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截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一个时段为视角,提出了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性的关键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二是中国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分析了共产党在早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阶段的“左”右斗争、国共合作、大革命失败等的历史教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对中国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必须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与时俱进的国加政治举措改革。建设我国成为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现代化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上突出作为,蓄势待发的中国新生的改革力量正在腾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念,进行全面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充分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化策略,实现现代中国政治和经济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3.
从19世纪末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翻译便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必要条件和初始环节,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马克思主义译入中国的特征和传播过程可以看出,翻译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的特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的唯物主义美学观点出发,简要论述了艺术与生活的辩证关系以及艺术论中的美学观点,提出了构建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的必要条件和理论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高等教育而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还要对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思想进行有效引导。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对我国国情最深刻的认识,有效开展这一课程教学,不仅要做好知识理论普及,还要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融入学生思想,随着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一课程如何更好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教学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人事人才思想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践李颖平,余耀武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国情,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深刻阐述,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人事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独特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不仅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也促使其从原创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中国文明对马克思主义的接纳与发展也为后者提供了新的动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在当代世界文化发展中的重大贡献。作为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需要不断审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国家的需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新时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如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所谓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形式化便是指讲马克思主义欧洲、苏联的形式转化为中国民族形式,就是说要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理论与中国人民惯有的思维模式进行融合,从而更好的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指导。现阶段在中国积极的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化具有重大的发展意义。只有充分综合各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经验,并充分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才能够不断的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进程,才能够真正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中,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指导。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哲学基础,使得我党能够充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使得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梦”的实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的基本关系进行探讨,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11.
自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以来,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艾思奇等马克思主义者的传播下,曾被大众普遍的接受。为了避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生活中被逐渐边缘化,实现马克思在创立学说时:“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理想,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本文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大众化相结合的,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产生以来,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一百多年间,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之中。自我国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十分迅速。面对新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如何实现大众化,是我们党、国家发展的重要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人才理论的特点□王梦周李铁在邓小平的著作中,关于人才理论的论述十分丰富,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及我党人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站在战略的高度对待人才问题。人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无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梦,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认识,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表现。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也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的指导思想,我国的法律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础之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而毛泽东法律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法学和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具体表现,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进行中国化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主动继承与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义法治理念及法制设取得初步成就也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的,是对毛泽东法律思想的积极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示了我国的民族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先进领导者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的理论成果。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外来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理解,使其具有中华民族的特点,成为领导我国未来的民族建设的思想领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目前领导中国的指导思想,必须使其结合中国的国情,根据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显现了我国的特色。本文就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特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一条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是,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一国、一地、一时的实现程度,不仅取决于理论本身,也取决于不同的实践对它的需要程度。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长期的指导思想,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的研究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具体应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国内外的诸多学者对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9.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调查研究是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桥梁,是毛泽东进行理论创造的基本途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必须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坚持调查研究,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使马克思主义大旗在中国得以确立。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什么李大钊没有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本文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找出原因,进而指导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