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荣或辱是指个体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也是指社会在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价时形成的褒奖或贬斥.在社会之中,每个个体都有自己对于荣与辱的看法和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指我国现阶段人们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即"八荣八耻"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观的高度浓缩和概括.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东北史研究中出现的列强对东北的经济侵略问题,以东北最早开埠的营口港为基点,从港口的对外贸易出发,运用比较借鉴的方法,总结了列强对东北经济侵略的共性。研究结果表明,列强对东北的经济侵略是以鸦片为突破口,以商品倾销为手段,以掠夺资源为最终目的。该研究对东北经济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多维度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本文提出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项目为龙头、以各类科技竞赛为动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对多维度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内涵,指出了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认识上的误区,并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贯穿"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陆贾、贾谊、韩婴为例,对汉初儒者的治道思想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汉初儒者对秦的暴政和速亡进行批判反思,以仁义为核心价值,提出了各自的治道思想:陆贾主张以仁义为本,道德为上;贾谊强调仁义为本、非礼不成,以礼为主、礼法并用;韩婴注重仁人与守礼的统一,以王道仁政为本,以重法爱民的霸术为用。研究表明,这些治道思想对今天国家治理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对《诗》进行有意识批评的第一人。孔子有关诗的理论不是杂乱无章的,是以"诗言志"为纲领构成一定体系的:以"达政"为思想立场,以"诗可以兴"为思维方式,以"思无邪"为观念要求,以"诗言志"为基本价值取向。通过这一理论体系,孔子对《诗》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对中国文化和文化话语模式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华盛顿宪法思想可以作多角度分析:积极成果在于以人类本性为理论基点,以人民权利为核心内容,以国家利益为目标指向,以宪法至上为根本保证;时代局限包括有神论的成分和唯心主义的色彩,对奴隶制度和资产阶级特殊利益的维护,外交政策的实用主义隐患和倾向;历史地位表现为对美国发展的巨大推进,对资本主义宪政的示范功能,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复杂影响,在人类未来进步中的不断扬弃。  相似文献   

8.
行政发展目标是对行政发展的总体设计和远景规划,是以当时历史任务为中心的宏观叙述,是对"向何发展"的回应和解答.行政发展目标的结构设计和逻辑体系以行政价值序列优化为逻辑起点,以行政组织结构创新为桥梁和纽带,以行政职能体系发展为逻辑终点.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于2006年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讨论时说,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的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当代中国人应该如何对待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如何对待科学和劳动、如何对待他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以现代化和国家意识形态为底蕴的现代性知识对以地方性知识为底蕴的乡村文化不断进行挤压和冲击。两种文化的互构与博弈对乡村的治理产生了重大影响。笔者以江汉平原L村为调查对象,以L村的水改事件为例,具体分析了这种变迁对村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的主旨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议颇多的热点。其中"游戏"主题说自有其贯穿始终的一致性,早在明清时期批评者便根据古代文化传统提出"游戏说",后经五四时期胡适、鲁迅等现代新文学大师的大力提倡,至改革开放新时期又有吴圣昔等研究者的重提。这些不仅开拓了《西游记》研究的新视角,而且在关键性的历史时期对《西游记》研究回归到文本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结合明清小说中的用例,解释了《红楼梦》中"熬煎"一词的不同义项。认为无论是表示"忍耐",还是表示"烧煮"、"烦恼"、"(被)折磨"、"痛苦",都有"折磨"的意味在里面,这个"折磨"多数是心理上的,也可以是生理上的。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中期常熟戏曲家周昂在戏曲评论中,对戏曲理论的总结归纳既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成果,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将“本色”视为戏曲语言的最高追求,从戏曲语言的个性化、口语化两个方面阐述了戏曲语言的“本色”观,是对明清以来戏曲语言“本色”观的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4.
“趣”是中国书法理论批评视野的重要审美范畴,书“趣”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作为书法审美概念,它在汉魏六朝被引入书学批评中;唐宋时期得到充实和发展,并逐渐升格为一个书法审美批评范畴;明清时期,论家对“趣”作为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其来源、生成等予以了深化论述,“尚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兴局面,体现为一种时代艺术精神和一股艺术审美思潮相别于前朝。  相似文献   

15.
李评本《西游记》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刊本,是明代《西游记》评点的成熟之作。评点者叶昼其人生平、思想深受当时的"心学"思潮影响,在对全书的具体内容评点中渗透着"心学"大旨。分析挖掘评点者和评点内容,其中隐含的"心学"思想,对《西游记》研究和当时的社会思潮研究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正名"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去观察,我们认为其中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名"与"实"的关系问题;二是"言"与"事"的关系问题;三是"君子慎言"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孔子关于"名"、"实","事"、"言"关系的观点,都有颠倒主从关系的认识偏颇,但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则亦不乏其合理性的内核。至于"君子慎言"的观点,从现代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看,则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认识价值,在社会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注重对西南的经营,宋代对西南政策有一个大的变化,即逐渐由过去的政治、军事政策向经济政策转变;明代为了构建从西北到西南的整个国家防御体系,建立了从湖广经贵州到云南的“通道”,并在沿线设置卫所,进行军事化移民,形成一个国家化民族走廊,即“古苗疆走廊”。明清时期,国家对西南的经营在加强军事、政治控制的基础上,开设市场、利用市场对西南非汉族群进行渗透与控制,由此,在“古苗疆走廊”形成一个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市场带,这一市场带不仅成线性分布,而且处于汉苗之间,成为民族贸易的节点。清代,国家正是利用市场,将“古苗疆走廊”市场向“苗疆”渗透,将“苗疆”纳入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民”的可能性前提是农民能够自觉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培育“新型农民”首先必须激发和提升农民的公民意识,才能使农民与市场和政府的平等对话以及农村公民文化的传承成为可能,进而真正成为“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词汇史上,"掘"、"凿"、"穿"、"抇"、"搰"、"挑"、"撅"、"挖"均表达过"挖掘"义,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其消长变化特点。先秦"掘"字鼎盛,"凿"、"穿"、"抇"初兴;两汉至唐宋"掘"、"凿"、"穿"并驾齐驱,元末明初"穿"、"凿"淡出此义,"掘"字独占鳌头。明清之际,"挖"字兴起,并迅速一统天下,成为表"挖掘"义的专用动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中的“和谐’’理念,笔者发现这两者有很多共通之处,并将这一观念运用到翻译中,尝试建立一种新的翻译标准,即翻译的“和谐”准则:只有作者和读者同时达到和谐才能保证整个翻译的和谐,才能达到那种内外协调、上下有序、与周围事物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