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与管理     
王缨 《领导文萃》2005,(8):168-170
比读什么书更重要的是,如何去活读,去读活。读“杂”书的老板第一次见到中国发动机行业名宿玉柴董事长王建明时,他就坦然地谈道:“我从来不读‘书’,唯一看过的一本西方管理著作还是当年要应付领导干部考试才拿过来翻翻。那是一本杜拉克写的书。所以选中这本书,也是因为它非常薄,很快就翻完了。但是随手一翻,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是看到其中有一句话:‘谁都可以做管理’,那就是说,我这样的人也可以搞管理,这句话绐我的印象太深了。我就读过这么一本管理的书。”可在后来的交往中我便知道,其实王建明知识非常渊博,文笔也极妙。他家学深厚,从小数…  相似文献   

2.
锐园 《领导文萃》2010,(23):133-137
<正>《资治通鉴》不仅是一本要通读的书,更是一本要读通的书。不同的时期读,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认知。该书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引领读者细读《资治通鉴》,你会发现,原来历史与现实如此之近。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中国出了很多介绍外国优秀企业成功案 例的书,仅我读过的就有几十本之多。 读了这些书以后有一个发现,但凡能够取得全球市场成就的企业都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优秀企业家  相似文献   

4.
张清华的新作《党政秘书成功快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道》[1]是一本研究秘书成功学的专著。读通读全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秘完这本书,笔者的总体印象是:这是一次书科学的领域里,它是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成功的学问研究。专著之一。它的成功,在于开拓了一个新领域的它的成功,在于  相似文献   

5.
读书感悟     
一本书最怕得读的部分是版权页和目录,其次是序或跋。 没有比把任何一本到手的书都逐页逐行读完更愚蠢的事了。 任何人都有一目十行的能力,问题是把这种潜力挖掘出来了没有。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间在美国书市上有三种书最热销:一种是关于林肯的书,一种是关于医生的书,还有一种是关于狗的书。为了畅销,有人写了一本《林肯的医生的狗》,然而,它的销路坏到了顶。  相似文献   

7.
读书十快     
书海无边,我想有岸。雄文万卷,我选十篇。皓首穷经无尽头,书林折枝有重点。熟读十本紧要书,人生乐趣说不完。 其一、读《庄子》。初闻天籁,闲云野鹤,自适其适,悄然一卧。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读书才能做有作为的领导者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曾坦言: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今天我要对领导干部提出明确要求:正确选择个人爱好——读书,读一本好书。不读书必定会落伍,只有读书才能做有作为的领导者。领导干部根本没有理由  相似文献   

9.
布什:书到用时才读美国总统布什的读书习惯,往往给人以“临时抱佛脚”的感觉,所选的书也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为了竞选总统,布什曾研读了迈伦·曼格内特的成名之作《美梦与恶梦:60年代留给社会下层的遗产》。他著名的“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这一施政纲领即来源于此书。他当选总统后曾表示,这本书是“排在《圣经》之后的最为重要的著作”。2001年3月,布什在戴维营度周末时抽空看了一本名为《东进鞑靼大地》的书。这是一本有关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到里海海岸一带政经形势的游记。布什认为,该书中的诸多论点与他本人的世界观颇为吻合。他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有“盲人摸象”的故事,盲人们摸到的象是相同的,得到的结论却迥异。大多数故事的评论通常会对几位盲人的浅薄无知留下几句尖酸刻薄的评价。记得,我们第一次读这则故事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课堂上的小学生们大笑盲人们一叶障目,可当自己慢慢长大,阅历越来越丰富,看的文字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倒觉得笑盲人们的那些人似乎也有些可讥之处。前一阵子读书颇有感悟———还是大师的书值得读啊!读一般人的书通常会越读越糊涂,越读越心烦。虽然书中的理论分析也会精辟,每读一则,也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但是一本书读完,才发现由于书中理论甚多,竟有种迷茫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记得爱因斯坦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为何《相对论》中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与几位朋友探讨:是什么东西决定了企业的兴表?他们各自读过两本经管方面的书,读时觉得很过瘾,读后却很茫然。一本是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另一本是何学林先生的《战略决定成败》,这两本书的结论和观点针锋相对,让人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2.
郭红莲 《决策探索》2011,(20):50-5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走出文本,扩展视野。 一、阅读教学,“读”为本 “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相似文献   

13.
河之洲     
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两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两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现代文学家胡适加上“手到”,现代文豪鲁迅再加上“脑到”。六字说法…  相似文献   

14.
调查研究是秘书做好工作的一门必备的基本功。毛泽东十分崇尚用实际调查来探究事物的本源,他在《讲堂录》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他不仅提倡读有字的书,更提倡无字的书,所谓读无字的书就是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5.
话说读书     
书是用文字记载人生和人类社会经验的载体,它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的老师,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人的一生,因为只能在有限的社会范围内经验生活,所以人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大部分是从书本上来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此功归于书也。 读书,是人类为了自身和社会的进步而进行的一种文化活动,是对人的经验的继承,是人的一种高尚情趣。 有人说,读书有三种境界,是谓“为知、为己、为人”,十分精辟。 读书,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修炼人格的重要途径和保证。自然,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就成了人们关切的话题。 关于读什么书…  相似文献   

16.
心灵咖啡     
曾经有一本畅销书的名字叫做《心灵鸡汤》,想来是把书中滋补灵魂、强健心智的内容比作了美味而营养丰富的鸡汤。而这样的书名难免透出了出版商的狡黠,人们看到这样的书名,恐怕被调动起来的除了阅读欲望之外,还有食欲。因此它的热销除了心灵的需要,还隐约掺杂了生理需求的推波助澜,书名终归还是俗了。于是我想,如果有一本名为《心灵咖啡》的书摆在我的面前,一定会使我的心灵共鸣,我会捧一杯浓香四溢、热气蒸腾的咖啡在手,用心把它读完。  相似文献   

17.
最近,读了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所著《心力管理》一书,颇有感慨。这是一本企业管理的好书。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的进展,企业管理逐渐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在过去的30年里,因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缺乏,国外的企业管理理论被人们如饥似渴地引入国内。  相似文献   

18.
1个月来,一本叫《中国不高兴》的书在中国热卖,被称为十多年前《中国可以说不》的升级版,书中激烈的民族主义言词,引发了支持者与反对者的争论。这是本什么样的书?它的背后透露出什么样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调查研究是秘书做好工作的一门必备的基本功。毛泽东十分崇尚用实际调查来探究事物的本源,他在《讲堂录》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他不仅提倡读有字的书,更提倡无字的书,所谓读无字的书就是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出了学生语文能力形成和语文素养获得的基本经验.但目前的语文课堂,尤其是文言诗文教学,满堂讲、满堂练的现象仍较普遍:或者为读(主要是朗读)而读,读的气氛很浓,可学生的实际收获却往往大打折扣.教法千种读为本,对语文学科而言,读,的确是最朴实又最管用的学习方法.这里的读,是指出声的、有思考、有感受、有体验的,进得来又出得去的读,即诵读.之所以称为诵读,是因为诵读强调"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惟其意",强调读与其他方法的有机结合.本文拟以<曹刿论战>的教学为例,谈谈怎样以诵读带动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使诵读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得到科学有效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