规划的重要政策。以重庆化工职业学院自动化专业群为例,”宽口径”对接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核心课程体系。本文对自动化专业群基于工程实训模式核心课程体系研究,根据岗位能力要素的分析提出了课程总体框架,从职业能力结构、工程实训装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为课程衔接提供支撑,为中高职宽口径对接自动化专业群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根本目的。同时,能够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运用知识能力更为灵活。从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角度看,教师开发出的校本教材,是教师教改的自学笔记和课程研究总结。在课程研究、校本专业教材的开发过程中,能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学校的品牌,能强化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打造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常用的教学模式。本文论述中等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进行分析,明确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而教师是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加强中等职业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对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将就培养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相关途径和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各地深入开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根据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情况,围绕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材开发、动态评价及师资队伍等方面,从一个专业教师的视角阐述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为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个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中等职业学校的金融事务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当以银行、保险、证券和信托等金融事务从业人员为目标。中等职业学校的金融事务专业应该注重素质教育,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专业课程设置要务实。由于经济工作中各个专业具有较大的相互关联性,而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金融事务专业的教育应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熟悉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法律知识。课程设置中除将经济类的共同性核心课程作为基本课程外,应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务与管理业务的实务操作为主,使学生的开放意识、操作水平能适应为各行各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要求。金融事务专业教师应树立"金融居次,事务为主"的教学宗旨。但"金融"只不过是高科技化的工具,事务才是金融事务的重点。因此,金融事务专业的课程不能等同于对传统金融课程的照抄照搬,只能是围绕"应用、操作及维护"的原则对其进行取舍。金融事务专业是新开设的技能服务型专业,许多课程设置问题尚有待商榷。笔者认为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基本宗旨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着力解决目前我校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形成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建立以技能服务型课程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师资队伍建设是模具专业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中职校模具专业教师素养。通过拓展模具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了解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改革趋势,参与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能力,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水平,是提升中职校模具专业教师素养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特色是品牌的第一支撑要素,没有特色也就没有品牌,品牌专业是专业特色的凝聚和升华,品牌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专业特色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已有特色,不断培育新的特色,是建设品牌专业的客观要求,也是专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以特色创品牌。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大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中职学校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打造专业品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成为当前中职学校发展主要目标。以四川省泸县建筑职业中专学校教学管理实践经验为例,谈谈怎样抓好中职教育质量与内涵管理。  相似文献   

10.
王东 《经营管理者》2013,(32):345-345
课程是学校学生学习学科的总和以及进度和安排。目前烹饪专业教育中,出现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重复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浪费了教学资源。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深有体会,联系教学实际,提出烹饪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策略,以期为中高职课程衔接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之前,2013年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3〕12号)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执行该“标准”,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对于转变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偏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吸引力,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有教无类”“师高弟子强”和中职学生“成才”与“出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个性化、办学特色化是当前国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实现教育向更高层次的均衡方向发展的要求。荣昌要打造“渝西川东教育高地”,实现“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除了要在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资源等方面下工夫外,更应根据县内学校网点布局,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突出特色,在努力打造县城品牌学校的同时打造农村学校的品牌。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学校长远发展和学校品牌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当前的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应有的育人氛围。本文以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为例,尝试构建具有魅力、活力的幸福校园文化,奠基学生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泸州地区机械制造业发展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为背景,阐述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课程改革、学生在校学习实习,逐步建立工学结合理实交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民办教育因其市场属性和企业特征将不可避免的卷入产业化竞争的市场浪潮中,因此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背景下民办教育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走品牌战略的道路。本文创造性的提出民办教育的品牌发展可以借鉴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在品牌建设过程中规划好品牌化决策、品牌模式选择、品牌识别界定、品牌延伸规划、品牌管理规划与品牌远景设立六个方面的内容,从而打造即有文化教育内涵又有市场竞争力的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其专业设置应与地方产业发展相适应。文章以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信息管理系统为数据来源,统计分析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产业分布现状,探讨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平衡性,并对其未来几年的专业设置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之前,2013年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3〕12号)对中等职业学校教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单位。学校现有在籍学生11000余人,教职工600人,开设有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财经商贸、旅游服务5大类16个专业。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把“文化立校”作为学校发展核心战略,结合与中华职业学校(渝校)的历史渊源,把传承和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元素,充分挖掘黄炎培职教思想的精髓,构建了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提升了学校的发展内涵,增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学校电子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传统的教材是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实验,也有的教材增加少量实训操作。教学过多强调知识的传授,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不够。而这门课程学习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学习中缺乏动手实践操作,缺乏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体验,从而学习困难,缺乏学习兴趣和信心,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彰显“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实一体化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强化专业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深化课程改革,打破学科体系,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就需要新的项目教学教材。  相似文献   

2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内涵,探讨了专业建设过程中,在专业发展方向、专业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详细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专业教育贯穿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发展与学科发展相结合、专业知识结构与人才市场需求相结合、固定的课程体系与动态的知识结构相结合和教师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专业建设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