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过程的文化背景,决定着公众参与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进而决定了公众参与的行为模式.不同的政治文化决定的行为模式也不相同,因此不同政治文化的冲突必然导致公众行为模式选择的困境.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我国公众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共同作用,由于二者的冲突公众陷入了不知如何取舍的选择困境.  相似文献   

2.
公民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概念.而互联网的发展则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它对政治系统所产生的冲击,特别是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培养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参与能力,完善立法,构建我国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有序化、合法化、规范化、高效化的公民改治参与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策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政治文化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过程的文化背景,决定着公众参与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 进而决定了公众参与的行为模式。不同的政治文化决定的行为模式也不相同,因此不同政治文化的冲突必然导致公众行为模式选择的困境。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我国公众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共同作用,由于二者的冲突公众陷入了不知如何取舍的选择困境。  相似文献   

4.
李春梅 《天府新论》2013,(4):97-100
公众参与认知、态度与行为是公众参与最为重要的三个变量,然而三者的关系却一直没有清晰的界定和整体的考虑。以成都市城镇居民为样本,通过1359份有效问卷的实证分析,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和路径分析等分析方法,可以发现,公众参与认知对公众参与态度有显著影响作用,公众参与态度对公众参与行为有显著影响作用,而公众参与态度在公众参与认知和公众参与行为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林奇富  殷昊 《学术月刊》2020,(10):77-88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作为信息来源、沟通媒介和虚拟的公共空间,互联网为用户获取政治信息、培育政治观点并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极大便利。无论是网民线上讨论所产生的网络民意,还是网民通过线上手段与政府进行的互动,都对政府的公共决策发挥着日趋重要的影响。从代表性的视角看,网民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社会大众,将决定这一参与形式对公共决策的价值和意义。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网民无论在人口特征还是在政治态度上均无法较好地代表大众,且在重要政治态度上缺乏一致性。网民的这一代表性偏差可能削弱当下中国互联网政治参与对公共决策的积极作用。当前政府制定公共决策应从全局出发,审慎对待互联网政治参与,不可盲从网络民意。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185-188
在现代社会管理体制下,公众不仅是社会建设的主体,也是社会管理体系的基础,将公众参与引入社会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扩大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积极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通过完善公众参与制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保障公众知情权利、培育公民参与意识、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健全激励约束体系等方法,不断创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205-210
随着科学与社会的协同演化,科学知识的生产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传统学科框架的认知活动转变为一种开放的社会应用情境活动。尽管政治权力的介入对知识的生成具有构成性意义,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必须改变知识生产的政治运作形式,使用一种更加复杂的民主程序。事实上,在协同进化、知识合作生产过程的核心活动中,公众参与业已成为其中的一个关键动力。  相似文献   

8.
郭琰 《天府新论》2008,(6):22-25
互联网技术推进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但数字鸿沟与无序性网络参与的存在,也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努力实现、扩大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可以考虑:努力缩小数字鸿沟,扩大参与主体;加快网络立法,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秩序.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促进网络政治参与文明化;实现政府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常楷 《学术界》2007,(5):286-291
随着西方欧美国家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福利制度的全面落实,公众闲暇时间不断地增多,通过对西方欧美国家公众在闲暇时间从事政治参与的状况的考察,发现闲暇时间公众政治参与已经是这些福利国家的普遍的现象.闲暇是公众积极政治参与的必要条件和参与议题的方向,公众政治参与是闲暇的公共价值实践,是一种高质量、高水平的生活,政治参与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闲暇.初步探讨了闲暇与公众政治参与的关系,尝试着为普遍创建有闲的创新型社会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视角.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规划从技术手段到公共政策的性质转变,实践中封闭的规划编制程序逐渐成为许多城市规划问题的源头。通过对公众参与功能和外国公众参与实践的分析,我国应增加公众参与的操作性规定,发挥社区组织和居民团体的作用,构建一个开放、透明、包容、公平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程序。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政策过程中,公众应当既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主体,也是政策执行中政策目标指向的客体。如果以"嵌入性—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来描述公众与社会政策制定—执行过程的关系,则建国以来公众参与社会政策的角色先后经历了非嵌入的受益者、非嵌入的受损者和嵌入的利益相关者这三个阶段。公众参与社会政策的角色转变展示了国家与社会相互建构的历史、现状,也预示着国家与社会相互建构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12.
当生态环境问题从自然领域转移到人类社会经济领域时,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步地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将环保公众参与五于这样一种状况下,为我们确保社会政治民主和经济持续发展,有效推动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3.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同时出台若干相关法律以及配套政策,以鼓励公众参与到生态文明中,但是,我国的公众参与在生态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蓬勃发展。通过对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问卷调查发现,仍然存在公众参与热情不高、参与群体的不广泛、参与形式单一及参与高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吴晓军 《天府新论》2011,(6):98-100
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是对城市社会资源的一种分配,它代表广大市民的利益。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增强公众对规划方案的认可度。公众在城市规划中扮演自身利益代表者、规划过程的参与者和监督者等角色。通过对公众角色的定位,可以提高公众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健全和完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相关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彩梅 《理论界》2006,(4):49-51
公众参与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公众参与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存在公众参与渠道少、公众参与的组织性质单一、参与制度不够完善、公民参与意识较薄弱等问题,对此,应从观念的层面、技术的层面及制度的层面构建我国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6.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既是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也是政治参与不断扩大的过程。在通常情况下,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之间并不存在完全的正相关关系,有时政治参与也会导致政治不稳定。因此,在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既能够不断提高政治参与的水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又能够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为社会现代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公众参与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众参与机制的逐步完善有助于推进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和合理成分 ,从制度安排层面推动公众参与决策过程 ,着力于提高公共决策的质量 ,防止决策无能或决策失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件也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环境法律法规意识到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增加了公众参与条款.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公众知情权保护、参与机制及权利保障机制方面尚存在不足,要使公众环境保护参与权有效行使,须创新公众参与机制、拓宽公众参与范围、保障公众信息获取,并且对之提供有效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然后,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相对成熟的国家的实际操作进行了归纳总结,讨论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一些基本问题.接着介绍了我国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研究情况.最后,指出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20.
徐璐 《江淮论坛》2010,(1):113-117
当代公众参与作为参与民主的表现,是在西方代议制民主出现危机、公民社会已经十分成熟、公众民主意识较强等背景下在西方兴起的。目前我国的立法也掀起了公众参与的热潮,这股热潮具有政府主导过多、参与效果差强人意、公众参与能力不强等缺陷。我国应以西方的经验为参考,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途径,公众参与为补充,改进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