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按劳动分配原则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不仅因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由于贯彻按劳分配始终存在着斗争,只有不断排除各种干扰,才能使按劳分配成为实践。我国现在要进行的工资制度的改革,正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摸索一套适合我国情况的工资制度。在这个时候,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可以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在讲到我国进入八十年代,要聚精会神地、专心致志地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的前提下,对如何认识和利用按劳分配原则,把原则的要求贯彻到我们当前的按劳分配的政策措施中去的这个问题上,小平同志着重指出:“我们提倡按劳分配。对有特别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也提倡一部分人和部分地方由于多劳多得,先富起来。这是坚定不移的。但是也要看到一种倾向,就是有的人有的单位只顾多得,不但不照顾左邻右舍,甚至不顾及整个国家的利益和纪律。”(见《文选》222页)这里说明了当前我党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指明了当前我们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就此谈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3.
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我国经济理论界在改革实践中大胆探索而取得的重大突破.然而,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的相关研究中,却出现过不可忽视的偏向.一种一度颇为流行的观点是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按劳分配直接对立起来,认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和《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论述的有关按劳分配的理论和原则,是和消除了商品货币关系的产品经济形式相联系的,因而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不能兼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现实在我们面前设置了这样的“二难选择”;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就意味着要否认按劳分配的客观存在;如果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就意味着否定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属性.上述论点的偏颇其源盖出于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质.运行机制及其发展要求缺乏全而.科学的理解.本文拟对此直抒浅见,并进而就与之紧密联系的按劳分配的有关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里,小平同志比较集中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要加快发展问题。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5页,以下只注页码)“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是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第356)在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从是不是社会主义,如何搞社会主义的高度来认识发展速度问题,还是第一次。深入学习、正确把握小平同志加快发展思想,对全面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5.
按劳分配理论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又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实际问题。但是,经济学界对按劳分配理论的形成存在着不少误解,这些误解导致了对按劳分配内容的误解,因此,值得作一些讨论。一、接劳分配理论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有一个按劳分配规律条目,说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按劳分配原则。”这部辞典由近400位学者参加写作,印数28.5万册,因而可以认为  相似文献   

6.
<正>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分配关系不过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不很高,个人消费的分配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不能实行其他原则,因而按劳分配也就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列宁说的那样:“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可见要坚持社会主义就不能不实行按劳分配。正因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又同每个劳动者的物质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建国三十年来,在历次的政治路线的斗争中,它往往成为经济理论战线斗争的内容之一;同时它也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对于应不应当贯彻按劳分配和如何贯彻按劳分配的问题,不仅为理论界所重视,而且为广大的实际工作者和工农兵群众所注意。这大概是按劳分配理论问题的讨论所持续时间最长、反复最大、参加人数最广、发表文章最多的原因所在。下面我们就按照时间顺序来回顾一下三十年来按劳分配理论问题的讨论情况,同时也简要地谈一点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邓小平文选》中,贯串全书的基本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思想。中共中央在《关于全党学习<邓小平文选>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着重学习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思想”。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872页)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原则和根本方针。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很有必要从哲学上进行探讨和思考。一、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辩证法是“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列宁全集》第17卷,第22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指出;“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著作,要联系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做到五个“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其中,为首的一条就是要”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全党同志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解放思…  相似文献   

9.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点,也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统揽全局”.“在我们的思想和工作中,必须牢牢记住党的基本路线.”我们要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以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按劳分配所体现的平等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权利”。马克思这一论断,曾被“四人帮”肆意歪曲,作为他们否定按劳分配原则的“理论依据”。“四人帮”之所以这样搞,是为了反党反社会主义,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但从理论上怎么正确理解马克思这一论断呢?现在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认为“按劳分配的‘资产阶级权利’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权利,它决不是什么‘资本主义因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97页);第二种认为按劳分配是无产阶级权利;第三种还是从资产阶级的原意上去理解“资产阶级权利”的(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二大文献指出,要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英明决策。当前人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疑惑之处在于:按劳分配与精神文明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很需要认真探讨的理论问题。 一、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素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马克思说:“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一种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因为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因为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着分配的特定形式,即参与分配时所采取的特定形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力也不是商品,但与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相比,又不够完善,生产力仍不够高,劳动产品也不够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也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唯一合理的就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以下简称《邓选》三卷,引文只注页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篇幅和地位,是蕴含其中的宝贵思想财富。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选》三卷报告会上指出:“学习新一卷《邓小平文选》,必须紧紧抓住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不但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统一于建设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之中,作出了崭新的理论贡献,而且将这一理论原则创造性运用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成为推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就初正坤同志《试论社会主义生产二因素结合的特点》一文中有关按劳分配问题,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交换”吗?我认为,在社会主义阶段,对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决不是如初文所说是“社会和劳动者个人之间进行的等量劳动换取等量产品的交换。”初文虽然认为他是根据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来论述按劳分配,但是,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一定符合马克思论述的原意。马克思在论述“社会和劳动者个人之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写于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最终确立,同时它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一个重大突破。今天,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说已无可非议。但在实际贯彻中却不无阻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小生产有着长久历史的国家里,打破两个“大锅饭”并非易事。本  相似文献   

15.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一贯的思想,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的方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小平同志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今天,我们认真学习这些论述,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全党同志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为坚持这条思想路线提供了光辉典范。我们学习《邓小平文选》,就要牢牢把握这个精髓,紧紧抓住这个实质。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简明概括,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共产党提倡并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在党的十二大上通过的新党章中,对于党的思想路线有了这样一段完整的表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根本点。以毛泽东同志为代  相似文献   

17.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好,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的战略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是高超领导艺术的凝炼。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很多文章里都有这方面的论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一指导方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已成为共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学习和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对于不断增强“两手抓”的意识,掌握“两手抓”的方法,发挥“…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论述,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研究这一思想,对于全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大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 一、“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313/2表示引文出自《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3页,下同。) 邓小平说:“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本来是可能的,但过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大国发展理论的精髓─—学习邓小平关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论述的体会廖丹清,陈文科在当代,社会主义大国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论述最多最集中最精辟的核心问题之一。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构筑了以机遇...  相似文献   

20.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它的实现条件和实现形式都是不同的。本文试图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条件问题。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前提条件,按劳分配原则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按劳分配原则的实质就是劳动者的所得与他付出的劳动量相对等,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坚持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要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