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方晓梅 《理论界》2006,(10):237-238
本文就附加疑问句的传统语法定义与其在实际交流语境中的变化与功能进行探讨,说明英语附加疑问句的语法与语义功能是发展的;极性语调的运用和附加疑问结构形式的变化丰富了英语语言的表达内涵,使交际语境中附加疑问句具有了新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用修辞教学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其结果直接影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了培养汉语学习者的语用修辞能力,应当加强和完善对外汉语的语用修辞教学。语用修辞教学渗透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及层面,自始至终全方位地影响着学习者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语用需求的发展促成了语言的发展.修辞语用对于语言发展的影响作用,不仅体现在具体言语加工的动态语用过程中.它的某些言语成分还会沉淀下来成为语言中词义系统的成员,其具体表现就是使已有词产生修辞义,形成一词多义.修辞语用对于一词多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用和修辞是两门有着交叉点的学科 ,极易给人以错误的印象 :语用 =修辞 ,因此有必要弄清二者的区别 ,以澄清误会 ,明确它们各自的研究对象、范围、任务 ,真正认识这两门学科。本文试图以新的视角来区别语用和修辞 ,认为语用和修辞存在着以下的相异点 :达意与得体的差异 ;语境的突发性与既定性的区别 ;表达的自觉性与自发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肌理骨干,是整个汉文化构成的因子。析字是汉语独有的一种修辞格,典型地体现出汉民俗文化的特点。析字修辞源远流长,在文字游戏、政治生活、命运预测,以及在文艺创作等社会语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具有多种语用功能,达到了精湛圆熟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以模糊修辞理论为基础,结合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利奇的“礼貌原则”,对广告语中模糊修辞所发挥的多方面的、积极的语用功能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指出模糊修辞能使人们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时更为合适得体。  相似文献   

7.
便条写作是英语学习者的一种必备技能,是人际交流的重要修辞手段.修辞情境是修辞话语产生的来源和基础.从修辞情境理论的视角对TEM-4便条构成的修辞情境要素进行分析,解释便条写作中出现的语用错误,旨在提高EFL学习者的语用修辞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传统修辞学将转喻约简为词汇间的替代,对转喻修辞功能的讨论比较简单;认知语言学把转喻看作一种普遍的认知方式,忽略了转喻在日常语言,特别是在文学语言中修辞效力的体现。转喻既是一种认知机制,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语用现象,二者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9.
试论流行短语的生成渠道及其语用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全  徐瑾 《北方论丛》2003,(3):104-109
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词汇的变化,而词汇的变异常常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它记录着人类生活的发展变化和观念的递嬗更新。改革开放以来,流行词汇大量涌现,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比较全面地认识流行词汇中的流行短语,本主要从语用的角度,考察分析了流行短语的五种产生渠道,并从内部构成的修辞性理据和运用中的修辞性效能两个方面描写和阐释了流行短语的语用效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政治话语的语用预设重新分类,并根据说话人的主观心态,将虚假语用预设分为主观性虚假语用预设和客观性虚假语用预设。前者是说话人故意为之的,具有一定的语用目的和意识形态倾向,又可称为预设撒谎。从修辞功用角度看,它有积极的修辞效果,可称为积极虚假语用预设。对批评话语分析者而言,积极虚假语用预设是话语生产者表达观点,操控读者,实现交际意图的一种有效手段。文章对此进行阐释,以揭示虚假语用预设的意识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1.
隐喻是表面错配而内隐契合的有益于更有效交际的语言手段和策略;其分类可以理解为一个连续体,(准)固化隐喻和新创隐喻分别位于其两端,挣脱了相似性带来的困扰;隐喻的(外显)功能包括概念易及功能(认知功能)、语言促进功能(包括词汇/意念填充功能、经济功能、语篇(连贯)功能和表述增效(美学)功能)、情感功能、人际调适功能和文化承载功能;分析隐喻意义、隐喻含意、稳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可揭示出隐喻外显功能之间趋同一的语用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英语有意真实歧义的语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英语歧义分为无意真实歧义和有意真实歧义 ,着重从语用角度探讨了作为一种重要修辞手段和独特言语技巧的有意真实歧义被运用于文学作品及日常交际中所产生的积极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疑问与否定两大范畴有一定的关联性。本文重点考察含疑问代词"什么"、"谁"、"哪/哪儿/哪里"等特指问表否定用法的相关类型,并总结出特指问表否定用法的产生机制及语用特点。本文认为这种否定用法是通过以疑问形式的语法结构为基础,由疑问代词本身、反问语气及语境合力产生的整体功能,其产生是以反问为机制的,表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及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4.
人称指示的语用投射及其交际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取韩礼德的人际功能视角研究人称指示的语用投射现象及其交际功能,扩展了对人称指示语用投射的理解,将所有违背指示自我中心性的称呼认定为语用投射,揭示了其蕴涵的丰富的人际意义并发现了其实施的多种交际功能,比如语用含蓄和拉近会话双方交际距离的功能等等,最后分析了人称指示语用投射产生的机理,认为移情是其产生的主要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5.
自然语言逻辑中的预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设是自然语言逻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弗雷格、罗素和斯特劳森最早对预设问题作了研究,从此引起了人们对预设问题的浓厚兴趣。预设可以有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的区分,它们有各自的应用情形。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应对预设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语用模糊是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研究语用模糊现象需要研究语用模糊的概念,产生,类型,功能和存在的意义,其本义旨在给语用模糊建构一个简单的框架并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英语模糊限制语的言语交际功能与语用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模糊性,决定了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模糊性。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自然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在言语交际中起着润滑刑的作用。采用何自然等从语用角度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对模糊限制语的言语交际功能及其与语用失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正确使用,模糊限制语能够增强话语表达的灵活性和得体性。但如果误用滥用,也会导致语用失误甚至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18.
根据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内容和功能,语用失误与语用语言、社会、心理、迁移相关联。导致这些失误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原因。针对失误的表现和成因,提出了减少甚至避免语用失误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中叶以来脱口秀节目逐渐被大众接受并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艾伦秀》是美国最受欢迎的脱口秀节目之一。预设是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中一个重要的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领域,由于自身的特点及功用,预设经常被大量应用于脱口秀节目中。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分析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指出了四种语用预设在脱口秀中的应用和语用预设在脱口秀中的功能,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脱口秀语言。  相似文献   

20.
曾文雄 《阴山学刊》2003,16(2):52-55
提供学习者语用输入与交际性练习及会话常规将有利于二语语用流利性的发展。通过对中高级学习者在会话策略、会话润滑剂、言语行为、语用负迁移、会话连贯性及语速等方面进行明示教学与隐含教学的对比研究 ,会发现提高学习者超语用意识能使他们获得更好的语用流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