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字文化产业是人类进入数字时代以来不断创新发展形成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数字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为核心内容,以数字技术为依托,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为发展方向所进行的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的新兴产业,体现出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特点。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出现诸多新业态,如数字媒体产业、数字电竞产业、动漫及衍生品产业、数字营销产业、网络文学产业、虚拟现实产业、数字教育产业等。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一方面促使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即传统文化产业和数字技术融合的过程,凭借数字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文化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和生产效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促使了数字产业文化化,即数字产业巨头所推进的文化产业过程,这些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资数字文化产业。未来,数字文化产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数字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下一个风口;BAT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资数字文化产业;短视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眼球经济"让位于"耳朵经济";用户下沉成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向;数字营销产业正成为热点行业;数字文旅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消费需求旺盛等。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与国家文化新基建的发展驱动了以数字文化体验为代表的文化消费新范式,因而产生了革新文化消费渠道和场景、创新智能文化装备制造、打通异构文化数据资源库、完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等亟待解决的产业发展新需求。文化产业数字化内生生长要求立足产业内部视角,打造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文化智能装备制造、文化创作开发、文化数字化治理、文化创客协同等五大引擎。文化产业的外生协同需在文化消费营销创新、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等多点发力,要开展跨界、跨学科、跨组织的循环互动,构建文化产业数字化内外双循环驱动的创新机制,灵活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的融合与嵌入能够改变文化产业技术范式,引致产业技术轨道跃迁、产业技术体系重塑,推动文化产业由低位态向高位态演进并最终促进文化产业效率的提升。测算2005—2018年我国30个地区的文化产业综合效率与数字技术发展指数,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测算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对我国文化产业效率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但程度十分有限。从空间溢出视角来看,数字技术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文化产业效率提升,但对邻近地区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加大数字基建投入力度,优化文化科技资源跨区域配置并加强文化科技政策的区域协调,进一步释放我国文化产业的绩效与活力,使其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并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数字经济创新能力持续上升,数字经济加大对三次产业的渗透且呈现逆向渗透模式,数字产业化稳步发展,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制造业新业务、新模式层出不穷等.从未来发展看,数字经济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且加快普及,数字经济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将更加紧密,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支撑体系更加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数字新基建的投资和营运模式不断创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更加深度融合,数字化治理朝着惠民便民、高效协同的方向发展等,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发展战略化、深度融合化和产业互联化的特征,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和广泛渗透性.当前,基于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我国数字文化已经进入爆发期,网络游戏、网络新闻、短视频、网络文学等典型新业态发展迅速.遗憾的是,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在产业认知、产业结构、产业要素、产业竞争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问题有的属于理念问题,有的属于产业政策问题,有的属于技术创新限制问题.未来应从产业要素、产业服务、行业治理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全面入手,快速提升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推动数字文化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趋势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义文化和文化产业概念出发,认为传统文化产业是数字化内容产业的基础,而数字化又是全部内容产业的核心。数字化内容产业已逐步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主流产业,以数字表现内容的创意方式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并引领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通过数字创意的方式,将各种“文化资源”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通过再现和创造,重塑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构建新的产业群落,培育新的消费人群,并以高端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更新换代,创造新的惊人的社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更高阶段,其包含的各行业具有共同的经济特征.创意经济是近年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潮流,在数字创意产业的推动下,已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范式.文化创意新业态与传统的文化业态相比,具有高科技含量、高知识含量、高专业化水平、高附加值和低资源消耗的特征,它超越了传统的文化产业业态,是文化产业内部产业要素调整升级和产业发展自我突破的产物.文化新业态的高端创意性是文化产业升级换代至一个更高阶段的必然特征,要大力保护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防止不断扩大规模的互联网巨型企业施行寡头垄断.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2011—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金融资源配置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金融资源配置可显著增强数字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可通过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政府改革有利于增强数字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据此,提出实施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座;加强数字政府治理,助推政府治理现代化;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孕育了文化产业的初期成长,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又不断反哺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将成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支点和城市的产业支柱.而作为支柱产业的文化产业的内部行业发展并不是整齐划一、同步发展的,需要选择某一文化产业行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  相似文献   

10.
2020年全球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对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影响,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总体上关注疫情下的文化产业困境、突围和高质量发展。在学术热点方面,疫情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文旅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直播、电竞和短视频等主题研究成果较多,反映了学术界对社会热点、产业困境、文化科技和新业态的广泛关注。在文化产业基础理论、产业业态、企业园区、产业政策、区域文化产业等方面,研究成果越来越关注概念要素、细分领域、产业链条、产业立法、区域协同发展等主题。在文化产业年度报告方面,尽管成果数量有所下降,但成果逐渐规范化,成为学术界的年度必读书目,也成为政府决策参考和企业发展指南。在文化产业会议和期刊方面,学术会议主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在线化、热点化、创新化等特色;学术期刊也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高质量论文的刊发,并通过新媒体传播,受到政、产、学、研等各界的普遍关注。2020年是中国文化产业的转折点,未来需要继续引导传统文化产业加快数字化进程,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新兴数字文化产业业态的研究,增设文化产业博士点,加强社会效益为先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1.
数据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中的新型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新动能。数字经济包括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两大部分,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基本特征。通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数字经济培育经济新动能的理论逻辑,对数字经济的衡量与测算进行总结归纳;基于现有研究提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出以发展数字经济培育经济新动能的路径。研究结论: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应加快数字产业的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经济培育经济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重要推手的背景下,陕西文化产业在推动消费方式转变和引领消费结构升级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对陕西文化产业在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发展机遇进行分析论证。将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互联网+”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变革、科技与文化融合形成的创新驱动力、“文化+”的跨界融合等都为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陕西文化产业要实现突破式发展需从转变观念获得追赶超越的新模式,从产业转型面临的新理念获得发展新思路,从文化科技创新驱动的新动能获得发展新趋势,从“文化+”“互联网+”新业态获得发展新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是:围绕“文化+”发展新型业态,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文化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文化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推动陕西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构建基于互联网能力开放的应用聚合及业务的科技文化创新体系;优化文化产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投融资平台,加强产业融合系统布局和顶层设计,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文化产业人才研究与引进机制,扶持本地创业团队和文化创意产品。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技术下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许多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既要遵循文化生产的自身规律,又要重视高新技术的引进。作者以新媒体技术为研究背景,探讨新环境中文化产业的新兴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尤其是作为文化产业核心群落的传媒文化产业,更是朝着产业之路不断迈进.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传媒文化的内容及生产方式,也给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探究我国传媒文化产业在数字时代面临的发展困境,试图通过危机分析来寻找契机,从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化为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二次元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技术进步成为新时期推动我国人均GDP继续增长的唯一动力。二次元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创新性和低能耗等特征,可与多种产业交融形成新的产业形态,进而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二次元文化产业,特别是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现状总体良好。但是,我国动漫产业在原创内容、IP资源和人才等方面问题突出。为此,笔者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我国二次元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和提高我国二次元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技术变革是推动文化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变量,技术逻辑构成了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种理论解释。正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文化技术变革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文化技术变革催生文化新动能,解构并建构新的文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数字文化技术则是人类文化技术史上的又一项关键技术创造,推动了数字文化产业的兴起,某种意义上开启了文化产业新时代。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化趋势呈现“机械复制—数字复制”的生产变革、“静态文字—动态影像”的业态变革、“真实空间—超真实虚拟”的空间变革。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建构一种与数字文化技术相适应的新文化经济。这种新文化经济在发展目标上导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生产资料上寻求传统文化的创新回归,在生产方式上倡导消费创造生产,在生产关系上构建新的文化交互关系,持续重塑具有强大包容性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现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由技术逻辑向实践逻辑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及其技术应用已经成为挖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潜力的重要驱动力量,通过改变我国文化产业原有的创新业态,促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论述并总结数字经济与研发创新协同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传导途径和空间溢出效应的理论基础上,对数字经济影响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空间效应进行全面的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和研发创新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显著存在;数字经济会显著提升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且这种正向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特征。“十四五”时期,应不断促进数字经济与研发创新之间的协同发展,强化区域间合作,实现文化产业供需的良性循环,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面临改革开放红利结束、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需要寻找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点的重大挑战.具体分析中国现阶段国情,参考国际经济转型发展经验,文化产业有望成为中国经济下一波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典范,其后工业化特色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相匹配,与“互联网+”相融合,更能激发信息化时代的潜能.发现和培育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点,应将产业转型问题与后工业化、全球化潮流结合起来,将文化产业与城镇化和城市更新结合起来,将产业发展与新的社会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作为契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并受到现代信息文明技术驱动的新兴战略产业之一,亟需强化其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创新文化功能,使之自觉担当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促进产业升级、蕴蓄创新意识和培养社会创新文化氛围、引领社会风尚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把发展重心落在促进文化价值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与拉动消费结构升级、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上。具体言之,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使文化产业自觉成为创新意识的策源地和推动产业高级化的孵化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使文化产业自觉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使文化产业自觉成为提高社会开放水平和政府开放能力的促进者;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使文化产业自觉成为社会风尚的引导者,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契合文化消费的代际转换特点,文化产业应以创新文化价值导向引领文化消费,在回应时代之问中担当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既具有经济生产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凸显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使命,为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赋予了新动力.新发展理念强化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识形态价值引领、凸显服务美好生活的时代责任与塑造中国风格的历史重任;通过明确文化产业近景目标与远景目标、引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拓展创新数字化新模式,为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为克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单一、转型升级缓慢和文化消费乏力等问题,新发展理念引导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速产业升级,引导文化消费,释放文化消费能力,赋予了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