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拿蒂安·阿尔丰斯·弗朗索瓦·萨德侯爵 (DonatianAl phonsesFran oisleMarquisdeSade,174 0~ 1814 )是法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伟大作家。他一生不仅著述颇丰 ,而且其思想和创作对十九世纪的法国乃至西欧文坛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查理·奥古斯丁·圣伯夫 (CharlesAugustinSainte Benve)在《两个世界的回忆》中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我敢断定 ,英国诗人拜伦和萨德赋予了我们的现代文明以最大的启迪。事实就是如此 ,只是他们所采取的方法各异 ,一个采取明显、公开的方式 ,另一个则采取较为隐蔽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耶鲁大学法文系教授昂利·拜尔在编辑法国大学派文学批评家居斯塔夫·朗松的文学批评论集《方法、批评及文学史》时写了一篇很长的导言。在导言中昂利·拜尔说:“文学批评家在身后五十年或一百年,仍有一代又一代的学人对其作品进行研读和利用的非常少见。文学史家的著述在半个世纪以后,能不被人看成是陈旧得可笑、散发着时代偏见和派系成见的臭味、论证依据很不充分的,就更加少见。”他还说:“十分伟大的评论家从来没有过,也许将来也永远不会产生。他们当中最傅学的也永远抵不上一个真正的诗人或者真正的小说家;最优秀的绘画评论…  相似文献   

3.
雨果的为人     
被马克思称之为“路易·菲力浦时代的老知名之士”的维克多·雨果,不仅是一位法国伟大的诗人和作家,而且是一位品德高尚,为人谦和,很能容人的大好人。他在法国有众多的各界朋友。他和当时名噪一时的文学先驱者谢多勃良(chateaubriand)、魏尼  相似文献   

4.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雅克·卢梭是 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也是世界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论著《爱弥尔 - -论教育》一书中 ,他所提倡的“自然教育”不仅是对封建教育制度的全面而深刻地批判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观念。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有必要深入探讨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一、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提出18世纪末的法国 ,基本上还保持着中世纪封建的教育方式。虽然这时新思想、新科学、新文化和新技术不断涌现 ,但对法国各类学校的影响却很微弱 ,直到法国革命爆发…  相似文献   

5.
现代逻辑的思想方法与科学的眼界──从爱因斯坦的一封信谈起邓生庆一作为本文开篇的话,我们不妨以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封短信谈起。41年前,爱因斯坦在给I·E·斯威策的一封复信中谈到西方科学的基础和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他写道:“西方科学的发展是...  相似文献   

6.
引言目前在肯尼亚,死者的亲戚之间常为安葬死者的地点发生争执。争执人一般为不同的部族成员,城市与乡村皆是如此,而且这类争执常常和异族通婚的情况有关。有些已经闹上法庭,成了官司。可以预料,今后随着人们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随着离开家乡在外地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加之异族通婚人数的增加,此类诉诸法庭的案件也会更多。本文列举法庭审理的两个案件。两案涉及了两位成就卓著的肯尼亚人:一位叫西尔瓦努斯·梅利亚·厄蒂耶诺,刑事律师;另一位叫罗伯特·旺吉拉,职业拳击手。这两个案件可以让我们直观地了解肯尼亚许多部族的“上层建筑”目前正…  相似文献   

7.
文学巨匠威廉·莎士比亚在众多人眼中, 首先是一位戏剧大师,他创作的三十七部举世闻名的戏剧也足以让他举世闻名;但同时, 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可以说他的十四行诗就是作为诗人的莎士比亚思想和艺术高度凝练的结晶。正如弗·史雷戈尔所评价的那样:“他是诗人中的壮年”“我们可以用哈姆雷特描写过去老的国王来称呼他:‘他是一个人,真叫是尽善尽美,我再也不会见到他那样  相似文献   

8.
雅克·莫诺的哲学偏见张晋斌作为一名颇有成就的法国分子生物学家,雅克·莫诺曾获得1965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物学奖。他写作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一书总结了自己长期研究的心得,成为畅销书,很快从法文转译成多种文字。然而莫诺在陈述自己的科学发现时,其中也夹带了一...  相似文献   

9.
卢梭《忏悔录》与中国现代自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忏侮录》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平民思想家、文学家卢梭的自传,记叙了他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尔岛共50余年间的经历。在这部自传里,卢梭以一种惊世骇俗的大胆,真实地展示了“一个资产阶级个性的‘我’有时像天空一样纯净高远,有时却像阴沟一般肮脏污浊的全部内心生活。”①事实证明,卢梭的确实现了他在作传之前所立下的宏愿:完成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工作。《仟悔录》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克鲁泡特金说,像卢梭那样地使一代人的良心沸腾起来的事是从不曾有过的;而法国权威批评家圣·勃夫则称《仟悔录》为“自巴斯喀以来最大…  相似文献   

10.
直到最近,我才有时间读完了奥地利作家斯·茨威格写的《异端的权利》。这本由三联书店1986年12月刊行的小册子,第一版印了5万册,到1987年4月第二次印刷时,又加印了10万册。可以想见,在思想活跃的20世纪80年代,这本书不用炒作也肯定是一个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那个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或许将因为这本书及其广泛传播而在中国思想界永远不得翻身;而那个即使在西方思想界也并非著名的卡斯特里奥,亦将因此而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心中的英雄和楷模。加尔文也曾是一个异端,就像所有的改革者都首先曾是一个异端一样。他…  相似文献   

11.
哲学·科学·人道主义──评阿尔都塞“断裂”说的思想基础黄忠晶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历程上有一个断裂时期,时间大约从1845年起;这时马克思彻底抛弃他以前的思想,包括他的哲学和人道主义。下面我们对阿尔都塞...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的宗教学术界正在争执着一个问题:道教的研究中心在哪里?法国人说,在巴黎;日本人说,在日本。一巴黎中心说的理由是,本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法兰西远东学院(Ecole Francaise d'Extreme-Orient)一位年青的法国研究生克利思托菲·舒博尔(Cristofer M.Schipper)在台湾从事道教研究八年之久,笃志求道,并且还为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姓名,叫施博安,别号舟人。他久居台湾,不断地从道观、黄冠、民家搜集古写本的道经、道书和道教文献,达数千卷之多,拟欲同明代正统和万历年刻印的《道藏》对比。以后他带了这批宝贵的中国道教文献回到了法国,法  相似文献   

13.
在18世纪,针对学术界当时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进行的国际征文比赛非常普遍,其中不乏具有不朽意义的经典作品。让·雅各·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就是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促进了道德进步”征文而作,1750年在法国第戎科学院获奖。1754年,卢梭提交了另外一篇论文给法国第戎科学院,不过这次他运气不佳:科学院看过其文章内容之后,甚至拒绝考虑他的作品。历史宽容多了,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至今是政治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国际社会科学杂志》将以1753年11月第戎科学院的征文比赛题目作为2006年度研究生征文竞赛的命题:人类不平…  相似文献   

14.
茅盾与罗曼·罗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罗曼·罗兰是横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法国大文豪。也是完成了由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转变的伟大的思想家。对于这样一位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巨擘,茅盾是特别关注、倾慕和景仰的,虽然专门介绍评述罗曼·罗兰的文章总计不过五篇,然而在他那大量的文艺杂论中,几乎随处都可看到他对罗曼·罗兰的论述和评析。可以说,茅盾从年青时代涉足文坛到晚年写回忆录,始终都没有忘却或放弃对这位欧洲文学大师的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德国制革工人约瑟夫·狄慈根(1828—1888)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而且是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发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工人哲学家”。他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科伦市附近的一个叫肯堡的小山庄的制革匠家庭里,由于家境贫寒,他念了二年中学后便被迫辍学在他父亲的制革作坊里做工。他勤奋好学,走上了革命道路后,经历了“由政治到哲学,由哲学到认识论”,而成为一个自学成才的工人哲学家,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好的战友和学生之一,而他的认识论思想特别值得人们的探析。  相似文献   

16.
<正> 马克西米里安·罗伯斯比尔(1758——1794)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者”,是法国大革命史上一位争议最多的历史人物。不过,也有从来没有争议的一点,即罗伯斯比尔忠贞革命,廉正立身,无论为敌为友,都承认他是一位“不可腐蚀者”。自1789年4月,罗伯斯比尔被阿拉斯市第三等级会议推选为全国三级会议代表,步入政坛,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后,直至1794年7月28日被送上断头台为止,他发表了很多论文和演说。这些论文和演说,阐述了他的革命法制思想。我们认真阅读和研究他  相似文献   

17.
现代西方许多著名作家,如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亨利·詹姆斯都对福楼拜评价极高,并且认为是福楼拜启迪了他们小说创作的新意。法国当代大部分文学家批评家,如:罗朗·巴特、米歇尔·富科尔、让—保尔·里夏尔、热拉尔·热内特都在专著中研究过福楼拜。存在主义作家萨特花了十年时间写了一部长达三千页的福楼拜研究专著《家  相似文献   

18.
(一 )现代机遇思想的发端 加拿大哲学家、科学家本格曾指出 :“至于或然论 ,或那种认为存在客观的机遇或偶然性 (尽管总是有规律的 )的论点 ,是一种较为现代的观点 ,它的出现不会早于安东尼·奥古斯丁·库尔诺。”1库尔诺 ( A.A.Cournot) ,法国哲学家。他对偶然性学说的创见在于把偶然性解释为两个独立的原因级数所不能预测的巧合 ,从而赋予偶然性与原因同样的质的规定性。他认为 ,历史所研究的是代表着必然事件和偶然事件的混合物的那种资料。人类历史中的偶然性现象要比自然界中的偶然现象多而且影响深远。在历史学领域提出现代机遇思…  相似文献   

19.
让—保尔·萨特(1905-1980),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小说家、剧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是在精神文化领域中不断开拓和劳作的一生。如法共著名的理论家罗杰·迦洛蒂所说,萨特及其小说、戏剧“是我们时代的见证”。如欲深入探究萨特的文学创作,必须先了解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当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中,萨特的影响最大。早在1933一1934年,他就直接吸收了“现象学派始祖”胡塞尔的观点,并对过去的存在主义哲学进行修正、补充和改造。他抛弃了19世纪丹麦哲学家基尔凯郭尔(存在主义的奠基人)的基督教神秘主义,提…  相似文献   

20.
“毛润芝”名字的由来曹竟成毛泽东(1893·12·26—1976·9·9),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常说:“我以前常用的‘润芝’一名,是杨怀中先生为我取的。有一次,我在给杨怀中先生的信中署名‘毛学任’,杨怀中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