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杂剧是元代戏剧艺术成熟的标志。其中爱情婚姻戏数量最多,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丰富、鲜明,个性突出。元杂剧爱情婚姻戏剧本继承了文学抒写爱情婚姻的传统,其女性形象书写的成功,得益于元代宽松的社会环境,也是大量文人投入杂剧创作的结果,承载了元代文人仕途和婚姻的幻想。这些爱情婚姻戏中的女性形象符合女性善良、勤劳、包容的传统理念,元杂剧爱情婚姻戏塑造的女性形象,对后世明清戏曲发展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罗密欧与朱丽叶宁愿过一种短暂但充盈的生活,反映出他们拥有的是基督教的线性时间观。两人的爱情悲剧反映出女性还处于封建家长制的男权中心压制下,但同时也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已经有了主动追求爱情的勇气和自我决断的能力。两人爱情虽然换来了两大家族的和解,但这恰恰是爱情的悲剧性所在,即爱情在本不该取胜的地方获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3.
曾身居西北的满族诗人娜夜,在30余年的创作中书写了大量关于爱情的诗歌,作于20世纪后半期与新时期的诗歌分别呈现了娜夜爱情书写的不同特征。诗人早期的爱情书写注重对女性情感的直接体悟,体现了性别风暴之外的女性意识;后期的爱情书写不仅在视野上向主体外部拓宽,而且走向情感体验与身体经验结合的方向。在女性意识发展与环境变动的作用下,娜夜后期诗歌中的爱情观发生转变,显出充满关怀却不失锋芒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作品大都以婚姻爱情为主线,通过她笔下所描绘的女性在婚姻与爱情之间的无奈纠葛,展示出女性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生存与挣扎,以及女性因之产生的感情上的无奈和屈服。本文以张爱玲作品中女性的感情世界为切入点,用张爱玲的作品名做小标题,并以此为主线,探讨了女性在情感选择时的被动与无奈,进而向现实屈服,放弃感情,为物质而结婚的共同宿命。  相似文献   

5.
文章描绘了中国现代女作家倚重爱情主题的创作态势与突出成就,指出现代女作家创作的兴盛与式微,不仅与时代潮流相关,而且还和女性的社会实践相关,并与女性独特的“角色”体验相联系。爱情主题既成全了女作家,又限制了她们的手脚,呈现为一种二律背反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金庸是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刻,不少论者从女性哥特式批评视角,认为金庸笔下的女性是男权话语与权利体系下对女性形象的扭曲,女性无法走出菲勒斯中心的巨大阴影,丧失了自己存在的主体意识,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本真性。实际上,金庸笔下众多或美丽或凄婉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的广泛、爱情的深层次和爱情的奇特,表现了金庸的爱情理想和积极进步的女性爱情观。  相似文献   

7.
在人生旅途艰难挣扎的轨迹─—评《九月寓言》中的农村女性系列韩日新张炜作品中的女性,一直是因有光彩而得到好评的。那些八十年代的小说写到了一些农村少女与少男之间心灵碰撞而产生的一种介于友谊与爱情之间的朦胧感情,曾让人感到清新和愉悦。但对于女性来说,爱情和...  相似文献   

8.
金庸是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刻,不少论者从女性哥特式批评视角,认为金庸笔下的女性是男权话语与权利体系下对女性形象的扭曲,女性无法走出菲勒斯中心的巨大阴影,丧失了自己存在的主体意识,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本真性.实际上,金庸笔下众多或美丽或凄婉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的广泛、爱情的深层次和爱情的奇特,表现了金庸的爱情理想和积极进步的女性爱情观.  相似文献   

9.
在铁凝小说的欲望叙事中,大多数女主人公都陷入了追逐欲望、背离爱情的漩涡之中,呈现出女性生存中欲望与爱情分立的模式。立足于这种女性生存困境,铁凝从女性所处的困境和自身的缺陷出发,进行审视和反思,试图寻找女性命运的出口,冲出欲望的重围,探寻女性理想的爱情情境。  相似文献   

10.
“三言”爱情题材人物形象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三言”爱情题材三类人物形象──经历了悲剧性的爱情追求历程的女性先觉者和与之相连的在爱情角逐中心态各异的末路士子及新兴市民形象的分析认为,其人物形象的个性色彩和命运归宿显示了元明清爱情作品从处在末世之衰、重家世补益、以男性为中心的古代婚姻向受资本主义萌芽影响、重近代性爱、以女性为中心的自立爱情的主题拓变;由才子佳人的传奇姻缘向市井男女的真情欢爱的模式替转;由士大夫的高雅之趣向民间底层的几俗之趣的审美增变,其文学史的价值和意义是很深刻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一直处于受侮辱,受迫害的地位,但是在追求爱情的路上,女性却比男性走得更为执著。论文旨在通过对《碾玉观音》以及其他一些文学作品的解读,分析我国古代爱情文学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2.
当代知识女性在追求婚姻爱情时,面对社会、家庭、工作的多重压力,往往容易陷入对自我的不确定,甚至是否定,她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爱情和人生。赵玫在《秋天死于冬季》中借青冈和虹等一系列女性形象,表达了她内心对于婚恋爱情的深刻认识,爱情中不仅有激情、性爱、情感交融,女性一味的付出真心和牺牲并不能彻底拯救爱情,还需要理性的调节与包融,需要强大精神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与作家们喜欢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有关,香港女性作家特别地关怀她们所熟悉的女性生活。由于香港在中国的独特性,香港女性作家笔下的那些女性人生对我们或许是有启发性的。香港女性作家首先向我们展示的是,香港女性在追求自己的生活和爱情的时候,无可奈何地陷于中国情感和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明挑战的文化漩涡之中的人生图景。面对着女性人生的坎坷和困惑,香港女性作家以艺术的方式仿佛作出这样的回答:使女性成为女强人或把爱情作为商品。但这些没有使他们从生活和情感困境中真正地摆脱出来,归根到底,这是一个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是一个是否能够建立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荆棘鸟》中,爱情叙事是最重要的结构因素,作品对爱情的书写隐含着对女性欲望的展露和对女性成长的追踪.具体地说,在对梅吉的情感体验、爱情纠葛和婚姻经历的展现中,包含着一个从柔弱的少女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主体的女性的成长故事,而其中女性的欲望与追求也得到了有效的表达.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作品的女性化书写.  相似文献   

15.
在《荆棘鸟》中,爱情叙事是最重要的结构因素,作品对爱情的书写隐含着对女性欲望的展露和对女性成长的追踪。具体地说,在对梅吉的情感体验、爱情纠葛和婚姻经历的展现中,包含着一个从柔弱的少女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主体的女性的成长故事,而其中女性的欲望与追求也得到了有效的表达。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作品的女性化书写。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和亦舒的小说都以都市男女婚恋为题材,从女性自身处境入手,从内省的角度出发描写现当代中国从封建文化向现代化过渡中女性的情爱世界,关注爱情的世俗特色。她们摒弃了传统情爱叙事侧重赞美爱情中美好的人性、歌颂男女两性互相吸引所焕发出来的神性光辉的特点,撕开爱情的神秘面纱,直视女性弱点,呈现婚恋现实的一面,从而解构传统文学中爱情主题的言情范式。张爱玲小说的女性为谋求生存而掉进神秘的泥淖无力自拔,让人为旧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扼腕叹息;亦舒笔下的新时代女性或因初具自救的力量而让人多了些慰藉。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塑造了一个庞大的女性的悲剧世界,“二尤”作为众多悲剧人物形象的缩影,除了具备这些悲剧女性的共同品质外,还具有很多这些女性没有的特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出身的不洁和她们自身悲剧对宝玉和黛玉爱情悲剧所起的作用,正是她们区别于其他《红楼梦》女性形象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发生了一件引起轰动社会的“黄陆事件”,带有浓烈的悲剧色彩。各报纸争相跟踪报道,成为当时社会热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揭示了当时青年男女在婚姻爱情方面新理念,也昭示那个时代的女性追求爱情自由的道路是坎坷崎岖的。  相似文献   

19.
《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爱情悲剧的价值论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密欧与朱丽叶宁愿过一种短暂但充盈的生活,反映出他们拥有的是基督教的线性时间观。两人的爱情悲剧反映出女性还处于封建家长制的男权中心压制下,但同时也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已经有了主动追求爱情的勇气和自我决断的能力。两人爱情虽然换来了两大家族的和解,但这恰恰是爱情的悲剧性所在,即爱情在本不该取胜的地方获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20.
《简·爱》: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文学的范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文学是女作家写女性而又具有女性意识的文学。《简·爱》就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部女性文学的范本,是女作家站在女性立场上对女性整体命运的关怀,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首先,它揭示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生存困境,控诉了男性中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压迫。其次,它塑造了追求自立平等,维护女性尊严的新型女性的形象,较早地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的抗争。最后,它把两性之爱升华为两性的心灵契合和精神交融,表现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对两性平等的渴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