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近年来,利用外资已成为我国技术引进的主要方式,直接影响着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在简要分析我国技术引进动因的基础上,探讨利用外资对我国技术引进的局限,并着重从企业、市场、政府三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产品质量视角测算技术差距,构建门限回归模型检验技术差距对技术引进的作用机制,识别我国制造业各行业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呈上升态势,但出口产品质量整体低于美国;中美高质量产品行业差异性和互补性明显,美国相对高质量的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采用门限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三大要素密集型行业,技术差距对技术引进都存在门限效应,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在门限值之前,技术引进阻碍技术进步,达到门限值之后才起到促进作用;资本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情况恰好相反;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当前的技术差距情况下,技术引进始终促进技术进步。因而,应依据行业技术差距和自身要素禀赋条件,采取差异化的技术进步路径。1  相似文献   

3.
技术引进战略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引进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对各国技术引进战略的共性及特性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技术引进现状及目前的国际差距,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我国技术引进的战略目标、重点及主要对策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科技促贸的作用机制,包括内在动力机制和具体作用机制,具体指技术的供求机制以及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传播、开发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建国40年来的技术引进工作,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分析和评价,并与日本等国进行了比较研究。作者指出:我国40年来的技术引进活动,是有成效的,但总体效果不佳,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文章还对我国今后的技术引进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纵观世界上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它们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与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一不是通过技术引进促进了本国技术发展与创新能力的结果。而对于我国这样比较落后的国家,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也无疑是一条迅速发展的捷径。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技术引进与创新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世界上技术引进与创新比较成功的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差距。本文试就我国在技术引进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提出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我国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引进与重复引进我国在过去…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冶金企业技术引进工作的现状,从三个方面:1、技术引进工作本身所包容的内涵;2、外部环境对技术引进工作的推动作用;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做好技术引进工作的基石,具体地论述了做好技术引进工作所应具备的内外环境因素,贯彻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移植创新的长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论政府对技术引进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技术引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对我国40多年来技术引进工作的发展及其特声、进行了简要概括,文中提出了我国政府对技术引进管理的基本原则,即:统筹规划、综合平衡;有计划、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我国急需、适用的先进技术;择优引进;技术引进同企业现有技术改造相结合;引进技术必须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引进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等。对于政府如何实施对技术引进的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的技术引进成功与否,影响因素很多,而制定正确的战略,选择灵活机动的方式方法,是技术引进成功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比较世界各国技术引进所采取的不同战略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技术引进的战略,包括工业发展总战略、技术引进的结构战略、重点战略及吸收战略。此外,本文对技术引进的两种可供选择的方式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外资有利于弥补国内资金不足、促进技术创新、完善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建立企业创新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对外资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外商来华投资增多,国际垄断资本和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市场.按照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投资发展轨迹理论,处理好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等关系,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三类技术的统一性——对广义技术的一种理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广义技术价值论出发,有必要探讨和确立其反思的对象--广义技术.广义技术是指解决问题的特定行为中的特定操作规程和规则的总和,从宏观上包含自然技术、社会技术、人文技术三大类.三类技术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可以统一到广义技术概念上来,这些能从三类技术与人、科学理论、价值及其之间的关系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2.
技术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争论不止。技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技术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即自然技术。广义的技术既包括自然技术,还包括社会技术和思维技术。本文旨在广义技术的含义下,讨论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实践上讲,社会技术和自然技术一样是确定存在的。社会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发挥着和自然技术一样重要的作用。在技术领域中引入社会技术就必然要求创新和发展技术观念和技术概念,突破对传统技术定义的局限。在技术观念上进行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广义技术初探--试论技术的四种基本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狭义技术属于自然改造的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自然技术;广义技术首先属于实践活动和相互作用的范畴,既包括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自然技术和人类改造社会、改造主体的社会技术,也包括一切非生命物质所具有的自在技术和一切生命物质所具有的本能技术.自在技术、本能技术、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是四种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技术形态,彼此间是阶段性与连续性、历时升迁发展与共时影响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技术概念与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技术概念的见解不同, 对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和核心问题的认识也不同。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自然技术, 技术的核心问题是技术发明, 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应该是技术认识论和技术推理逻辑问题。  相似文献   

16.
技术中介机构运行模式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技术中介机构在促进技术转化中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从分析其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入手,对技术中介机构的运行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技术转化的不同阶段对技术中介机构的需求为依据,将技术中介分为交易平台型、技术孵化型、转移代理型、技术扩散型四种类型,进而分析了4种中介机构所提供服务的特点,与技术转化的关系,最后对中介机构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0-2011年中国15个省区小麦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单位面积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并从农业技术进步有偏演进的视角考察我国及各省区生化技术与机械技术的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1年小麦单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87,年均提高1.9%,技术效率提高速度较快;各省技术效率水平差异较大,且生化技术与机械技术的利用效率变动差异较大,北方(河南、湖北和黑龙江)农业机械装备程度和土地规模水平高于南方(安徽、河北),因此,北方平均机械技术利用效率高于南方;我国小麦农业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生化技术型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技术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鉴于此,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从地方治理信息技术、合作技术、市场化技术视角对中美地方治理技术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分析发现,美国地方治理信息技术、合作技术与市场化技术较成熟;中国地方治理信息技术、合作技术与市场化技术较不成熟,因此中国应辨证借鉴美国地方治理技术某些做法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地方治理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哲学视角中的教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技术是技术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技术属于社会技术范畴。按此推理,教育技术应该在技术哲学研究范围之内。从技术哲学角度来说,教育技术主要由经验形态技术、物化形态技术和知识形态技术等三大类要素构成。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共同促进教育技术向前发展。从技术哲学角度研究教育技术,对于我们重新审视教育技术,全面理解其内涵,进而树立全面教育技术观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绿色技术的创新绩效与扩散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日趋强化,绿色技术逐渐成为解决环境问题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途径。将绿色技术和一般技术加以区分,构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非线性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通过检验绿色技术创新的绩效判断经济利益是否已成为绿色技术扩散的有效驱动力量。基于中国1991-2010年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U”形关系,并求得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发生转换的转折点,针对东、中、西部地区比较了各自转折点发生的时间,发现东部地区“U”形关系出现最早,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