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闻天同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而且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翻译家和评论家。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他曾东渡日本,进而到美国,又北赴苏联,以他深厚的国学和英文基础搞起了外国文学翻译和评论,先后完成了50多万字译著和10多万字的评论,不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起了推动作用,而且为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号习斋,河北博野人。他对宋明唯心主义理学作了尖锐地批判,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唯物论者、进步思想家。颜元的政治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早期著作《存治编》中。在《存治编》里,颜元提出了“井田、封建、学校,皆斟酌复之”的三大政治纲领。他在“复古”的旗号下,表示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不满和批判。梁启超曾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特点为“以复古为解放”(《清代学术概论》1954年中华书局版第6页),这是很对的。这一特点,在颜元的政治思想中表现尤为突出。前几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把历史上凡主张“复井田”、“复封建”的政治见解,一概斥之为复古倒退。那种不作具体分析的历史唯心论的方法,是要不得的。 一  相似文献   

3.
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今安国县东北)人,清初哲学家.对于颜元的哲学思想,学术界虽然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与对其他哲学家的研究相比,研究的文章就显得少了.有些大学,在开中国哲学史课程时,往往对其略而不讲,有些人在写中国哲学史时,也往往略而不述.有些同志,在对颜元哲学思想作出肯定性评价的同时,往往又认为它具有经验主义的倾向,甚至认为他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凡此种种,说明对于颜元的哲学思想,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尤其是他在哲学上的变革,不仅在当时的思想界独树一帜,而且至今对于我们的哲学改革,仍不无启迪.为此,本文仅作些初步的研究,抛砖引玉,以期求得学界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4.
张闻天同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而且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翻译家和评论家。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他曾东渡日本,进而到美国,又北赴苏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不仅使他增加了丰富的知识和阅历,也为他的文学创作和翻译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先后完成了近75万字的译著、译述、80多万字的文学创作和10多万字的文学评论。不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而且为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颜元,字易直,亦字浑然,号习斋,生于公元1635年(明崇祯八年),卒于1704年(清康熙四十三年),河北博野人。颜元的学说以抨击宋明理学、排斥佛老之说、强调践履实用为基本特征,是我国十七世纪思想界中的一支异军。颜元的主要著作有《四存编》、《四书正误》、《朱子语类评》、《习斋记余》等,其中以《四存编》的“存性”、“存学”和《习斋记余》中的“人论”等篇心理思  相似文献   

6.
以陶为师,培养跨世纪人才滕英超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可以称之为教育家的为数不少,但在教育家前面冠以“伟大”二字的确实不多。陶行知就是一位真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评语)他不但是我国近现代教育界的先知先觉先行者,是中华民族教育之魂,而且是一位世界...  相似文献   

7.
颜元是明清之际出现的一位以强调“习行”、“践履”而著称于世的伟大思想家。他“目击明季诸儒,崇尚心学,放诞纵恣之失,故力骄其弊,务以实用力宗。”在我国学术思想史上别出一派,独树一帜,倡导实用之风。  相似文献   

8.
金中建是朝鲜近代独特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又是一位杰出的反日人士。他是1910年~1920年代“极元哲学”(或称元宗主义、唯我哲学)的创始人。他根据极元哲学原理,提出了“大共和无国”的世界改造论。在中国东北,他不仅进行反日民族独立运动,而且在各地创办学校,培养反日人才,特别是致力于将来为实现“大共和无国”社会而从事“主义村”建设的实践活动,直至生  相似文献   

9.
在清代满族文坛上,纳兰性德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词人,而且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经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他的有关诗、赋、书、画的论述,不仅是满族文学史上的艺术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艺理论的一笔宝贵的遗产。纳兰性德生于公元1655年,姓纳兰氏,最初名成德,后因避皇太子允祁之嫌而改为性德,字容若,属满洲正黄旗人。他是大学士明珠的儿子。据《清史稿》文苑传可知,他事亲以考,“侍疾衣不解带,颜色黧黑,疾愈乃复”。他自幼习骑射,稍长工文翰,康熙十四年  相似文献   

10.
时下“假货”泛滥,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思想政治领域,就连反腐败斗争也有“假”字贸然闯进。 一是假喊。谈起反腐败意义滔滔不绝,在实际工作中按兵不动。“只闻雷声响,不见雨点下。”少数人甚至在台上反腐败喊得震耳欲聋,在台下却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出现“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可笑局面。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杰出教育思想家颜元在倡导实学教育的同时 ,对传统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矛头直指理学教育。他认为传统理学教育是“半日静坐、半日读书”的教育 ,此种脱离实际的“习静”、“书本”教育弊害深重 ,实足以冒乱圣学、损毁人才、旷废政事、败坏风俗 ,必须彻底摧毁。颜元对传统理学教育的批判意在激发青年的民族意识 ,与清朝统治者利用理学麻痹青年的教育政策作斗争 ,虽有过激之言 ,然重实求是的思想光芒于今犹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措施,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都有其独创性,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在教育改革中所创立的太学“三舍法”,改革了取土制度,提高了学校教育地位,打破了汉唐以来旧的教学形式,对改革北宋的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的弊端,对培养变法革新的人才,对宋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是很大的。本文试就“三舍法”的产生、内容、特点及其影响等方面,作一些介绍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续范亭,名培模,字范亭,号恕人,山西崞县(原平县)人。早年参加同盟会和辛亥革命,后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参谋长及中将参议。他不仅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士,而且是一个才华横溢、慷慨悲歌的革命诗人。 续范亭面对蒋介石拒不“纳谏”,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纲领,在他著名的《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中,用一副对联讽刺阎锡山和蒋介石。联云:  相似文献   

14.
颜元的宇宙论在其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在他的《存性编》中表现得非常清楚。在《存性编》中他不仅连绘数图,而且反复描述和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要从中推导出自己的人性论,以便为他的人性论找到本体论的证据。但是,他在宇宙论上提出了一个天道统体,使后来的学者由于对它的理解不同而产生出对颜元哲学的不同评价。有人抓住这一点认为是上帝创世说的真实写照;有的人避而不谈,仅仅取其与已有利的材料来说明颜元的宇宙论是唯物主义的。作者认为这两种做法都失之偏颇。本文将  相似文献   

15.
陕西城固县鲜家庙乡龚家堡村,有一位名叫李本善的百岁长寿老人,其长寿秘诀就是两个字:读书。他一生书不离身,手不释卷,不仅读了大量古典小说、诗词、杂记和史料,而且读了大量的报刊,并摘录了许多范文和警句。他说:“读书使人聪明、坦荡,即使有了烦恼,也会云消雾散。”可见读书不仅可以长知识、明事理,而且可以益寿延年,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养生之道。读书能使人知识渊博,明辨是非,达观向上、趋利避害,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一剂保健良药。据《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名叫闵子骞的人,去拜孔子为师。开始时,…  相似文献   

16.
颜元(公元1635—1704年)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清初大思想家、教育家,他以“驾一叶之舟而欲挽其流”的大无畏精神对统治中国达数百年之久的理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成为当时最坚决、最勇敢的反理学战士。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赞扬“其对旧思想之解放最为彻底”,近代学者钱穆先生也指出:“其气魄之深沉,识解之毅决盖非有南方学者如梨洲、船山、亭林诸人所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  相似文献   

17.
老舍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杰出贡献的满族作家,他一生为中国新文学贡献了约八百多万字的文学怍品,这些作品不仅显示了中国“五四”以来新文化的高度成就,赢得了中国读者的普遍喜爱,而且也赢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读者的赞扬,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大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冯涓是唐末前蜀时的文学家,一代名宿王仁裕称赞他是:“雄才奥学”,孙光宪也说他“自比杜工部”,而何光远《(钅监)诫录》更谓涓是“清苦直谏,比喻规箴。章奏悉于教化。所著文章,迥超群品。诸儒称为大手笔。”则涓不仅是当时的文章魁首,而且也是一位正直人物。故清吴任臣撰《十国春秋》才为他立了传,不厌其详地叙述了涓的生平。但经过一番研究后,发现吴传仍有疏漏,须要订正和补充。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我国当代“语言艺术大师”的老舍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作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修辞理论家。他生前给我们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述,其中就包括了极有见地的修辞理论。虽然这些闪耀着真知灼见光芒的修辞论述散见于几十篇文章之中,但整理出来,仍是较有系统,对语言运用很有指导作用的。联系老舍先生的创作与修辞实践来整理、归纳他的修辞理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学习大师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20.
颜元在清初以推翻程、朱等宋儒的读书静坐之学、专倡习行经济而震动一时。其学说最终的也是唯一的目的是经世致用,可是他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经济的动作,即便外界主动提供的经济管道也被他迫不及待地堵死。可以说他的学术始终呈现一种分裂状态:经世致用是他终生的志向,韬晦退藏也是他一开始就致力的目标。这种分裂状态是缘于清初士人文化中存在两个彼此背离的风势:一个是积极的经世致用,一个是消极的韬晦退藏。经世致用之风推着颜元向前走,韬晦退藏的力量却把他往后拉。两股力量同时作用在颜元身上,几乎将他分裂成两个人。颜元的学术生命就是在两个自我的严重分裂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