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北省广济县是太平军同清军展开过激烈战斗的战略要地。它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是湖北省的东南门户。从水路上看,广济西南的田家镇与兴国(阳新)的半壁山隔江相对,这里江道狭窄,地势险要,是长江中下游的一大天险,历来有“楚江锁钥”之称。从陆路上看,广济县是湖北与安徽之间的交通要道,经广济东北部的双城驿地区.可西达黄州、武昌,东通黄梅、宿松、安庆。太平天国革命的一个相当长时期里,太平军与清军的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夺武汉、九江和安庆三大据点。所以,位于三大据点交叉点上的广济县便成了太平军和清军的争夺重点之一,太平军在这里有过频繁的、长时间的和大规模的军事活动。  相似文献   

2.
一八六一年至一八六三年间,石达开所部太平军在四川进行过英勇的战斗,表现了“革命军队的高度坚轫性。”这支太平军虽然最终在大渡河南岸一败涂地,惨遭覆灭,但是,他们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和地方封建势力,扩大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鼓舞了川、滇、黔人民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斗争。其英雄事绩,至今仍在四川人民中间传诵。太平军在四川的悲壮历程,是太平天国史事中重要的一部分,曾经引起许多太平天国史研究者的注意。但在迄今为止的有关著述中,对于这段史实都是语焉不详的。为了对这一段史实作一些补充,本文主要根据四川的地方志书,参考清朝官书和奏稿,以及实地调查得来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领袖为了保证完满实现其革命任务,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带有创新性质的军事制度和相应措施。实践表明,这个军制和措施是她的反封建抗侵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兹对太平军的编制做一概述。编制太平天国起义之初,“仿自《周礼》夏官之制”,于壬子二年(1852年)制定《太平军目》,是为军制之首,也是太平军编制大法。按编组一军为: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辖伍卒四人。五伍为两,设两司马1人,辖伍长五人,伍卒二十人,共二十六人。四两为卒,设卒长(又名管长、营长、百长)一人,辖两司马四人,伍长二十人,伍卒八十人,共一百零五人。五卒为旅设旅帅一人,辖卒长五人,两司马二十人,伍长一百人,伍卒四百人,共五百二十六人。五旅为师、设师帅一人、辖旅帅五人,卒长二十五人,两司马一百人,伍长五百人,伍卒二千人,共二千六百三十一人。五师为军,设军帅一人,辖师帅五人,旅帅二十五人,卒长一百二十五人,两司马五百人,伍长二千五百人,伍卒一万人,共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人。军中卒长、两司马皆设正副职,卒长再加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军事行动,与地形地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太平军(金田起义前称会众)的领导者们,与往古的军事家、战略家一样,常常利用地形的优势配合自己的作战长处以克敌制胜。 太平天国在平南活动过、战斗过和进军经过的地方很多。但是,有的著述对它们记载不清楚,有的张冠李戴,有的完全搞错了,如简又文的《太平天国全史》第215页说: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六平军石达开部和汪海洋部在粤东两次战斗的情况,并对其作用和地位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洪杨领导的金田起义的太平军,于1851年9月25日一举攻克了永安州(今蒙山县),开创了太平天国革命的新时期。太平军在永安州处于数万清兵疯狂的围剿下,深沟高垒,孤军孤城坚守到粮尽弹绝才于次年4月5日突围,并将尾追紧咬的敌人主力歼灭,使太平军摆脱了被动的局面,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将革命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一八五一年——一八六四年)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规模最大的旧式农民起义,是民主革命初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高潮.湖北是太平天国前期重要根据地和后期重要活动地区,太平军曾三克武昌,四克汉口、汉阳.在武汉三镇辽阔的土地上,当年太平军的革命活动旧址斑斑可考.  相似文献   

8.
九江地处长江中游 ,为江西的北大门 ,扼鄂赣皖三省 ,属水陆交通要冲 ,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历来为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太平天国期间 ,九江的反复争夺和得失 ,对军事局势起着生死攸关的影响 ,本文仅就九江在太平军第一次西征中的战略地位 ,简抒已见。一八五二年四月 ,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后 ,迅速由桂入湘 ,经湘达鄂 ,攻占武昌后 ,顺长江而下 ,一八五三年三月 ,打下南京。一路上 ,摧枯拉朽 ,势如破竹。在这胜利的大进军中 ,太平军领导犯了一个重要错误 ,即攻一地弃一地 ,使清军紧紧尾追 ,并得以在南京城下迅速建立江南江北大营。羁绊了太军平的军…  相似文献   

9.
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没有制定新的战略规划,而是依旧固守初期的流动主义战术,兵力部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特别是领导层的腐化堕落,权力之争,内讧频繁,政治长期混乱等等,导致太平军离心离德,得不到百姓的支持,战斗力每况愈下,直至走上失败的道路。总之,太平军的诸般问题与太平军政权制度的落后同出一辙。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外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这场革命得到了外国友人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数以百计的外籍军人还先后参加了太平军,成为和中国人民一道团结战斗的“洋兄弟”。这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是中外人民友谊史上的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扬州曾是清王朝东南地区的盐业中心和漕运枢纽。它与“苏常熟,天下足”的江南地区一样,对于维持清王朝的封建经济有着重要的关系。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了中央政权以后不久,三下扬州,其战略目的不言自明。因此,扬州就必然成了太平军与清军激战的地区。清王朝在扬州集聚了大量的部队,建立“江北大营”,包围天京,妄图扑灭太平天国革命的烈火。太平军在正面与清军“江南大营”对抗的同时,又在扬州这个  相似文献   

12.
我们选译此文以纪念太平天国起义 150周年。此译文是帕特里克·内利斯记述 1864年2~ 8月他被太平军扣留及率领几名外国人追随堵王驻守湖州的种种经历。他叙述几次随堵王抗击清军进攻的经过 ,描述所见到太平军在清军进攻下被迫撤离湖州的情景。同时 ,他赞扬了堵王过人的胆识和作战谋略 ,并记述了堵王对自己及其他外国人的优待 ,表明了太平军对外国人所持的友善态度  相似文献   

13.
在太平天国运动的鼓舞下,无锡地区农民以抗租、抢大户、密谋起义等形式纷纷起来斗争,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1860年,太平天国东征,很快占领无锡地区,地主官僚退居乡村,组织团练反抗,太平军遗师镇压,扫除了一股股反动武装。太平军在无锡地区与团练的斗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太平军北伐失败的原因章友德1853年3月29日,天王洪秀全率太平军从水西门进入南京城并改南京为天京,正式在此定都。其时,清政府钦差大臣向荣很快就在乏郊孝陵卫扎下了“江南大营”。接着,钦差大臣琦善也率部在扬州城外扎下了“江北大营”。太平军该如何行动,是...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代历史上由洪秀全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声势浩大,所向披靡。她不仅把腐败没落的清朝政府打得朝不保夕,而且把外国侵略者也杀得丧魂落魄,胆战心惊。“太平军痛歼洋枪队”就是近代我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一八六○年,清朝统治大权操在咸丰皇帝手里。这个反动的封建帝王,面临着  相似文献   

16.
一八五三年太平军进行北伐以前,有一个较长时间的酝酿过程,其间还发生过多次争论。这同北伐战役的进行和结局,关系密切。弄清北伐战役的酝酿过程,将有助于探讨太平军北伐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1 太平军北伐的酝酿,可以追溯到太平天国起义的发动时期。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有的领导成员在广西“谋立创国”,准备武装起义时,就曾经提出过“一打南京,二打  相似文献   

17.
1860年5月,太平天国第二次击溃江南大营,进入晚期军事鼎盛时期。这期间,太平军曾三次进攻上海,时间分别是:1860年8月、1862年1月、1862年8月。作为太平军整个江南北战局的一部分,与同期的其他大事相比,一战上海并不太引人注目:整个军事行动持续时间仅五天:16日——21日;太平军投入兵力三千人,作战另一方投入兵力为清勇二千人、英法联军一千二百人;波及地域极为有限,除上海县之外,仅有松江一地;战争过程也颇为简单,可以说是一场遭遇战。然而,由于与若干特殊的历史要素相关,却使得这场战争的意义非同寻常。这些历史要素如:外国在华势力的介入;清廷启用湘军首领曾国藩;战争双方争夺的对象是外国租界规模初具的上海……特别的,这场战争发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而正趋激化的时刻。  相似文献   

18.
我校中文系近参与调查湖北方言,于吾乡—广济语音之类与调值审拟颇为精核,余因为之图说以明其中特点及变化情况与夫辨证之术如下(初稿经讨论后加以修改,未合之外,仍希指正):  相似文献   

19.
1853年6月(咸丰三年五月),太平天国北伐军进入河南,曾于归德附近之刘家口渡黄河,因遭清军阻击,渡河失败,放弃直入山东,“疾趋燕都”的计划,①转而西向觅渡,深入至汜水、巩县,才在洛河取得几艘运输煤粮船只,藉以济黄。但太平军济黄地点究在何处?记载中则众说纷纭,问题至今为史学界关注。为了澄清问题,本文试作考辨,如有不  相似文献   

20.
围攻怀庆之战,是太平军北伐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战役,此战失利,对北伐军后来的发展影响至大。本文拟就这次战役略作探索,不当之处,敬请识者指正。一太平天国北伐军,在天官副丞相林风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春官正丞相吉文元等率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