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高校各类实践活动在育人理论、目的和特征上具有多种同一性,在育人组织与方法上具有互惠互利的共性要求.统筹各类实践活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助力学生人生价值实现有着重要意义."三全育人"背景下,强化制度设计与保障,在实践资源上建构育人共同体,"以人为本"地精细设计实践能够大大提升高校实践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2.
在"一带一路"的政策背景下,"订单式"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企业需求出发,向企业输出高质量的专有所长的专业技术人才,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校企合作,特别是加强与一些国际化企业之间的合作.实践证明,"订单式"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培养了一批国际化、精准化、专业化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有效提升了环境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率和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即要求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更不是书本的奴隶,教师的"应声虫".而是要体现出"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其主要任务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当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也就决定了教师这个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相似文献   

4.
"忠"的观念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支柱,也是先秦时期道德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其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春秋时期,"忠"观念表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向,兼具君德、臣德、朋友之德等多重内客.战国时期,"忠"观念从一种具有普遍含义的社会价值逐渐缩小为一种具有特定主体与对象的具体的道德要求,"忠君"遂成为"忠"观念的首要内容,"忠君"观念呈现出绝对化倾向.同时,忠孝关系也成为战国时期亟待解决的社会矛盾,在二者的优先性问题上经历了从孝先于忠到忠先于孝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起源于美国,也经历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过程."双创"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适应变化、探索未知的能力,其本质是"育人".该文探讨了"双创"教育的起因、发展、内涵,探讨了"双创"教育的体系建设内容,指出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基点是大众教育,"双创"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延展,二者的目标一致,只有深度融合才能互相成就.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应从课程体系、组织管理、生态环境建设三方面入手开展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开局之年,川台交流合作再出实招.1月14日,"台企拓内销?两岸一起来"线上推介对接(四川专场)活动在成都举行.活动由商务部台港澳司、国台办经济局指导,海贸会、全国台企联、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台办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7.
"辨物居方"是指先民在其群聚生活中"辨别万物,知其所止,于人则辨然不疑,于物则各当其所"的生命活动与精神活动.群聚生活与"辨物居方"相与为用、相互需求,前者为后者提供思维之对象,后者为前者之存续提供精神性前提.正是在这种相与为用的机理之中,孕育了中国早期政治知识的因子:最早的时空观、共同体意识、分体意识以及最初的秩序感.从这个意义上说,"辨物居方"提供了在发生学意义上理解中国早期政治知识之孕育的钥匙,并深刻影响了中国早期政治知识的内涵与气质.  相似文献   

8.
正一百多年前,在松花江南岸,城市在这里舒展着腰肢。一百多年后,这里生长出哈尔滨最著名的老城区——道里区。2018开年之初,"魅力道里冰情雪韵"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采风行活动拉开帷幕,"采风行"活动组重看道里区,切身体会它的今昔变迁,感受城市成长的精神动力。"采风行"从中国木雕馆开始。4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聚集在道里区景江西路的中国木雕馆内,"长枪短炮"蔚为壮观。这些摄影家全部是《黑龙江画报》影像联盟的成员,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在我区的全面铺开,"活动教学"这种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多教师只关注了课堂活动的形式,而忽视了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艺术活动日益与经济活动结缘、经济活动日益渗透到艺术活动的今天,重新审视文艺创作与经济活动的关系显得尤有意义.一方面,作家的经济状况并不能成为主宰其艺术成就高下的决定因素,贫困潦倒恰恰有助于情真意切的艺术表达,养尊处优往往导致无病呻吟的形式主义,因而常见的情形是"穷苦之言易好",而富贵之音淡薄,所以"金钱里没有诗歌";另一方面,"食必常饱而后求美",一定的经济基础往往是成功的艺术创作得以进行的保障,"著书都为稻粮谋",不少优秀的文艺作品恰恰诞生于作家对于财富的追求之中,于是富裕或追求富裕的经济活动往往又成为孕育杰出的艺术作品的温床.如此看来,文艺与经济的关系呈现出双重悖论,不可简单视之.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标准》强调"实践活动",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注重实践活动是国际数学课程的一个趋势,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实践活动就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它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他改变了传统数学模式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对"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的数学,我有如下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形而上学是人类的自然倾向.根据形而上学对象--"绝对"对于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来说是"超越"的还是"内在"的,形而上学应该被区分为"外在形而上学"和"内在形而上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确立的是外在形而上学,而<实践理性批判>确立的则是内在形而上学.作为内在形而上学的自然倾向,其实践活动最终落实在"信仰"上面.信仰作为人类满足内在形而上学要求的活动,是通过信仰的实践来完成的,它不必把"信仰"变成"知识"的理论活动来完成关于"绝对"的思辨知识.在这个意义上,"信仰"的最高意义仅仅在实践理性之中,而不在理论理性之中.  相似文献   

13.
杨兴明 《社会福利》2012,(10):56-56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民政局大胆尝试农村福利院骨干工作人员"互动挂职"活动,全区12所农村福利院院长、副院长及业务骨干分期分批到兄弟乡镇福利院"挂职",通过近一年的工作实践,"互动挂职"活动已初见成效. 一是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通过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认真把满足供养人员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到互动挂职活动的每个环节.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得到增强,工作热情得到增强,创新意识得到增强;服务理念得到升华,服务水平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个大舞台,人生就是一出戏.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学校教育就是一出"活剧".以往,老师们总是认为: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是主体,是演员.学生是客体,是观众.于是,三尺讲台便成了教师们施展演技的绝妙舞台.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学生只能当观众,坐在台下观看"演员"在讲台上的精彩表演.却没有参与到其中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怎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怎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呢?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前台退到幕后,变"演员"为"导演",让学生从"观众"变为"演员".这样,学生才会在教师精心策划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教师要想扮演好"导演"这一角色,应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一、现象分析 现象1:重形式轻内涵——丰富多彩的活动流于形式,过于追求英语教学的多样性,教学只为"表面"热闹,教学过于追求"现代化",只为开放而"开放",探究泛化. 现象2:重过程轻结果——英语教学从机械的知识性教学转向互动的交往性教学,从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转向学生的内在发展,从强调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学生的学习过程. 现象3:重认知轻情感——对学生的探究兴趣、学习态度、科学方法、创造精神以及情感价值观等情意方面的发展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可操作的评价方案. 现象4:重主体轻主导——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由过去的重主导而轻主体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即重主体而轻主导.  相似文献   

16.
韩高年 《求是学刊》2005,32(5):84-87
从发生学角度考察,赋的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铺陈物类"和"不歌而诵"都起源于远古祭神仪式上巫祝铺陈祭品的言语活动.西周及春秋时代,随着巫祝官守演为世卿大夫政治,"登高能赋"、"赋诗专对"、"不歌而诵"也成为卿大夫的文化人格和行为艺术.战国之"士",以道自任,因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故士以口诵述其道,以铺张扬厉论其术,最终形成文体的赋.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学教材,提出了"亲爱的小朋友,你们注意了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这些都给了我们提供了足够的理论依据: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紧密联系小学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从过去的教材看,比较重视"怎样写"的问题,而新课标则重视"写什么"的问题,新课标下的作文训练体现了三个特征:写作训练事例糅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写作训练由课文生发出来并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写作训练常以补白的方式出现.可见,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获得能力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9.
一、猜想创编,于探索挑战中"体悟"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有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因此,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数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口算"60÷3=15÷3="有了"好算"的体验后,再把学生组织在猜想编好算的除法题"80÷4=60÷2=90÷3=40÷2=24÷3=18÷6=12÷4=48÷6=72÷8="这一极富挑战性的活动中.在学习中,我多次组织学生进行猜想活动,并不在于学生是否能猜想出正确的结果、结论、重要的是通过猜想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学到探究知识规律的科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发现"75÷3=65÷5=84÷4=42÷3="的多种计算方法.而学生对口算的感悟过程是思维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享受到探索活动的乐趣,对枯燥无味的口算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我认为在进行数学规律探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大胆地让学生进行猜想.  相似文献   

20.
《自我认识与成长》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重要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整合自我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及塑造高尚的人格力量.运用体验式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视角,参照美国心理学创始人威廉·詹姆斯的自我认识理论,该课程应进行"我是谁"、"人我关系"及"我的未来"三大主题的探索.通过"热身活动——教师短讲——小组活动——游戏体验——讨论分享——总结深化"这六个教学环节,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现从"自我、单一角色的探索",到"多元角色参与",再到"自我与社会联接"的转化.从研究结果来看,学生的改变与课程三大任务的设计是相一致的,课程设计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仍需要增加课外实践环节,实现课上、课下的无缝对接;改变小组组合形式,促进小组动力的发挥;转变教师角色定位,与学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