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都兴宙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4(4):46-50
通过大量材料的列举分析,对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中"撮"、"腔子"、"分头"、"圆成"四个词语的确切含义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考释,对《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及其他著作就"撮"等词语解释的漏误和不当进行了补充及辨正。 相似文献
2.
靳海涛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Z1)
《聊斋俚曲·禳妒咒》在塑造江城形象时,从内、外两方面深入揭示了江城“悍妇”性格的成因,体现了蒲松龄对“悍妇”社会问题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3.
《聊斋俚曲集》与《醒世姻缘传》人称代词的差异——兼谈两书的作者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志兵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32-35
<醒世姻缘传>的作者一直存在争论,通过与具有同样方言特点的<聊斋俚曲集>的人称代词做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书的人称代词使用上有明显的差异.两书人称代词数量、用法、频率的差异,可以为说明<醒世姻缘传>的作者不是蒲松龄提供更进一步的佐证. 相似文献
4.
5.
张俊阁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21-123
清代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白话文献《聊斋俚曲集》中出现了合音式疑问代词“嗄”,偶又写作“煞”,用来询问人、事物及事因等,其功能主要有询问、虚指、任指和反诘。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反诘用法的疑问代词“嗄(煞)”具有多种句法和语义功能:表示纯粹的否定;否定兼虚指;否定兼任指。而且语境不同,反诘用法的疑问代词“嗄(煞)”表现出的说话人的情感、态度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甄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23-26
汉语动词体标记"着、了、过"在历时和共时层面上的用法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三者由动词虚化为体标记的过程在不同方言中也并不同步。以清代淄博白话作品《聊斋俚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中"着"和"过"不同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一些意义和用法,并结合现代淄博方言对其演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史记》与《聊斋志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振宇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1,(3):21-24
司马迁的《史记》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从褒贬精神,人物故事、行文笔法、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袁世硕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00-107
本文作者自述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偏重文学事实的考证和文本结构的解析。由此研究《聊斋志异》 ,在深知蒲松龄的生活事迹的基础上 ,解开了《聊斋志异》创作的特征 :宗教迷信的故事模式转化为观照现实世界、抒写人生苦乐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0.
江智利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64-67
《聊斋志异》和《百年孤独》分别描写的是两块相距遥远的国土上发生的不同故事,两位作家都把自己进步的思想倾向融于两部作品里。它们犹如两面镜子反射出动荡的社会、政治风云、更替时代与历史的变迁。本文试从比较的角度探讨了两部名著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1.
郑红翠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4-66
《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 ,却有着浓郁的民间情趣 ,有着浓厚的民间基础。这种民间性源于作品对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与唐传奇题材写法的吸收和改造、作品的民间来源、蒲松龄本人的思想和性格特点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汪立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山林鄂温克族民歌具有独特而鲜明的地域性文学特色 ,显现出博大而顽强的生命观 ,热爱和崇尚大自然的思想观 ,启蒙后代和开发智慧的教育观和忠贞的爱情观 ,歌词多以高山、树林、花草、野生动物等山林中的自然景物和动植物为依托 ,使用拟人、对比、夸张等手法表述主题。 相似文献
13.
祝红梅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1):17-19
大冶苏区歌谣是扎根于人民斗争生活土壤的红色歌谣,它真实地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大冶人民在土地革命、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斗历程,强烈地表现了群众的感情、愿望和要求,并以其深刻的思想和艺术魅力给人以教育和感染。 相似文献
14.
黄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98-101
“情誓”与“情咒”是民间歌谣中表达爱情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考察中外民歌和客家山歌的一些个案 ,分别探析了“情誓”与“情咒”的不同表现形态、潜在心理、文化内涵、相互影响以及历史传承。 相似文献
15.
关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110-113
黑龙江满族民歌中普遍存在着与"三"这个数字有关的现象,如三个乐节、三个乐句、三个乐段、大三度、小三度、三拍子歌腔以及歌词中经常出现的三个字、三句话等等.采用整体性的分析方法,追寻"三"这个数字同黑龙江满族整个历史、文化、风俗、神话、民族习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对满族民俗文化进行整体考察,探寻满族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理性精神"三"的文化意义之所在,可以说明满族这个民族"理所当然"的审美心理定势和满族独特的文化心理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6.
孙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48-51
《陌上桑》在乐府诗中属于艳歌,前有艳,后有趋,充分体现了乐府诗的音乐特征。女主人公罗敷把与“四十专城居”的夫婿年龄相仿的老太守作为戏弄教育对象,与当时社会宣扬贞烈之风的需要密切相关,也是汉乐府表现现实的基本要求,显示出汉乐府的讽谏与娱乐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7.
南补习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3):56-59
民俗是深植于民间的一种传承文化 ,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民众基础。本文通过对《聊斋志异》中关于民间异类崇拜信仰的总结与分析 ,认为其中对异类崇拜信仰的描写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丰富了作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南阳在历史上有着辉煌灿烂的音乐文化,其民歌尤为丰富多彩,故有"音乐之乡”之称.20世纪70年代末,近千首南阳民歌被挖掘整理出来,其体裁可分为号子、山歌、田歌、童谣、叫卖调、灯歌、小调、叙事歌等.这些体裁各有其鲜明的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19.
赵勇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2):106-109
本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对屯堡山歌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认为屯堡山歌的源头是江南民歌,同时屯堡山歌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当地原住民族民歌的影响,并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屯堡山歌文化是其社会文化整体的一个面相,充分表现了屯堡人的族群身份认同文化、族群人社会化文化、自给自足的生计方式文化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屯堡人在孤岛中坚守的文化审美补偿,是屯堡族群理想主义的现实幻化和对社会生活不断适应的心理写照,也是屯堡人朴素感情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傅正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97-100
建安诗歌的发展,是汉乐府民歌和汉末文人诗这两大源头交汇融合而高潮迭起的过程,是汉乐府民歌向文人诗转化的过程。学术界对曹操在这转化过程中的贡献,有些漠视甚至无视,我们应重视曹操对汉乐府民歌文人化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