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日本目前正面临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危机对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已经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就业。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日本的就业率素来以高和稳定著称。所谓的“终身雇佣”、“年资薪金”等,一直被奉为日本式经营管理的法宝,许多人对此津津乐道。但是,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下,雇佣安定的神话也逐渐破灭了。经济长期不景气,迫使企业不得不将富余人员推向社会,失业率达到了创记录的4.8%,有人估计,它最终将会突破10%。许多公司职员,特别是中老年人,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在各行…  相似文献   

2.
刘红 《日本研究》2002,4(4):25-30
战后以来 ,在主要发达国家中 ,日本一向以雇佣稳定、失业率低而著称 ,但是自泡沫经济崩溃后 ,随着日本经济日益陷入长期萧条的泥潭 ,日本的失业率也呈现出一路攀升的态势。在高失业率不断持续中 ,日本雇佣问题日益深刻化 ,日本正迎来所谓“大失业时代”、“高失业率时代”。一、日本失业的现状   (一 )从国际比较看 ,据 OECD对日、美、英、法、德五国的标准化失业率变化的统计 (表1 ) ,截至 1 997年止 ,日本的失业率在五国中一直是最低的 ,但是由于 97年日本提高消费税率 ,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内金融动荡等原因 ,经济景气出现了战后最大…  相似文献   

3.
崔岩 《日本研究》2009,(3):54-58
今年3月份以来,日本的失业率不断上升,创下了历史最差的记录。尽管本次深刻的经济衰退导致了失业率的上升,但是从日本失业率长期变化趋势看,失业率存在着一个长期的上升现象,平均失业率比此前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与劳动需求存在密切关系的雇佣结构在近年来出现了重要的变化,即非正式雇佣的比例大幅度升高,已经达到了34%的水平。作为不稳定的雇佣形式的非正式雇佣,其比例的上升会导致就业的不稳定。本次经济衰退中以非正式雇佣为主的劳动需求调整,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失业率的恶化。  相似文献   

4.
刘红 《日本研究》2001,(4):27-33
日本对雇佣流动化问题的关注 ,始于 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之后。随着经济萧条的持续 ,日本劳动市场上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 ,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一环 ,日本政府提出“雇佣流动化”的主张 ,以促进失业者的再就业。但是目前关于雇佣流动化的定义 ,尚无一个统一的说法。有人认为雇佣流动化是指企业可以更容易地解雇员工 ,有人认为雇佣流动化是指正式员工的比率或长期工龄者的比率大幅度降低 ,还有人认为雇佣流动化是指劳动力转移的活跃化 ,不仅包括转职的活跃化 ,也包括失业者的不断增加。实际上 ,在日本最早明确提出“雇用流动…  相似文献   

5.
一、引 言本文主要谈两个问题 :(1 )从法律角度看日本企业和政府间的关系 ;(2 )日本放宽对民间企业限制的动向。本文还将概述一下支撑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法律制度和政府 (国家 )的作用以及高速增长结束后开始的放宽限制企业的动向。二、支撑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法制特征1 日本经济体制的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高速增长期的日本经济体制有两个重要特征 :一是确保就业的稳定 ,二是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制度。(1 )确保就业的稳定 日本的传统制度一直强调稳定 ,特别是就业的稳定。终身雇佣制和各企业的工会制度被认为是降低失业率、支撑…  相似文献   

6.
据 2 0 0 2年版《劳动经济白皮书》报道 ,2 0 0 1年日本的失业率为 5 0 %。其中 1 5~ 1 9岁年龄段的失业人数占总失业人口的 1 2 2 % ,2 0~ 2 4岁年龄层占 9 0 %。年轻人的失业率之高 ,以及“自由打工者”时代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本文重点分析包括这些年轻人在内的日本公司员工的工作意识。日本高中大多施行的是应试教育 ,没有职业教育 ,大学也是如此。同其他国家相比 ,日本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极为淡漠。调查结果显示 ,美国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果没有定下自己理想的职业 ,就会深感不安 ;而日本的大学生则将大学时代视为不受工作约束…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就业难和失业率较高等现象依然存在,如何缓解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日本战后雇佣政策的转变以及对非正式雇佣形态的有效利用中得到启示.本文从现代日本非正式雇佣的现状着手,详细剖析了日本雇佣形态转变过程中与其密切相关的政策导向、经济结构的转轨、消费扩张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8.
王伟 《日本学刊》2003,(1):61-73
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失业率持续上升,就业形势严峻。近几年来,日本政府及各有关方面为应对这种局面,一直在协调各种关系,商讨对策。2002年12月日本“雇佣问题对策会议”通过了《关于雇佣问题的政劳资协议》,它针对日本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方向性的改革方案和具体措施,不仅为解决日本的雇佣问题开出了处方,还意味着战后日本雇佣体系的终结。  相似文献   

9.
据《劳动力调查》表明 ,1 998年的雇佣人数年平均比上年减少了 2 3万人。自上年开始的雇佣减少是 1 954年以来首次发生的现象。即便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 1 975年也比上年增加了 9万人的雇佣量 ,如果考虑到这一点 ,那么 ,本年度的雇佣减少是非常明显的。 1 999年又破纪录地减少了 3 7万人。 2 0 0 0年雇佣人数有所恢复 ,增加了 2 5万人 ,但是 ,所增加的是临时雇佣 ,而稳定雇佣却减少了 6万人。因此 ,失业率在 1 998年便从 3 %猛升至 4 % ;2 0 0 0年 ,完全失业人数年平均达 3 2 0万人。急需就人数达 2 58万人 ,1 999年和 2 0 0 0年两年 ,完全…  相似文献   

10.
以法人相互持股、主银行制、终身雇佣为支撑的传统公司治理,一直被视为日本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来源。20世纪90年代,经营环境的改变使日本企业的竞争力下降,进而引发了公司治理改革。目前,改革各方面显示出不同成效,日本企业的公司治理呈现多样化局面,不同公司治理类型间存在互补关系。其中,市场化融资与改进后的终身雇佣制形成了新的均衡,兼具市场竞争和组织协调的双重优势,支持着日本企业培育新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日本银行业股权模式的特征及教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   2 0 0 1年以来 ,日本经济进入了近十年中的第三次衰退 ,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不乐观 ,GDP增长率由 2 0 0 0年的 2 .2 %下降至 2 0 0 1年的 -0 .4 % ;失业率由 2 0 0 0年的 4 .72 %上升至2 0 0 1年的 5.0 % ;消费品物价上涨率 2 0 0 1年为 -0 .7% ;日经指数 2 0 0 2年 1月 2日收市报1 0 54 2 .6点 ,比 2 0 0 0年 1 2月 3 1日下降了 3 3 .9%。日本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其经济体制的限制 ,没有能随着近 1 0年经济低速甚至是负增长 ,而及时解决泡沫经济时代形成的生产能力、不良债权和雇佣等“三大过剩”问题 ,以及政…  相似文献   

12.
从根本上说,表示一国经济状况最基础的指标是:1.经济增长率;2.通货膨胀率;3.失业率;4.国际收支等。在先进工业国家中,从主要先进国家实际经济增长率的长期趋势、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外汇储备几方面看,日本的情况最好(外汇储备仅次于西德和美国,名列第三)。因此可以说,日本是主要先进国中的佼佼者。牧野昇先生在《强大的日本之剖析》中说,日美经济差距并不象公布的数字那么大。据纽约证券交易所调查部统计,按照经济成果  相似文献   

13.
孙欣 《社会》2003,(9):34-35
近十年来,持续低迷的日本经济,似乎 给整个社会都蒙上了一层阴影。一些公司、 企业甚至银行破产倒闭,失业率居高不下。在这种社会“大气候”下,社会关系的最基本单位——家庭“小气候”也“晴转多云”,离婚率不断上升。2000年,日本全国离婚个案超过26万件,离婚率达到历史最高点2.1%。(日本经济企划厅,2001,《国民生活白书》)。  相似文献   

14.
张环 《日本研究》2009,(4):57-61
以横向信息结构、终身雇佣制、内部晋升制和等级工资制为中心的企业内部制度以及以主银行为中心的相机性公司治理,作为一套完整的互补性企业制度曾经有力地支持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这些制度中的某些子制度逐渐成为了日本经济增长的阻碍因素,甚至成为引发泡沫经济的重要原因。但是,对于日本企业制度有效性的变化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说其有效性产生了分化,这表现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前日本长时间的经济复苏上。但是企业制度中对新经济激励的缺乏也使得日本此次的经济复苏只能是一种低增长景气。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就业问题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就业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赶超”国家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战后日本由于成功地实现了低失业率的高经济增长而备受世界各国的称道与瞩目。日本1956一1973年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而完全失业率平均仅为1.14%,其中失业率最低的年份仅为0.8%。①由于中日两国存有诸多方面的可比性,尤其当时日本曾经历了由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由不发达市场经济向发达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故研究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就业问题,当前对我国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劳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一、日益严重的制造业衰退日本最近的就业形势恶化,完全失业率超过了3%,创历史最高水平.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也是第一次石油冲击(1973年)以来最严重的,造船业和制铅业长期受结构性萧条的困扰,基础工业中的钢铁业及机械制造业也陆续加入了不景气的行列.日本的出口产业正在加紧实现海外生产计划,国内设备投资疲软,而对外投资却不断扩大,并力图从国外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通产省对主要企业所作的调查表明,以电机业和汽车业为中心,日本企业1987年度的海外投资预计比上年度增加30%左右.为适应贸易摩擦和日元升值的新形势,扩大对外投资和产品进口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制造业吸收  相似文献   

17.
在资本主义世界中 ,战后日本的失业率一直是最低的 ,这对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重要作用。据美国的情况显示 ,失业率每减少 1 % ,产出约可增加 2 % ,1从 1 997年的情况来看 ,GDP的 2 %就是 1 60 0亿美元 ,这就是说 ,全美国每人平均约增收 60 0美元。2 由于就业的增加会导致生产潜力的发挥 ,从而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自 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 ,失业率出现连续上升趋势 ,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1年度 1 991 1 992 1 993 1 994 1 9951 9961 9971 9981 999.1 -1 999.3失业率 (% ) 2 .1 2 .2 2 .62 .93.2 3.3 3.54.3 4 .6  资料来源 :…  相似文献   

18.
日本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市场经济条件下 ,失业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日本也同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样 ,时至今日仍然摆脱不了失业问题的困扰。然而 ,由于日本采取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失业保险政策措施 ,其失业率低于其它国家。研究日本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调整 ,对于我国建立以促进再就业为主导思想的失业保险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日本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失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和地区必不可缺的社会保障项目之一 ,根据美国社会保障总署所编的《全球社会保障制度》一书的统计 ,到 1…  相似文献   

19.
企业所有法人化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日本是股权法人化高度发达的国家 ,但是 ,日本这种高度发达的法人股权是以法人相互持股为其存在形态 ,由此形成了与其他发达国家性质不同的企业产权关系和产权制度 ,并在公司运行目标、资本结构和公司组织体制等方面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股东主权主义的公司体制。本文拟通过对日本企业独特的法人相互所有的股权结构功能的剖析 ,揭示日本公司主导的产权制度的新特征 ,并为进一步说明现代日本独特的经济制度提供一个制度分析的框架。一、法人相互持股与股权性质的变化股权是…  相似文献   

20.
论日本经济计划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在完成了从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以后 ,通过实施指导性经济计划 ,较为有效地实现了国家对宏观经济全局的间接控制与调节。它从 1 955年编制第一个指导性经济计划时所迄今先后实施的 1 3个经济计划 ,其主要控制目标 (如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 )一般都基本上 (或超额 )实现了。有时甚至比某些国家的指令性经济计划完成得还好。日本这种经济计划模式 ,在西方主要国家中也是最成功的。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日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指导性经济计划的正反两面的经验 ,特别是在其经济体制转换初期以及那些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实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