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思宇  胡承槐 《东岳论丛》2024,(3):14-23+191
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不仅要达至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还需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构建精神共同富裕的社会样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概念产生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概念的联想与外推,构建精神共同富裕的社会样态,需要厘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理论上的可能领域,厘清迈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层次与路径,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理论证明和理论导引。这一论题涉及知识共富、情感共富、德性共富和格局共富等多个层面,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需要遵循精神活动的运行机制与特殊规律,探索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条件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卢瑞瑞 《理论界》2022,(12):80-87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有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深厚历史根基,又有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论基础。作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的重要课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现实回应。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在动力,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本之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进一步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升之道。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出“精神共同富裕”这一命题,精神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与人民群众一道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精神生活也应该齐头并进。共同富裕是全面的,不仅是追求物质上的丰富,更是精神生活的富裕。思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其提出的“必然性”,领悟内容构成的“实然性”,通过“应然性”找到一条通往现实的实践路径。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的三重维度,追本溯源、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文化产业精神产品的生产提“质”增“效”;以人民为中心,协调推进城乡区域文化一体化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共同建设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精神文化家园。  相似文献   

4.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问题的重要政治判断。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资料生产和生产力、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主义本质等思想观点成为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学理支撑。从百年党史看,为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追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美好生活创建等三个维度可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方略。这三个维度各自发力、协同弥合,有助于渐进实现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相对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难度更大、挑战更多、过程更持久。“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社会主义本质、新发展阶段目标和新时代历史方位而作出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及其实践推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对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有助于进一步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6.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的时代话语。习近平围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理想统一于人民理想生活方式的建构过程,揭示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是美好生活的精神满足,主体是现实活动的人,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构方式是高品质的精神生产,由此构成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鲜活意涵,在时代性、人民性、发展性和实践性上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实质的创新表达和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7.
梁晨晨 《南方论刊》2022,(11):32-33+10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既是自古以来人民的理想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指向,共同富裕蕴含着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内在要求。从管理学角度探讨共同富裕长远目标的实现,需要从政府管理、企业管理、人的管理角度出发。从政府管理来看,应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新时代亲清政商关系,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从企业管理来看,应推动企业创造就业岗位,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弘扬企业家精神;从人的管理来看,应倡导人人参与共同富裕的实践过程,重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日益成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深入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继续扎实推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打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基;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促进精神生活内容的丰富与质量的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的思想行为共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载体建设,促进精神生活交流交融;基于数字化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需要;激发同心同德、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增强全民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9.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精神性”的价值指引与逻辑规制下人们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因而迫切需要从文化向度审视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未来走向。从精神生活的价值生成来看,文化理性共识是建构人的精神世界的必然条件,文化价值认同是充盈人的精神生活的价值旨趣,文化信仰共鸣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动力保障。文化自信为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精神指引与前进力量,它引导着人们在文化自觉中共筑精神家园,在文化治理中共建精神秩序,在文化创新中共创精神财富。为此,需要深入把握文化共享的内在逻辑本质,通过重构文化“生产—分配—交往—消费”活动的共建、共享、共塑、共富逻辑来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共享三重向度探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价值阐释,不仅为新发展阶段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也能够实现共同富裕与文化自信的同向共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红娟 《江淮论坛》2023,(1):21-28+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执政基础、精神需求和人民立场三个层面深化了共同富裕概念的语义内涵。概念语义深化带动了话语重心转移与方法路径的多维度创新,主要体现为在同一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中实现对共同富裕的话语重构、在减贫与致富的双重效应中拓展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和在制度保障与技术行动的双重作用中提升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见性等。审视世界各国发展的现实境遇,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仍面临着诸多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为世界其他国家消灭贫困,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1.
残疾人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要义是以经济富裕为基础、以精神富足为补充、以权益保障为依托,全面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残疾人的经济收入不充裕、精神文化不充盈、权益保障不充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社区助力残疾人共同富裕具有必然性、科学性和可能性,应通过社区以就业帮扶、社会融合、权益保障等为手段推动残疾人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潘熙庆  杨德才 《江海学刊》2023,(5):157-163+25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企业家精神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全新动能与可行路径。基于199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能够显著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升共同富裕水平,其中,知识溢出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是企业家精神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为此,应加强企业家精神的激发和保护,推动企业家精神支撑环境建设,探索企业家精神驱动共同富裕的多维路径,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共同富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通过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当前,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已成新时代的中心议题。共同富裕社会既要强调物质生活的丰富,又要突出精神生活的富有,是全体人民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这种高度统一性充分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价值旨归。在推动共同富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新时代共同富裕观,以社会发展带动人的多样化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能单纯地把它当作一个经济学概念来看待,而应从广义层面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各方面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揭示和解决当代社会发展的经济表层问题以促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同时,也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意蕴,把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理论意旨的基础上,充分认识“两个结合”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机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精神谱系对人民大众进行教育引领,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对人民大众进行精神培植,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民大众进行精神涵养。  相似文献   

15.
建成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一般理论原则,列宁和斯大林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经济落后国家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并向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一般模式,这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遵循.各国国情差异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路径不同,中国共产党必须根据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之路.在100年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共同富裕道路,其实践如下:第一,党带领人民通过武装革命翻身当家作主,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第二,党带领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把劳动者组织起来,仿照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为共同富裕构建制度基础和生产力条件;第三,党带领人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实行改革开放,为共同富裕构建体制基础和生产力条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第四,党带领人民在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为全人类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理想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共同富裕是重要的治国理念,是一种崇高社会理想和社会价值,具有物质和精神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富与民富相统一的内涵特征。传统文化的共同富裕思想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化精神基础,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辩证扬弃传统文化的共同富裕理念,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物质富裕,还包括精神充实、生态优美。生态文明与共同富裕之间存在耦合共进关系。生态文明赋能共同富裕契合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是我们党协同推进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共同富裕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生态文明对“人与自然和谐、绿色发展繁荣、热爱自然情怀、科学治理精神、携手合作应对”的追求,为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思路、精神文化架构、优良生态条件和行稳致远之基。应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为指引,在党的领导、发展方式、文化引领等方面继续探索生态文明赋能共同富裕的协同路径,厚植共同富裕更加可持续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对共同富裕进行了科学阐释,指明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共同富裕之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丰富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共同富裕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成果,着力解决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共享发展理念是对新时代中国发展阶段的全新认识和深刻把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内在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鲜明特色.共同富裕与共享发展都含有一个"共"字,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是目标指引和路径依赖的关系: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目标,为共享发展提供目标指引;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赖于共享发展.实现共富和共享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共享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必然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上,即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有"富裕"而没有"共同",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共同劳动、共同享有的共富之路,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勤劳才能全民致富.通过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应注重共享能力的建设,构建全民共建共享共富的全新社会治理格局,以共享发展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并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百年历程中,共同富裕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作为一个旧词,在新的历史阶段,应该赋予其新义,给予其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阐释.当前的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是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共同富裕,理解其内涵可以从四个向度入手,即范围向度,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质量向度,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统...  相似文献   

20.
万光侠 《东岳论丛》2022,(11):26-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人民性是新时代一个重要命题,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意蕴。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与人民的本质关联,聚焦人民精神需要、人民主体性、人民文化权益、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人民实践方法论原则等方面,深入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人民性的价值原点、价值动力、价值目标、价值评判与价值实现,以真正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价值引领、激励规范、凝聚共识、协同整合的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