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稳定转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土地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与农村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同时也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电气化乃至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顺应这一需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应运而生并在全国试点区获得成功。本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比较效益的出发点,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土地规模经营热。为使土地规模经营少走弯路和沿着健康轨道发展,探索积极稳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之策很有必要。经过分  相似文献   

2.
四川农地流转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四川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不仅对缩小四川城乡差距,实现统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全国的粮食安全影响重大.十七届三中全会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本文试分析四川农地流转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支持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也有利于解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参与第二、三产业的生产,并逐步完成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但由于土地制度不完善以及现阶段发展现实的束缚,我国目前土地流转的规模较小,流转进程较慢,农地的有效需求小于供给,不少地区甚  相似文献   

4.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解土地整理中的交易费用土地整理是土地资源实现永续合理利用的重要环节。我们国家现在进行的土地整理主要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土地整理主要是指对农地的整理,广义的土地整理包括土地的复垦和对土地资源的开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耕地的有效使用量,在现阶段耕地资源大量被占用的情况下保持整个国家耕地总量的一个动态的平衡。国土资源部的土地整理的内容将以农地整理为重点逐渐涵盖一些土地复垦和开发。交易费用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因交易行为而产生的成本和费用。交易费用理论中所涉及的交易,包括了在经济…  相似文献   

5.
变更农地用途和开发利用强度是农地内部发展权的物质载体,也是发挥其价值与功用的物质内容,农地内部发展权物质要素的价值形态就是农地内部发展权的价值构成。基于此视角,提出一套农地经营权流转定价模型,该模型能够提离出因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在不改变土地农用属性前提下变更农地用途结构带来的增值收益,并将其纳入到实际交易价格中,以实现土地内部发展权内在价值的外在价格化,重新调整和优化交易双方的收益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6.
农地确权为农民土地提供法律保护,理论上有助于推动农民市民化。本文利用2013—2019年间四期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渐进DID模型,实证考察农地确权对农民市民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确权通过促进非农就业改善农民市民化行为,且这种效应在非粮食主产区和人口净流入省份更为明显;农地确权也提高了农民市民化意愿,该效应在所有成员为农业户籍的家庭中更为突出。因此,未来既要因地制宜,消除进城农民失去土地的顾虑,也要因户施策,开通农民城市落户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最根本的生活保障。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日渐突出,而农业上出现劳动力的兼业性、土地经营的分散性、农民收入的补充性、作业方式的落后性和产业的依附性等诸多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土地经营方式的制约而引发的。如何正确处理好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推行土地再延包30年这一全局政策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这一局部政策的关系,是摆在各级面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2014年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也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规模经营。农村土地流转已成大势所趋,但在实际操作中又会面临各种问题。陕西和四川同为西部大省,在农地流转中的经验和做法可以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9.
吴英 《四川省情》2005,(9):31-31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我国越来越面临耕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当前,四川土地资源与开发利用的主要矛盾是:人地矛盾尖锐、耕地质量与数量的矛盾加剧、开发利用状况与耕地后备资源的矛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省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面临下列主要挑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四川是人口大省,人均耕地仅有0.08公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近20年来,四川省总人口每年一直以8.0‰的速度在递增,耕地却以4.6‰的速度递减,年均新增人口60万人以上,年均净减耕地2万公顷左右,人增地减,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在耕地的后备资源缺乏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CLAD等多种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农业补贴、农地"三权分置"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补贴、农地"三权分置"对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随着农户获得的农业补贴金额的增加,农户的农业生产总值显著提高;农业补贴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区域差异性,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土地装备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影响了农业补贴效果的发挥;农地"三权分置"的影响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此外,农业资金等其他主要农业生产投入要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转入以及适合大型农业机械耕作等土地条件对农户农业生产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六盘山区7个贫困县5类共665个农业经营主体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共同前沿模型(Mate-frontier)对不同经营主体的耕地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组织化水平较高,特别是随着农村"三变"改革推行后农村生产要素资源被激活,其耕地生产效率相对较高,带动贫困户脱贫作用正在逐步增强;小规模农户(包含贫困户)由于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耕地生产效率与新型经营主体存在明显差距,应从积极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提升小规模农户自身发展能力两方面进行政策优化,从而充分发挥其在带动贫困户脱贫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克山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腹地,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食品安全示范县、重点商品粮示范县、重点大豆基地县、重点马铃薯基地县,全县幅员面积3320平方公里,辖6镇9乡122个村,有耕地302万亩,人口50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中心,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在农业发展上,以农机化建设为重点,通过实施土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在杭锦后旗头道桥镇民建村,农民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土地整合起来,折成股份投入到公司,创办现代农牧业发展股份公司.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掀起了新一轮土地经营制度变革,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民建模式".这一模式的出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刻反思.   民建村位于杭锦后旗头道桥镇政府东北6公里处.作为杭后八大景点之一的头道桥旅游渡假村就座落于此."民建模式"的产生地就在该村第三村民小组.全组辖地面积2000亩,其中耕地1500亩,有63个农户,241口人.……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北京市大兴区等232个县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试图拓展农村抵押品范围,缓解农村金融约束。本文基于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数据,利用2015年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对农地经营权抵押的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现阶段农地经营权抵押没有显著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在考虑了农地经营权抵押对其他担保方式的替代作用、土地确权进度以及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的影响之后,上述结果依然存在。现阶段我国的农地经营和流转方式制约了农地金融化的效果,特别是“一年一付”的租金支付方式,使得土地受让方难以利用租赁获得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当务之急是通过适当的制度设计,稳定土地受让方的经营预期,引导土地流转双方签订长期租约并一次性支付未来数年的租金。本文对于进一步推动农地经营权抵押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土地整治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土地的整治,可以更好的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在我国土地整治包含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土地整治的主要内容包括:(1)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2)  相似文献   

16.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充分利用和发展好农村耕地流转,不仅能强化耕地保护,防止土地撂荒,守住耕地红线,更有利于优化农村生产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为客观反映当前农户耕地经营变化新趋势,2021年11月下旬,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开展了农户耕地流转情况专题调查。此次调查对象为21市(州)48县的235个行政村,户籍户数为24.3万户,其中承包耕地的普通农户为20.6万户;耕地面积65.7千公顷,承包(确权)耕地面积61.47千公顷,其中实际经营耕地面积44.9千公顷。  相似文献   

17.
运用Logit模型,结合安徽省5个试点乡镇564位农民田野调查资料,研究了农民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认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二轮土地承包面积、家庭收入来自农业收入或流转租金、是否从事粮食生产、对农地流转的认知程度、微观政治参与度、微观政治参与意愿、所在地区地形为平原等变量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认知状况呈现为正向显著,而是否参与过人大代表选举的农民与认知程度呈现出负向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构建VES生产函数替代弹性模型分析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间的替代弹性关系.结论是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应注重发展农业科技,用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从劳动密集型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提升农业生产力,从而提高农地人口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肖建军  暴津学 《山西统计》2001,(11):20-20,47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地之本 ,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农民收入的增减变化均与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因土地资源有限且不能再生 ,故应有效充分利用。千百年来 ,人类生息繁衍 ,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文明 ,科学与经济的发展 ,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这块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宝贵资源———土地。然而 ,人口在增加 ,耕地在减少是不可逆转的现实 ,土地的稀缺和不合理利用及闲置浪费相伴并存 ,出现有者无其耕 ,耕者无其田的矛盾。这一方面反映出耕地资源与人口和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和配置的不尽科学 ;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不同的社会发展过…  相似文献   

20.
四川现代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人口多,耕地不足,人均耕地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开辟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