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包心鉴研究员新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以下简称《创新》) ,近日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以创造性的态度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并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专著。全书渗透着与时俱进精神 ,洋溢着理论创新气息。一、从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新要求的高度 ,深刻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 ,是《创新》一书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反…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适应当代世界、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发生新变化的要求提出的 ,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统一体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因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理论建设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 ,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因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理论建设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当今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反映了当代世界、中国和党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体现了时代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把握了规律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 ,与时俱进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理论创新首先是实践推动和主要创立者的创新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也离不开历史契机的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一系列历史契机的推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的政治交待启动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萌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培育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土壤 ,“三讲”教育和广东考察催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国各地的考察深化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 ,“七一”讲话和十六大推动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刘敬东 《学术研究》2002,(11):11-13
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必然带来时代的根本变革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现实精神 ,是打通本质型思维方式和功能性思维方式之间的通道的有力武器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不断转换思维方式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也是引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伟大旗帜。这就是说,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与否。正因如此,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至关重要。而事实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产物。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新的理论成果,它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为中国全面奔小康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核心内容 ,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史上的总命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这个总命题下展开的探索 ,而不仅仅是党建理论的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应“时代的呼声”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推进到新境界。实现这一理论创新的关键是“与时俱进” ,是对企求一劳永逸地完成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惯性裹胁的突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 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三个代表”思想与对社会制度、体制、阶级的分析有密切关系。在我国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更应该也更能够充分发挥“三个代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易经>是早期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认为世界万物皆由阴阳两种不同元素组成."阴阳和谐"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才得以化生万物.<易经>之"和",是中国"和"文化的源泉,在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和"文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文化仍然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的智慧和哲学在当代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荣鑫 《兰州学刊》2009,(3):13-16
诚如大卫·里斯曼所言,当今社会已经由生产性社会转向消费社会。然而,消费社会并不止于物的“丰盛”,其成为其所是的根本在于其具有完备的符码规则、话语体系。正因此,其呈现出平等、民主化的幻象。要透过幻象进而认识消费社会的真实的社会结构,需要通过解读消费社会的区分逻辑达成。笔者认为,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一书为我们提供了解读该区分逻辑的锁钥。在文章中,笔者在结构主义语境中对区分逻辑加以分析,以此为基础,解读《消费社会》中的区分逻辑。由此,揭示消费社会真实社会结构的生成原则。  相似文献   

13.
作为对当代文学英雄叙事传统的承接和延续,"新时期"文学"英雄悲剧"的叙事必然遭遇重构"个人"与"整体"关系的多重挑战;同时,与"受害者"和正剧英雄的形象相比,悲剧性"英雄"的塑造提出了更高的人格建构要求."新时期"英雄悲剧的叙事不同程度地陷入叙事矛盾导致的文本困境,尖锐地暴露了个人自我的成长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两难处境,也预示了当代文学英雄叙事传统的落幕.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哲学、诠释学和宗教现象学等视域加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言"的天与西方基督教中"言说"的上帝存在着以下不同:由于天"无言",使其所指隐含着多义性和随意性,而由于上帝"言说",使其所指被限定为独一的位格神;"无言"的天"出场"的时间性极其模糊,而"言说"的上帝"出场"则具有清晰的时间性;人与"无言"的天之间是"我与它"的共生关系,而人与"言说"的上帝之间则是"我与你"的对话关系;"无言"的天更多的是"直观地"启发人,而"言说"的上帝则往往"临在地"启示人;对于"无言"的天,人主要通过感悟和体会去认知,而对于"言说"的上帝,人只能借助信仰和激情去体认;"无言"的天以"道说"而澄明,"言说"的上帝则因其话语不断"冥化"而隐蔽.  相似文献   

15.
苏亦工 《人文杂志》2002,1(1):39-43
法律经常被解释为人类的意志 ,不同的志向可以创造不同的法律。中国古代的法律向称“王法”。“王法”的设立是基于帝王之志 ,而所谓帝王之志 ,不过是一种无穷大的私心 ,力图由一个人、一家人或一种宗派势力垄断政权、把持天下、包揽一切资源的产物。真正的王法真正的儒者宽恕之道 ,用现代术语来表述 ,就是要保障每个人的权利 ,实现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16.
“两课”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三进”是“两课”的根本要求和归宿。如何卓有成效地使正确理论“三进” ,是关系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后继人才的大问题。多年来“两课”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 ,也存在一些问题。课题组经过调研论证 ,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坚持“三进”重在“入脑”、教学内容务求科学、方法手段贵在创新、师资素质与时俱进的改进思路。得出结论 ,为了实现“三进” ,必须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 :价值取向由传授知识到转变思想的根本性转变 ;教育理念由教师中心到以学生为本的根本性转变 ;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灌输式到研究式学习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两课”教育肩负着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的教育重任 ,“知”“行”统一是“两课”教学区别于其他文化知识教学的突出特点。“行”重于“知” ,“身教”胜于“言传”在“两课”教育中尤为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8.
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是社会各界关注较多的一个"热点"话题.走出困境的思路在于政府与农民社会关系机制的重构,确立农民的主体性地位,组建基层乡民社会的"中间组织",使之成为凝聚与表达农民自己利益的实体资源,;同时也借此实现"以社会制约权力",改变民众在与国家基层代理人博弈过程中的弱势地位,并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非规范性行为"进行抑制.  相似文献   

19.
李怡 《江汉论坛》2007,4(9):73-79
对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关键词的梳理当从留学界开始,尤其是留日中国知识分子的知识与词汇的演变起了更为明显的作用.影响现代中国文化理念的诸多词汇如"民族"、"革命"、"世界"、"进化"、"新民"、"心力"等等都与留日知识分子关系密切.在我看来,其中的"个人"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自我"对于整个现代中国文学乃至文化价值观念影响甚巨,或者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安身立命的新的立场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20.
"回到鲁迅那里去"的呼吁开启了新时期文学研究"重写现代性"的进程,是有着启蒙运动的先声意义的,其科学性内涵在于表现出了一种"回到起点"的思想自觉。鲁迅的"起点"思想意味着"回到鲁迅"的本质问题在于"回到自己",其价值不在于创造一种"目标"或"范本"的偶像意义,而在于具备一种"做梯子"或"踏脚"的启示意义。以鲁迅为起点,就是鲁迅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