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4 毫秒
1.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学生可以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人、培养人,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政文 《求是学刊》2001,28(3):80-86
康德认为,美的本源出自于人的理性能力与知性能力之间的审美判断力,但美的本源决非美的本质.美的本质是审美判断力在其判断活动中展开的涉及到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美的本质可以深刻地应答美的本源问题.同样,对美的本质的界定只是问题的开始,美的本质问题只有在关于艺术本体的阐释中才能得到终极解决,从美的本源到美的本质,再从美的本质到艺术,康德通过对美的本质的二重解构,重新打开了美的本质之门.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学知识的传播,美育愈来愈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语文教学还能进行美育教育,其中有很丰富的美育元素.若你分析初中语文教材里面的课文,你会发现几乎每一篇课文都是那样的美,能给人以美的陶冶、美的享受、美的启迪.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语文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从三方面着手: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思维能力及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人、培养人,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如何让审美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绚烂开放呢?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把教育誉为"益智"的科学,重点在教育中体会美、认识美、表现美,继而创造美,这也正是教育部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内核.艺术是人类进步的灯塔,高校教育如何让学生分享艺术精神食粮,使学生成为通达、创意横溢的人才是文章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美感,就是审美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是人们在欣赏活动和创作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美育就是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为基础,根据教育学原则,通过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审美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艺术趣味和高尚的思想情操。语文课就囊括着审美教育的诸因素,可以说语文课是一块宝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在给学生挖掘知识的宝藏,而又是在同学生一起吮吸美的甘泉。因为课本中百分之七十的课文是古今中外的名著,这些名家名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文中讴歌人的思想,塑造美的典型。这就给我们利用语文课向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准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就是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向学生进行美感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了朗读在体味文章鲜明独特的思想感情,领略文章的音乐美等创造性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阐述了朗读在提高学生说话能力,对文章含蓄美和形象美的感染能力,对陶冶学生美好情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等人文性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朗读这一教学手段会增加语文及语文教学的魅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正>黄河流域民族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学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音乐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发展规律和个性化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在感知艺术的同时,掌握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性体现为教师在教学中采取艺术的教学手法,通过艺术的途径,创设艺术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进入实际的角色,继而转化为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乐学、善学的态度.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现代教师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能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提高教学的质量,本文是作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沉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课本所选编的教材都是有代表性的经典美文,作为语文教师,要责无旁贷地引领学生从多度去感受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3.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读一些古诗词,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学素养,都显得至关重要.但一直以来,诗歌教学都是停留在对诗句的理性分析和死板翻译上,对于诗歌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却很难深入领悟.学习古诗词,不必做架空分析,应在“品悟”二字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人们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就是审美能力,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意义重大。本文主要研究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的策略,提出三个意见,美术鉴赏教学增加人文主义色彩;开展创造性提问活动,拓展学生想象思维;运用比较法,加深学生对绘画艺术的认识。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美学的对象是在研究美学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基础上构成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是:(1)客观美;(2)创作的主体;(3)艺术.如何理解客观美?就其广义而言,美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完善.完善是客观现实、精神生活和艺术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体现出这些现象存在的完满无缺.就这个意义来说,完善是所有美的现象共同具有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有效提问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  相似文献   

17.
苏联提出审美文化这个概念,大约是在30年以前。最早开始研究审美文化的是苏联科学院院士A.叶果罗夫和美学家B.K.斯卡捷尔希科夫。叶果罗夫在《艺术与社会生活》(1959)一书中提到审美文化的概念时指出,研究审美文化主要是为了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运用“美的标准和原则”,“它(审美文化)不仅要求我们善于在生活和艺术中发现、理解和评价美,而且要求遵循美的标准和原则进行实践活动”。B.斯卡捷尔希科夫在他的专著《共产主义建设时期苏联审美文化发展理论问题》(1965)中,所持的也是  相似文献   

18.
通识艺术教育是聚焦人文、审美及素质的教育.具有"美德"育人、"人文"育人、"大美"育人的功能与意义.针对目前通识艺术教育在实际教学落实中的课程内容、结构、设计特色等存在的问题,探究通识教学实践改革与创新策略,进一步提升艺术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引导力、文化素养与艺术审美、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张胜楠 《生存》2020,(15):0222-0222
不知不觉中,踏上这三尺讲台已经九年了,至今还记得第一天以教师的身份踏入校园时那轻松无比的步伐;记得初次踏上讲台面对学生渴求的眼神时的激动和热情;记得亲身感受到老教师们扎根教学时无怨无悔的精神,我明白了做一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就为了这样一份信念,我丝毫不敢松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跋涉前进。爱是具有感染力的,爱能够改变一切,因此在教学中和生活中,不仅要有爱的情怀,还要有爱的艺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一、改变传统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化学是中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把化学教学搞成仅为少数学生的升学服务,而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使学生负担过重,妨碍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也并不是"齐步走"、"一刀切"或"扯平拉齐",要承认学生的客观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作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