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思辨能力培养对于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英语写作,作为语言输出与运用的高级模式,更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从而提高写作品质。结合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现状和英语写作教学特点,研究人员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入手,通过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能力、建立学生写作档案、提高教师思辨意识和能力以及完善教师评价机制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2.
思政课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其质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素质发展。促进思政课教师完善自我更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学生心目中优秀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的研究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为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心目中优秀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标准,采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此进行了质性研究的尝试。质性材料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心目中优秀思政课教师的标准主要包括道德情操、能力结构、人格魅力、自觉水平等4个维度,其中包含了过硬的专业素质、性格好、爱岗敬业等14个具体标准。基于以上研究,从开发评价工具和思政课教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传统外语教学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未能给予充分重视。以复述和记忆为导向的外语课堂教学未能实现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新文科建设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改革的全新探索,必将对外语教学以及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新时代背景下,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应进一步深入探究新文科的内涵,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探索新形势下外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标准,培养学生在不同语境下的话语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现代智力理论揭示了智力测验及其方法的局限,突破了学业智力的研究范围和纯认知的理性主义传统,形成了以社会智力、成功智力、情绪智力、实践智力、三元智力、多元智力等概念为标志的多元智力理论格局.现代多元智力理论使高校思政课智育功能走出了抽象认知能力培养的范围,承担起培养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道德移情能力、利益平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成功发展能力的责任,实现了高校思政课“德智共生”的教育价值与教学功能.现代智力理论视域中高校思政课的智育功能呈现出社会性、人文性、实践性与价值性等多重向度.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能够在培养英语技能的前提下,在扩展相关专业领域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本研究采用“课前知识储备拓展——课堂设定开放性、思索性、有深度的问题——合作探究、积极思辨、实践体验——成果展示——反馈评价”的“五步课堂模式”开展教学实验,通过测验、问卷和访谈等实证研究手段,证实了大英教学中采用“五步课堂模式”的确能促进非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政课研究型教学模式就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三者相统一,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依托,以能力为目标,最终实现价值观教育。本文从高校思政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本质之旨、价值之源、认识之基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产生和存在的理论依据;围绕"研究目标、问题的生成"、"研究方案的策划与设计"、"研究方案的实施与展开"、"评价与反思"四个方面探讨构建高校思政课研究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是教育界的主流趋势,而创新型人才的显著特点就是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缺乏是日语专业学生的通病,如何克服这一问题成为高校日语教育亟需解决的课题。文章通过分析日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薄弱的具体表现,总结原因,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思辨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认为应在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8.
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思辨缺席症"进行诊断,并开出了不同的"处方",但因多从宏观着眼导致可操作性较弱而效果不佳。从课堂教学的视角来把脉"思辨缺席症",抓住事物的可变性和病症的可疗性,从微观的角度针对课堂开出"去权威、培质疑、激思辨"的"处方"进行治疗,在大环境难于改变的情况下来微调小环境下的教学思维和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症状的消除提供了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进而彻底根治"思辨缺席症"。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思辨能力的含义入手,探讨培养大学新生学习中思辨能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曾建萍 《云梦学刊》2015,(2):139-143,156
近年来,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考察相关翻译教材、授课方式以及课堂的参与主体,发现笔译课堂中的"思辨缺席"现象明显。如何改善现状,培养与提高思辨能力成了目前笔译教学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学校立足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课程思政目标,依托国防兵器学科专业优势,开展特色化"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倾力打造"大国兵器"课程思政示范课。通过构建"系统化课程思政核心理念体系、多样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体系、高水平教师思政能力提升体系",将以"太行精神"为核心的办学文化、"致知于行"为校训的育人文化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军工文化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升学生的综合国防素质,增强学生"军工报国、科技强国"的意识和情怀。  相似文献   

12.
英美报刊选读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专业学生思辩缺席要求专业课程的彻底改革.该文认为英美报刊选读课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应该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就英美报刊选读课提出互联网资源和自主学习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新思路,以实现学生语言技能和思辨能力的双重提高.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对新教学模式能提高思辨能力的作用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担负着培养解决地下水资源与环境问题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高校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转变教学理念、充分挖掘融入课程思政资源、构建"课程思政"多元体系以及制定多元化评价机制四个实践路径,探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为培养新时代优秀的地下水科学人才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为知识意义主动建构者的建构主义理论为薪酬管理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建构主义教学法可以满足薪酬管理课程思政“以学生为中心”“隐性教育”的客观需求以及薪酬管理“复杂性学习”“大案例学习”的课程要求。从海南大学薪酬管理教学团队使用建构主义教学法开展的薪酬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来看,基于建构主义的薪酬管理课程思政改革,应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做好学生的学情分析,加快思政教材的建设工作,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度,并优化教学评价的方式等,从而更好地发挥建构主义教学法的课程思政作用,促进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新时代企业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5.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其具体科学内涵可以从认知、行为、情感、意志四个层面进行阐释。这与高校思政课课程属性中的意识形态性、知识教育性、思想理论性、道德规范性具有相似相通之处。在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找准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政课二者之间内在耦合性的基础上,以增强教师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为根本前提,以提升学生的认知度和理解度为重要抓手,以筑牢教学内容为关键环节,以创新教学方法为有效链接,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  相似文献   

16.
王若虚是金代杰出的文学理论家、经学家、史学家、文献学家,以学术精博、见解独到,见重于当时.本文就王若虚文学思想与其经学、史学之间的关系,从立足经学、审视理学、借鉴史学等方面具体论述,认为经学培养了王若虚的思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史学培养其求真精神,作用于文学则形成了王氏重思辨、不盲从,求真务实而又重情性抒发的宏通文学观,使其文论思想在重情、理、诗意的同时,呈现出鲜明的经学思辨色彩,亦带有史学求真惟实的光芒,能够切入文学本体,在金源诗学而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学理性是思政课的学科根基和立足之本,实现学理性是思政课教学的本质性要求之一。采用元人种志的研究方法,对34篇有关思政课学理性研究的原始文献加以集成分析,通过识别集成主题和界定集成主题内涵、原始文献的学理性因素析出、研究转译、展示集成成果等研究程序,旨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思政课学理性内涵基础上,构建思政课学理性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思政课学理性评价指标大致可分为“特质性指标”和“方法性指标”两类,前者包含“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逻辑性”“深刻性”“说服力”6项具体指标,后者包含“释疑性”“推导性”“勘误性”“对话性”“贯通性”5项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18.
卫生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凸显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卫生技术人员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构建卫生职业院校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势路径。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对原政治教育专业进行调整后设立的。政教专业函授教育四十余年的发展,为思政专业的改革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可鉴经验,但也留下了亟待调整。改革的诸多问题。例如,培养规格较单一,专业口径较窄,教学内容较陈旧,教学方法不灵活,学业成绩评价标准不利于综合能力培养,等等。本文试图就有关问题谈几点思考。一、调整培养规格,以利教学准确定位思政专业及其前身政教专业,多年来以“培养中学政治课教师”为唯一任务,培养规格定位为“适应和胜任中等学校的教学工作”。这种定位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是符合生源实际和…  相似文献   

20.
大学研究性教学内涵、特征和过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其特征表现为教学目标的超越性、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教学过程的探索性、教学时空的广延性、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师生关系的共进性,其过程主要包括开始、展开和评价三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