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德伯家的苔丝》一书中,托马斯.哈代以"一个纯洁的女人"为作品副标题,将矛头公然指向了资产阶级虚伪的伦理道德和伪善的宗教制度,鞭挞了父权制度主宰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的欺凌摧残和对其传统贞操观念的偏见。小说同时反映出一定的女权主义意识,两种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相互斗争,将苔丝推向悲剧的深渊。  相似文献   

2.
西奥多·德莱塞是20世纪美国文坛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珍妮姑娘》是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描写了贫家女珍妮为生活所迫,两次沦为他人情妇,后遭抛弃的悲剧人生。小说通过描写三位男性对珍妮的操纵与影响,揭示了男权社会中女性无力掌控自身命运,而父权制度正是造成女性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特罗洛普的评价一直存在极大的争议,尤其是在特罗洛普的女性观上,矛盾尤为突出。研究特罗洛普小说《菲尼斯.芬恩》中的劳拉太太以及《首相》中的格兰科拉太太等女性人物在"出走"与"回归"之间难以抉择的言行举止,分析特罗洛普女性观的内在矛盾性,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其作品内涵及当时的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4.
陈茂林 《南都学坛》2003,23(4):75-76
苔丝狄蒙娜是莎士比亚剧作《奥瑟罗》中的女主角。她一方面是个初具女性主体意识的新女性,另一方面又是父权制文化的牺牲品。她从新女性到父权制文化牺牲品的悲剧命运,揭示了伊丽莎白时代英国女性作为“第二性”和“他者”的从属、低下地位,说明即使在女王当政时代,父权制中心文化依然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5.
女权与父权在近现代文学作品中并非始终势不两立。英国哥特小说对父权制度及其代表往往表现出既向往又恐惧的暖昧态度,两者关系中对立与依赖常兼而有之。这种矛盾态度实际上是十八九世纪中产阶级对于当时新兴的资本主义的一种批评,反映中产阶级对这种制度与生产方式复杂的认识与感受。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的女性意识非常强烈,其女性主体意识自然流露于文本之中。她始终忠于自己的女性特质,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身边琐事取材,写家庭、爱情、日常生活,还原女性的历史真相,揭示出女性的空洞与荒凉。本文试从张爱玲的叙事策略入手,分析她如何在小说文本中表现女性主体性,从而实现其反父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母亲,是文学作品中历来歌咏的一个重要艺术形象,博大宽厚、无私奉献、不计得失,不知索取,温顺恬静,慈爱祥和,是传统母亲形象的一般特点。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传统母亲形象从天使堕落成恶魔,从恶魔演变成母性女儿、母性姐妹。  相似文献   

8.
长久以来,由于没有“伟大的”女性作曲家,女性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一直非常低下.自上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音乐批评出现之后,学者对这种看法加以质疑,认为女性作品的风格是社会造成的,而非生理本质决定的.但在父权视阈下,直至今日人们仍摆脱不了这样一种认识:女性可以成为表演家,但不可能成为作曲家;女性没有能力创作大型作品,即使有创作的作品,也是局限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女性很少进行结构和技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山东柳子戏传统剧目为中国近、现代文艺画廊增添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有些甚至是文艺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女性形象。对比传统文艺史家所认为的中国女性现代意识与女权意识从“五四”开始的观点,柳子戏因其传统剧目中的女性典型形象为开拓生存空间与展露性别意识做出的努力而成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特例,站在了中国文艺现代转型的前列。  相似文献   

10.
11.
古希腊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作为历史符号的海伦;"家庭天使"型的珀涅罗珀;还有"悍妇"型的美狄亚。她们都是欧洲社会进入父权时代之后父权制度下的产物。对古希腊文学中的三种类型女性加以比较,可以看出现实生活中男性对女性的希冀、评价与控制,折射男性心目中的女性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夏热播的日剧《昼颜》以家庭主妇的婚外情为题材而大受欢迎。片名“昼颜”迅速在日本社会形成了热点话题,并被列为2014年度日本50大流行语之一。透过该剧所反映的日本家庭主妇的生活现状、社会角色及价值观、婚姻观的微妙变化,可以看出在男权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中日本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3.
鲁迅在他的小说《呐喊》、《彷徨》中,创造了一个他那个时代的相对完整的女性世界,其中鲁迅寄寓了对中国妇女的深切同情,挖掘她们被扭曲、被践踏的根源,适当地批判她们的历史弱点,并执著地为她们的解放寻找出路。正是在关注妇女、写妇女的角度,鲁迅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鲁迅小说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以其文化批判和经济审视而极具深刻性。  相似文献   

14.
论尧舜禹的婚姻与父权制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尧、舜、禹三代的婚姻传说来分析说明我国原始社会历史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和确立。通过神话传说中鲧、禹、启的禅让、退位,指出这正是我国原始社会历史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和确立的生动真实的写照。并且利用我国少数民族在近代社会发展的活化石来说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化和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婚姻法新解释遵循了个人财产权优先的原则,更加重视契约精神,但是由此也给女性的安全带来很多问题。使女性在客观上受到威胁,在主观上也感到恐惧。文章主要从客观方面讨论女性安全问题,研究威胁女性安全性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韩剧进入中国以来,在中国大陆刮起了一股"哈韩"风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年轻一代的生活观念与形态.文章以大学生婚恋观为主题,基于涵化理论假设,对中国12所高校大学生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韩剧的女性化叙事对大学生婚恋观念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的韩剧接触行为及其对韩剧的认知与评价,会对大学生的择偶标准、男女平等意识有一定影响,但是对婚姻忠诚观、贞操观则没有显著影响;大学生的社会人口背景、所处的阶层状况以及学校环境中的一些变量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婚恋观的涵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纵观萧红的全部作品的主角几乎都是女性,给中国现代文学画廊留下了一系列负着时代和社会最深重灾难,在“生死场”上呼喊着人生、诅咒着的“萧红式”女性,她们在“生的坚强”、“死的挣扎”中寻求到了生命的火花,寻求着人生的价值,表现出反封建和谋求女性解放的女权意识。  相似文献   

18.
《镜花缘》是李汝珍呕心沥血创作出的一部以女性为主角,关乎女性问题的小说,书中叙述了由“百花贬谪为百女和复唐 灭周的两重因缘关系”[1]2构成的奇幻故事,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构筑出一个全新的女性世界。作者大胆赞扬女性的才 华,否定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传统思想,对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重新定位,反映出作者较为进步的女性意识。其中 作为“笑靥花”谪世的孟紫芝以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闪耀着女性解放意识的光辉。  相似文献   

19.
丽塔.梅.布朗(1944-)的《红果丛林》记录了一名女同性恋者的成长历程。她刻画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反叛人物,彻底颠覆了以往小说中女同性恋的负面形象。为此,该书被诸多学者看作是同性恋文学的代表作品。但经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该书还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女性主义理论。利用女性主义理论从家庭、婚姻和就业三个方面分析该书作者和主人公为打破父权社会中性别角色对女性的束缚而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唐代女冠诗人鱼玄机在自身和社会两大动因的激发下,产生女性主体意识,这主要表现在她对封建传统的男女情爱关系的颠覆和对社会角色的向往。但是,终因自身情感的矛盾和社会的不容而导致了毁灭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