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长期存在“非专业化”、“非职业化”倾向,制约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影响学生成人成才。中央16号文件颁发以后,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根据文件精神,提出应着重从提高职业准入、内化职业要求、促进职业发展、优化职业考核、完善职业保障等五个环节入手,对辅导员队伍进行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朱正华  李菲 《社会科学家》2006,(Z1):249-251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本文试从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浅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政治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由于在选拔任用时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员配置不足,职责不明确,辅导员虽付出大量艰辛劳动但往往地位受到轻视,诸多因素造成辅导员队伍“非职业化”。从健全职务评价体系,统一管理,明确职责,合理使用以及加强培训等方面入手,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培育一批学生工作“专家型”的辅导员,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其个人形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时下,辅导员队伍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普遍出现了“双8”现象,即施教者和被教者双方都是80年后出生的群体。学生对于80后辅导员形象有何种认知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建构辅导员形象的三大维度——从业素养、行为操守和仪表举止。  相似文献   

5.
马忠秋  宣臻 《南方论刊》2014,(3):81-82,77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如何提高民办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现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路、意义、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进行研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萍 《云梦学刊》2008,29(5):113-114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当前高校的新环境让辅导员队伍面临着重要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建设一支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日常工作繁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狭窄,无法落实;职称晋升难,职业认同感低;以经验型工作为主,离专家化、职业化道路尚远。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和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明确岗位职责,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辅导员地位,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提高理论素养、增强素质,加快职业化、专家化进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排头兵,伴随着高校扩招的步伐和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发展,他们的工作面也日益拓展,涵盖了学生事务的方方面面。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三化"路径,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制度化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中美两国辅导员制度进行详细的比较,从中获取美国辅导员制度的先进经验,为我国辅导员队伍的"三化"提供合理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建设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楠  陶晓丽 《理论界》2009,(6):173-174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教师队伍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既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要在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建设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黄韶红 《南方论刊》2007,13(2):76-78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明显不能适应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成为高校专业人士关心的话题。本文从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面论述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陈炎 《河北学刊》2004,24(5):5-10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语境下,左、右派别体现了人们对"自由"与"平等"、"博爱"之间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尽管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但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公开的、平等的、程序化的.在此情况下,舆论上的彼此对立常常会导致行为上的互相妥协.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左、右派别往往被赋予正、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因而其存在的理由是不平等的,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非程序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舆论上的表面一致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矛盾.因此,对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进行深入地反思,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性、和平的制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13.
“养老”·“教养”·儒家“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以往一些论著已经注意到"教养"这一说法的出现与上古中国庠序中的"养老"有关联,但对这"养老"的具体内涵的解释却并不准确。文章对"养老"的内涵重新作了分辨,并进而考察了先秦儒家在春秋战国之际对"教养"内涵的改造,从而找出了"教养"之所以后来与人的人格修养关联在一起的人文逻辑线索。通过对"教养"原意的追溯,论文揭示了先秦儒家教化的独特品格与其对于人的生命成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狼"与"启蒙"     
陈舒劼 《江淮论坛》2006,(6):179-185
本文以《孤独者》、《山上的小屋》、《怀念狼》、《狼图腾》四个文本为例,探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中狼形象与启蒙含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具有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宗教追求的是"信仰",科学追求的是"知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既有可能导致宗教势力对科学行为的禁锢和迫害,又有可能诱发科学成果对宗教信仰的颠覆和批判。另一方面,如果宗教以理性为工具来追求信仰的话,就会在追求的动力和方法上与科学相联系。这种联系,既有可能促成科学的发生,又有可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宗教与科学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忽视了二者之间彼此联系的一面。而在西方的历史上,宗教的追求与科学的产生、宗教的热忱与科学的动力、宗教的信仰与科学的方法之间,都曾有过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杨桂森 《江汉论坛》2004,1(6):48-50
本文以"应当"隐含着"能"与"不能"的价值旨趣为路径,认为"能"一方面是道德之外的有为,另一方面是道德之内的准许.前者是道德主体的能力所为,后者是道德原则的划界.由此认为,"应当"包含着已然与未然的张力,实现主体应尽之责与其能力、善与可欲之善有机结合,预示着伦理原则对人的引导和激励,并担当教化、教言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周世中 《文史哲》2003,(4):97-98
我国法理学直接来源于苏联的法理学 ,间接秉承着欧陆法理学传统。该传统在以往的特点是特别关注法律的“宏大”问题。 2 0世纪以来 ,欧陆法理学明显出现的对司法中微观问题的系统论述 ,并未在我们这里得到回应。只是近些年来 ,随着中国司法改革任务的提出以及司法在法治乃至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地位的日显 ,我们才开始关注司法并同时关注欧陆和英美关于司法的理论。尽管如此 ,我们对于司法中法理学问题的探讨还只是初步的 ,还没有引起法理学界的共同关注。这就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将法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放到以司法为核心的法律之“微观论证”上来。本组笔谈的目的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18.
辨"齿、牙"     
田树生 《殷都学刊》2002,6(1):99-101
一些大型字典、辞书或齿、牙不分,或认为牙是臼齿。依《说文》、古文献、动物形态,牙实为尖锐的犬齿。  相似文献   

19.
"救亡"和"启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些观点至今仍然被沿袭使用,对中国近现代思想以及文学研究都有很深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永中 《江汉论坛》2008,1(2):119-121
本文从封面、插图的角度考察<新青年>杂志"人"的视像的演变.文章认为,<新青年>杂志早期注重个人视像的建构,后期倾向于以底层阶级或革命阶级为代表的人民视像的营造.视像话语变化与文化思潮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