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音韵规律、用方言对比和引古籍中的例证等方法综合考察“湘南土话”中“新田南乡土话”的一些被认为是“有音无字”或被训读的音节的“本字”,包括“爿”“挪”等共计11条。这些考证过程显示了方言学中的“本字考”与训诂学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概述了观音阁土话,然后简单描写了观音阁土话的声韵调,重点考证了观音阁土话中的部分本字;力图通过考证,寻找其与古汉语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在湖南宜章新田土话中有一些名词词缀,如一般名词后缀“子”“头”,表性别的名词后缀“公”“婆”“牯”“嬷”“每”“佬”,时问名词词缀“晡”“前”,方位名词后缀“背”等比较有特色。文章将描述这些词缀在新田土话中的使用情况,并与普通话和周边方言做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这些词缀有其本身的特色,也因为语言接触的原因,与周边方言和普通话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观音阁土话地处桂北山区 ,其语法有不少特殊现象。文章首先介绍观音阁土话的词缀 ,并与普通话进行比较 ,找出其语法特点。其次介绍观音阁土话的代词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观音阁土话复数人称代词 ,是通过单数人称代词的韵母和声调的变化来表示的 ;指示代词“这”、“那”的不同读音表示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再次介绍观音阁土话副词的语法功能 ,普通话的否定副词“不”,在观音阁土话里用副词“没”和“勿”来替代 ,副词“没”根据不同的语境 ,又有变韵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龙形镇又名茶店、茶店子,位于重庆市潼南县东北部。以龙形为中心,民主、檬子和古溪的廖家长沟等地所说的方言与重庆、潼南其它地方的方言差异很大,形成一个独特的方言岛,当地人又称其为“龙形土话”或者“神州话”。对龙形土话中常用语的读音、词汇、语法现象进行探讨,认为“龙形土话”是“老湖广话”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6.
“濒危土话”与“抢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湘南土话"的现状出发,我们发现:"濒危土话"既有作为"濒危方言"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种类多、混合程度大、方言属性未定、方言演变现象丰富、消亡时间相对快等一些特殊性。对"濒危土话"的"抢救性"研究在"濒危方言"的研究中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研究队伍有待加强、研究手段和方法有待出新等问题。我们有必要重视并加以落实"濒危土话"的"抢救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湘南土话”的研究正为汉语方言学界所关注,其神秘面纱正在研究中被逐渐地揭开。回顾人们对“湘南土话”的关注和研究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1日籍上的零星记载时期(20世纪30年代前)。二、现代调查方法的单点调查记录时期(1935—2000年)这一时期以《湖南方言调查报告》为开始标志。三、综合性的深入探讨时期(2000年开始迄今),这一时期以“粤北土话及周边方言国际研讨会”的召开为开始标志。  相似文献   

8.
石期土话是湘南土话群中的一个地点方言。石期土话的声母(含零声母)28个,韵母31个,声调5个,因处于双方言区,语音系统较为复杂,但仍可分析出其所具有的湘语特征。  相似文献   

9.
韶关土话是粤北韶关市一群归属未明的方言土语。通过介绍韶关土话的分布和使用人口及其交际功能,从语言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了韶关土话交际功能衰退的原因,认为韶关土话的交际功能正在衰退。  相似文献   

10.
语气词是表示不同语气的主要手段之一.东安土话常用语气词有12个,分析它们的语法意义及语用功能,有助于了解东安土话语气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清末新学勃兴。在新学制课程中多设置有"图画"一项。今天的学者见之,不少将之误认为美术课程。其实不尽然。在特定的学制下,"图画"课程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功能,不能一概当成美术课程。准确理解"图画"有利于解读清末的相关史料,对于近代美术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湘南庙子源勉语汉语借词可分为现代、近代、中古和上古四大层次。现代层借词源自桂林官话。近代借词从湘南土话中借入。中古借词来自古平话与粤语。部分上古层借词有可能是汉勉语同源词。  相似文献   

13.
论复叠式辞格的审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叠式辞格在语形、语义、语法三个语言单位层面上皆有其典型表达形式:叠音,析字;复说,异称;同语;反复等,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不避形式及内容上的重复,反而利用这种重复,造成悦耳含蓄、参差变化、空灵与丰富之美,达到“感心、感目、感耳”的修辞功效.  相似文献   

14.
论“视觉时代”的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媒体“读图时代”和电子媒体占主导地位的“影像时代”的来临,诠释了正在进行的文化的“视觉转向”——由“语言文化时代”向“视觉文化时代”转变。文化生存的基本形态由文字的阅读转向形象的观看,引起了文化精英的普遍忧虑。文章认为,形象的兴起并不必然地带来理性文化的危机,因为形象同样可以达成对事物的深层认知,形象和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往深处看,语言的衰退也并不就是受形象挤压的结果,文化的审美化才是“视觉时代”必然来临的深层原因,而文化的审美化又是植根于文化个体生存状态改变的历史背景之中的。  相似文献   

15.
昭德晁氏家族是宋代中原文化高门中的一个极具代表性大家族,以科举晋身,以仕宦立家,以文化扬名。在学术文化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由于其深厚的文化积累、辞学传家的家族传统,他们在文学创作上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从晁氏家族文学创作的师友渊源以及家族文学创作中的家族情结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晁氏家族文学创作的主要风貌。  相似文献   

16.
网络社区及其交往特点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网络社区是对现实社区的引喻,无论是其功能还是组织形式和现实社区都存有明显差别,不再具有地域含义而变成了一个数字化技术支撑的拟想社会空间。在网络社区中,网民之间的人际交往既与现实的人际交往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本文试图揭示网络社区的特质、功能及其中的人际交往特点。  相似文献   

17.
1956年6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现今沈阳北陵电影院旧址,对侵华日本主要战犯进行了历史性的审判。在这次审判中,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犯实行特殊的宽大政策,日本战犯也都表示诚心悔过,在自己余生中愿为中日两国人民的长久友谊做一点贡献。沈阳审判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功,当然首先是中国政府的英明决策,但与总结和借鉴组伦堡、东京和南京审判的经验,也有密切的关系。纽伦堡审判开创了审判战犯这种模式的先河,并针对审判二战战犯制定了相应的罪名,扫清了法律上的障碍,东京和南京审判相继出现政治干预法律的情形,这些郝对沈阳审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弊端评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存在严重弊端,不少学者主张用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制度来取代现有的鉴定制度。文章通过研究英美法系国家司法改革的最新动态,发现专家证人制度本身也存在不可克服的弊端,认为我国在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不可全盘照搬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制度,制度改革必须走制度融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采用语言符号的音美,形美,意美的分析方法,对许渊冲英译《葬花辞》进行研究,以实例说明了许渊冲英译本是如何实现原文音美传递、形美传递、意美传递的。指出了翻译是语言符号艺术性再现,译者做诗歌翻译时要为原文的艺术性服务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20.
教育界一直存在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中美大学生孰优孰劣?尽管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制度下,中国大学生在知识深度和基础知识的扎实度方面要远胜于美国,但由于在多元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识教育的理解与实施、教育的非功利性意识、自主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培育等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与美国存在巨大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教育结果的不同——高尖端科学研究成果大多与美国的教育相关而离我们甚远。这一切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